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渊冲:用一生追梦的狂老头

2017-08-11王新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许渊冲表叔傅雷

王新芳

他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1921年,他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幸福的家庭,表叔熊式一是位翻译家,曾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在表叔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像表叔一样的翻译家。

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后,出于对梦想的执著,他冲劲十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用英语写日记,翻译一首诗歌。读一年级时,他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队来昆明援助中国抗日。招待会上,一句“三民主义”让语言不通的宾主双方冷了场。他在人群中站起来,用中气十足的嗓门翻译为“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宾主都恍然大悟。这一次崭露头角,使他信心倍增,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在巴黎大学留学时,他发现,中国的经典著作,除了被汉学家译成法文的四大名著之外,其余只有一些薄薄的小册子。由此,他产生一个想法,除了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著翻译成中文外,还要把唐诗宋词等中国文化的精粹译成外文,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翻译诗歌并非易事,不但讲究格律音韵,而且博大精深。他经常为一词一句绞尽脑汁,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灵感突发,会在半夜里起来开灯,记下睡梦里想到的诗句。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从此笔耕不辍。最开始译罗曼·罗兰的《哥拉·布勒尼翁》时,千字才9块钱,需要倒贴钱才能翻译出书。如果不是有教书的工作,光靠翻译肯定饿死。别人都笑他傻,他却乐在其中。十年动乱中,他在烈日下被批斗。别人早已心灰意冷,他仍然自得其乐,嘴里嘀咕着用韵文翻译毛泽东诗词,造反派因此狠狠抽了他一百鞭子。夫人问他:“挨打了还继续译呀?”他说:“当然,闲着更难受。”

十年动乱结束后,他担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兼英语系教授,以几近花甲之年,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金秋季。他的翻译自成一派,创造性提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坚持翻译是美的创造,力争超越前人的翻译。傅雷的译文已被公认为经典,他要和傅雷展开竞赛。他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既属首创,难免众说纷纭,甚至被贴上“文坛遗少”“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等恶名。为了捍卫译文中的美,他像战士一样,与人决战到底。即使面对权威,也从未退让过。

前年,90多岁的他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凭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一块让人望而生畏的硬骨头。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这个数量没完成,就会继续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面对市面上《莎士比亚全集》不同版本的新译作,他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

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翻译60余年,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120余本。1999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许多学者低调内敛不同,他个性张扬,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前不久,因为登上央视节目《朗读者》,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瞬间上了热搜榜,圈粉无数。记者问他是如何取得骄人的成绩的,许渊冲淡淡一笑,回答说:“别人可能用青春去追求梦想,我是用一生去追求梦想。当梦想一个比一个高远的时候,我必须鼓足所有的勇气,像战士一样去冲锋陷阵。”

卡耐基说: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能够干一切事业。把一生獻给梦想,在努力、坚持、捍卫的基础上,狂妄的人也许更容易成功。

(编辑 一昕)

猜你喜欢

许渊冲表叔傅雷
傅雷的称赞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表叔进城
没有寄出的信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神机妙算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