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8-11孙振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基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建设规范的课程体系、构建家庭—学校—互联网一体化的教育环境、建设开放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学方法手段,是改善当前我国小学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课程体系要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四种精神”为着力点,以人文氛围营造、文化通识教育为基本目标;教师队伍要开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学方法要以经典记诵和生活体验为核心,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在现代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 基础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放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显现及物化遗存,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

一、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种精神”

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与国家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紧密关联,昭示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战略已稳步开启。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战略中,内涵定位非常关键,大而无当、面面俱到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都不恰当。笔者认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统称《纲要》) 应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定位的指导思想。《纲要》指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根据要求,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概括为“四种精神”——即“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惟邦本的民本精神”以及“止于至善的崇高精神” 。

具体来说,“天人合一”是生存基础,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充分敬畏自然、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自强不息”是事业动力,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创新驱动的精神气质,敢于、勇于在逆境中坚定自我的意志,不随波逐流,不因循守舊,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服务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民惟邦本”是政治信仰,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政治敏锐性,蕴藉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机与活力;“止于至善”是精神追求,它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仁爱”为行为规范,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

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种精神”涵盖了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政治生活到个人精神信仰的基本诉求。实施以“四种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方位提升国民素养、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二、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小学阶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阶段,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不健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并未建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案都没有形成有效指标。课堂教学环节多以《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学生无法找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交叉点,兴味索然。教学目标倡导塑造理想人格,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但这一目标设计过于宏大,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致使教学过程随心所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多数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记诵”法,让学生大量地识记、诵读经典,却忽视了当前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诵记越来越成为社会诟病传统文化教育的焦点。

2.优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首先,优秀师资城乡分布不均。截止2013年,全国范围内本专科在校生24680726人,研究生1793953人。全国范围内小学阶段师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城区达58.06%,农村为24.97%,差距一倍以上。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城区为2.76%,农村为1.34%,比例同样差距一倍以上。近年来,博士、硕士进中小学已成为一线城市基础教育的普遍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趋势正在逐步加剧。

其次,专业师资明显匮乏。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当前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大多由语文教师承担,他们大多是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有少部分教师是思想政治、历史、传媒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背景。他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还很不足,大多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当做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拓展训练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流于形式。

3.传统文化接受心理的断层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几经巨变,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发生了断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社会问题日趋加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正在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在“90后”、“00后”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个群体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和创新精神,但也有强烈的被关注意识。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归属感降低,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更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与滋养教育,吃苦耐劳性差,心理抗挫力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极力追求物质享受。在这种社会认知心理的前提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

三、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以“素质”提升为核心的社会通识教育,是持续性、示范性、人文性教育。针对上述问题,可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1.明确“知识能力双模块”的教学内容

根据中化优秀传统文化“四种精神”的培养和《纲要》的要求,小学阶段中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设计为“汉语魔方、经典常谈、读史明鉴、多才多艺”四个方面。

“汉语魔方、经典常谈”着意于知识培育,“读史明鉴、多才多艺”着意于能力培养。其中,“汉语魔方”着重通过汉语教学,传播汉字、语音(音韵)文化;“经典常谈”着力于经典文献的诵记,提升学生的语用技能;“读史明鉴”主要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典型示范引导规范学生成长;“多才多艺”立足日常生活,譬如“茶艺”、“书法”、“绘画”等文娱活动的开展,培养传播相关文化信息。这些内容的设计要遵循一个原则——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即建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通过亲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成长的日常实用教育,达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蒙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就是要以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为参照,传递贴近生活、服务日常的内容,这也告诉我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生活出发,从身边出发,将教育落到现实生活中,而不是形而上的经典上。

2.开放性教师队伍的培育

《纲要》指出,要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学,明确了教师队伍“开放性建设”的新格局。

中国历史上,三教九流参与教育传承的事例不胜枚举,当前形势下,我们也应该积极尝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不必囿于既定的教师编制或者教师资格问题。这样,既不怕因小学专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职教师岗位带来更多的人事负担,也不会给相关教师带来教学的压力、要求他们无所不知,同时又能给社会上的优秀专家学者提供进课堂的机会,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职业身份专家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开放型教师队伍给学生打开了优秀传统文化走入社会的一扇门,让学生通过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专家学者,有效感知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这对学生和社会来说都是双赢的举措。

3.加强家庭教育的参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册府元龟》讲:“自夫子以诗、礼授伯鱼而有趋庭之训。……故有父子讲习以著专门之称,世家祖述以成传业之美”。家庭教育一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家庭教育是优秀人格养成的重要场所。规则意识、家国情怀等传统美德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包拯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又严格教育子侄一心报国。可以说,古往今来,良好人格的养成正是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实现的。

传统家教方法是成长成才的保障。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绵延不绝,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育经验,鼓励引导、示范训诫历久弥新。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家庭常常以“必兴吾宗”、“吾家之千里駒” 等鼓励语言来激励后辈,使得家族文化绵延不绝。此外,家庭教育还要注重与学校社会教育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责和担当

相比家庭教育来说,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从古至今,学校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内容,从未改变。《礼记·学记》中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段时期以来,许多学者鼓吹“教育自由、学术自由”,认为国家不能干涉教育,要让教育回归儿童的自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教育回到自然中,就意味着“把人从日常一般生活中抽出”,但这种抽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只有成为良好的公民,才能获得自己的权利” ,也就是说,教育的自由或者是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疏离无论从现实还是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都是行不通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基本职责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营造积极的“教与学”的氛围,形成倡导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传递符合时代特色同时又适应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文化声音;二是形成“前社会”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并用以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加以传承创新。也就是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校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准入门户,要让学生通过这个门户过滤自身,在扬弃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5.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推动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也要实现现代化转型,着力加强“线上”、“线下”两个教育平台建设。

“线下平台”即现场平台,主要是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如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公园等文化场所;邀请文化名家、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等;依托少先队、学生社团等,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线上平台”,即互联网资源,譬如已经建成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教育资源网”、“小学资源网”等。此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APP客户端如“乐教乐学”、“雨课堂”等相继涌现,我们应该更好地开发、利用、丰富这些自媒体,最大限度地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与深度。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创新是历史的使命,更是时代的责任。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是人一生中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亟待我们持续关注,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J].孔子研究,2014(5).

[2] 习近平.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十一[J].月读,2016(2).

[3]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3号)[E].2014-3-26.

[4] 盛来运.中国统计年鉴:2015卷[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陈桂生.黑格尔的教育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4).

[7] 金久仁.不同因素对我国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研究[J].教学研究,2015(3).

[作者:孙振杰(1980-),男,河南鄢陵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基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