APP下载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17-08-12刘斌孙霞赵西西王凤英牛少琼马海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白血病弹性维度

刘斌 孙霞 赵西西 王凤英 牛少琼 马海艳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调查报告·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刘斌1孙霞2赵西西1王凤英1牛少琼2马海艳1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某三甲医院小儿血液科两个病区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以自强维度各条目得分最高,坚韧维度各条目得分最低。不同职业的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同,职业为农民的父母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得分最低。患儿父母与患儿不同亲子关系的心理弹性水平存在差异,在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上,母亲的得分均低于父亲。结论 应对不同亲子关系和不同职业的父母进行针对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来自农村家庭的患儿母亲为重点关注对象。

白血病; 儿童; 心理弹性; 护理

Leukemia; Children; Psychological elasticity; Nursing

白血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白血病最多见[1]。随着医学技术进步,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不断提高,但是长期、反复的化疗过程给患儿带来痛苦的同时,更给患儿父母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2]。如何从积极心理学层面帮助父母成功应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弹性作为反映个体积极应对逆境的良好指标,目前已成为国际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3]。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4]。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现状,并从中找出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以期为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提供针对性的正向支持,提高其心理弹性,促进其良好适应。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某三甲医院小儿血液科两个病区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经1986年FAB标准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2)父母为患儿的共同居住者和主要照顾者。(3)患儿父母无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精神心理疾病等)。(4)自愿参加并能正确答题。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8.9%。

1.3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人口学资料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资料,包括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一般资料;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一般资料。(2)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该量表是2007年于肖楠等首次翻译并修订了CD-RISC的中文版,仍包含原量表25个条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了中国一般人群的心理弹性的3个维度—坚韧(描述个人的平静镇定、灵敏、持久及在面对困境时的控制力)、力量(体现个人在经历创伤后恢复并变得强壮的能力)、乐观(反映个人对克服逆境有信心,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事情);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0,0.60,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儿及父母的一般资料、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统计描述;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对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在调查的160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中男女比例为1:1.28;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3.74±5.99)岁;居住地多为农村,占76.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居多,占80.8%;职业多为农民,占81.9%;98.1%的父母处于已婚状态;家庭月收入2 000元以下者居多,占76.9%;患儿以非独生子女居多,占71.1%;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占85.6%。调查的白血病患儿中,男女比例为6∶4;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46±3.53)岁;疾病分型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多,占84.4%;50%白血病患儿确诊时间在6个月内;70%白血病患儿入院时病情一般;总的住院天数在15~497d,平均(151.75±113.01)d。

2.2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得分情况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以自强维度各条目得分最高,坚韧维度各条目得分最低。见表1。

表1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情况 分

2.3 一般资料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见表2。

表2 一般资料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 的差异性分析±s) 分

2.3.1 不同职业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职业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情况比较±s) 分

注:a、b、c表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亲、母亲的心理弹性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 情况比较 分

2.4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其中职业、与患儿关系进入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总分的回归方程,多元回归系数为0.306,可联合解释变异的9.4%,其中,职业可单独解释变异的4.9%,其次为与患儿关系,可联合解释变异的4.5%。见表5。

表5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急性白血病患儿及父母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平均年龄为(33.74±5.99)岁,低于田艳珍[6]报道的(38.56±6.42)岁。患儿父亲与母亲的比例为1∶1.28,母亲略多于父亲,与国内研究[7-9]结果相一致,主要照顾者以母亲居多。本研究中患儿父母多来自农村,家庭月收入2 000元以下者居多,这可能与孩子生病后,父亲或母亲一方不得不舍弃原来的工作专门照顾孩子有关,致使家庭经济收入减少。其中82.5%的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偏低,居住地多为农村,占76.9%,职业多为农民,说明这些父母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这些与谌静[10]对湖南省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而本研究中71.1%为非独生子女,与其研究结果的40%不一致,可能与地域因素及近年“双独”及“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有关。医疗付费方式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而此类保险在省级医院的保险比例是最低的,这与我国特殊的医疗保险制度有关。

本组白血病患儿男孩多于女孩,平均年龄(6.46±3.53)岁,84.4%的患儿为ALL,符合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特点[11]。50%白血病患儿确诊时间在6个月内,说明一半为新诊断半年内的患儿。70%白血病患儿入院时病情一般,这与急性白血病本身的发病特点本身有关,多数患儿的发病以反复间断发热、贫血、乏力、腿疼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一少部分表现为高热、出血等重症表现。总的住院天数在15~497 d,平均(151.75±113.01)d,说明白血病作为一种儿童恶性肿瘤,随着医学技术进步治疗效果及预后也逐步提高,但需要经历长程、反复的化疗,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2]。

3.2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低于付芳[13]报道的苏州市慢性病患儿家属的得分,而本研究中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各维度得分以自强维度各条目的得分最高,坚韧维度各条目的得分最低,与其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普遍低于其他慢性病儿童家属,也低于其他成人癌症照顾者的心理弹性[14]。因此,医务人员在为患儿提供诊疗护理技术的同时,应关注患儿父母的心理问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患儿父母从积极应对的层面去正视疾病、面对困难,配合患儿整个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

3.3 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及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分组,并以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不同的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同,患儿父亲与母亲心理弹性水平也不同。在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心理弹性水平无显著性的差异。这些结果与国内其他慢性病患儿或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弹性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本研究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整体水平较低,而母亲明显低于父亲。患儿父亲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母亲。与徐媛[15]对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弹性研究结果一致。要求医务人员应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心理健康给予一定的重视[16]。在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上,不同职业的父母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职业为农民的父母心理弹性及坚韧、自强维度得分低于职业为工人、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或其他职业的父母。白血病昂贵的治疗费用对于每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级别越高的医院报销比例反而越低,就医的路费、食宿费更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父母陪护使家庭经济来源基本丧失[17]。

综上所述:父母的职业、与患儿关系为主要影响因素,父母不同的人口学因素和患儿的疾病特征因素可能对其父母的心理弹性有一定的影响,应对不同亲子关系和不同职业的父母进行针对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其中白血病患儿的母亲尤其应得到重点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来自农村家庭的患儿母亲应得到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1] 符仁义,刘玉峰.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0-318.

[2] 吴心怡,郑胡镛.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7):145-148.

[3] 周学萍,刘均娥.心理弹性的发展历程及对创伤护理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2,26(3):95-97.

[4]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 [EB/OL].[2010-12-20].http://www.Spa.Org/Helpcenter/Mad-Resilience.Aspx.

[5] Yu XN,Zhang JX.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with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7,35(1):19-30.

[6] 田艳珍,任小红,郭书红,等.白血病儿童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4):100-103.

[7] 吴丽芬,刘恋,何娇,等.建立白血病患儿家长支持系统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8):964-965.

[8] 廖玉玲.白血病患儿父母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8):4-6.

[9] 王旭梅,谭京,吴心怡.急性淋巴细胞维持期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44-547.

[10]谌静.湖南省急性白血病患儿家庭功能及父母生存质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

[11]符仁义,刘玉峰.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0-318.

[12]吴心怡,郑胡镛.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1,16(7):145-148.

[13]付芳,王英,顾秀萍,等.慢性病患儿家属心理弹性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7):2073-2075.

[14]王慧荣,尹心红,周丽,等.大肠癌病人照顾者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288-290.

[15]徐媛.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弹性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6]田金满,李雪爽,傅华秀.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1035-1037.

[17]陈玉华,张日,仇红霞,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988-990.

刘斌(1982-),女,河南南阳,硕士,主管护师,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R473.55,R557

A

10.16821/j.cnki.hsjx.2017.15.013

2017-04-02)

猜你喜欢

白血病弹性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