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大字典》书名号标注识误

2017-08-11杨宝忠

关键词:集韵书名号大字典

杨 涛,杨宝忠

(1.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汉语大字典》书名号标注识误

杨 涛1,杨宝忠2

(1.河北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汉语大字典》引证丰富,由于编者对引用古书不熟,文意理解出现偏颇,直接导致在标点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经过十年修订,《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原版标点错误有所纠正,但标点问题仍然不少。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存在的书名号标注失误分作七类,列举33例进行了谈论。

《汉语大字典》;标点;书名号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历史性语文工具书,在字形收录、注音、释义、举证各方面均超越前出字书。该书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辞书奖等奖项,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目[1],逐渐成为文史工作者的常用工具书。

《大字典》引证(包括书证和例证)丰富,所引书证、例证大多未经后人整理,没有标点,《大字典》在编纂过程中为这些引用文献加上了标点符号。应当说,《大字典》标点整体水平较高,绝大部分标点准确、恰当;但由于书成众手,加之条件限制,《大字典》仍存在不少标点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书的编纂水平和利用价值。为了使《大字典》不断完善更新,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广大读者,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四川辞书出版社组织实施。修订工作历经10年,《大字典》第二版于2010年4月正式出版。对于《大字典》原版存在的标点失误,第二版有所纠正,尽管如此,原版中尚有不少标点错误依然保留在第二版中,而且在修订过程中,第二版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标点错误。

在书名号标注方面,我们发现《大字典》存在书名漏标书名号、非书名误标书名号、两书标为一书、一书标为两书、后书名号前收、前书名号后缩、原书与传注标注混乱七类问题,现举例说明如下。

一、书名漏标书名号

按:“史”为《史记》省称,当标书名号。“亲巡远方黎民”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集韵》平声《魂韵》他昆切:“涒,《说文》:‘食已而复吐之。’引《尔雅》‘太岁在申曰涒滩’。《史》作汭*《史记·历书》:“横艾涒灘始元元年正西。”集解:“涒灘,一作芮漢。”“芮”字《集韵》引作“汭”者,又涉与“漢”字连用而变从水。。”《大字典》“汭”字下引《集韵》“史”字亦漏标书名号。

按:引卢文弨校语“金人铭”即《周太庙金人铭》,当标书名号。《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叁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熖熖*《说苑·敬慎》作“熒熒”,《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周太庙金人铭》作“燄燄”。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此卢文弨校语所本。《大字典》“金”字下标注专名号,“金人铭”不标书名号,是以“金人铭”为金朝某人所作铭文,非是。

按:《汗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宋郭忠恕撰[2]。“汗简”为书名,当标书名号。《汗简》卷中之一引古《论语》“郁”字古文作“”,邵瑛引作“戫”者,即“”字之楷定。

4.錎,(一)xiàn①连镮。《广韵·感韵》:“錎,字书云:‘琐连环也。’”(4223A/4547A)

5.郴,(一)chēn②姓。《广韵·侵韵》:“郴,姓。陶侃别传有江夏郴宝。”(3778A/4027B)

按: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陶侃别传》:郴宝,代居江夏。”此盖《广韵》“郴”字说解所本。“陶侃别传”乃古书名,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两引之。《太平御览》书前《经史图书纲目》有《陶侃别传》,书内引《陶侃别传》两条。

6.炤,(二)zhāo《集韵》之遥切,平宵章。宵部。同“昭”。《集韵·宵韵》:“昭,《说文》:‘日明也。’董仲舒曰:‘食祝。’(或)从火。亦姓。”(2197B/2355A)

按:《集韵》平声《宵韵》:“昭、炤,之遥切。《说文》:日明也。董仲舒《日食祝》从火。亦姓。”此《大字典》所本而点断多误。《周礼·大祝》“六曰说”郑玄注:“董仲舒救日食,祝曰:‘炤炤大明,瀐灭无光,奈何以阴侵阳,以卑侵尊?’是之谓说也。”此《集韵》“炤”字所从出。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四:“炤炤,明也。音昭。郑氏说《礼》引董仲舒《日食祝》曰:炤炤大明。”“董仲舒《日食祝》从火”谓董仲舒《日食祝》中的“昭”字从火作“炤”。“或”为不定代词,不确定或体所从出,《集韵》言“或从某”;“炤”字来源确定,故《集韵》不用“或”字。《大字典》于“从火”前补“或”字,非是。刻本文献“日”“曰”二字形近相乱,“董仲舒曰食祝”当读作“董仲舒《日食祝》”,《大字典》读“日”为“曰”,下加冒号,“食祝”下加句号,二字加单引号,是以“食祝”为董仲舒对“昭”字所作训释,“食祝”二字不辞。

7.聀,同“職”。明周婴《巵林·解冯》:“按乐师聀曰:‘诏来瞽皐舞。’”(2784B/2976A)

按:“诏来瞽皐舞”见《周礼·春官宗伯·乐师》,《周礼》所述某官,皆言其职守,故《乐师》又称《乐师聀(職)》,“乐师聀”当标书名号。

二、非书名误标书名号

按:“佛经真言”又称“咒语”“神咒”“咒”,梵言“陀罗尼”,非书名,亦非篇名。《大字典》“佛经真言”标注书名号,欠妥。

9.嘙,《龙龛手鉴·口部》:“嘙,在咒中。”《字汇补·口部》:“嘙,(见)《咒语》。”(679A/732A)

按:“咒语”与“佛经真言”同义,书名号当删。

按:“咒”字亦不应加书名号。

11.易,《说文》:“易,《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1494A/1601B)

按:《说文》所谓“秘书”是对纬书的总称,不当标为书名。“日月为易”见《易》纬《周易参同契》。

按:此“字书”泛指字典辞书,不当加书名号。

17.棫,《本草纲目·木部·蕤核》:“蕤核,《释名》白桵。”(1227A-B/1315B)

18.仺,同“倉”。《说文,倉部》:“仺,《奇字》倉。”(142B)

19.烊,②同“煬”。熔化(金属)。《广韵·阳韵》:“烊,焇烊,出《陆善经》、《字林》。”(2200B/2358B)

三、两书标为一书

四、一书标为两书

按:《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春秋国语》乃《国语》异称,不当标为二书。另:“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亦《集韵》引《说文》语,而标于引《说文》外,亦欠妥。

五、后书名号前收

按:“淮南书”是《淮南子》的古称,当标作《淮南书》。《论衡·命禄篇》:“《淮南书》曰:仁鄙在时,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引文见《淮南子·齐俗篇》。又《对作篇》云:“《淮南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引文见《淮南子·天文篇》。《文选·郭璞〈江赋〉》:“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閭。”李善注:“《淮南子》曰:莫鉴于流瀿,而鉴于澄水。许慎曰:楚人谓水暴溢为瀿。瀿,扶园切。”此段玉裁所本。今本《淮南子·俶真篇》作“人莫鉴于流沫,而鉴于止水”。

六、前书名号后缩

按:《字汇补》书名标“[]”号。“汉隶释”三字标为书名(542下),是也。《汉隶释》即宋·洪适《隶释》。以《唐公房碑》为汉碑,故吴任臣称作《汉隶释》。《大字典》“汉”字标在书名号外,则是《隶释》为汉代人所著之书,殊误。又“城固县”以下乃撮录《博物志》文,《博物志》下逗号当改冒号。

七、原书与传注标注混乱

27.掖,姚文田、严可均校议:“掖,《左传·僖廿五年·释文》引无‘投地’二字。”(1903B/2015A)

按:表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是间隔号的用法之一,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4]348,书名号中使用一个间隔号,间隔号前的文字是书名,间隔号后的文字是书的直接组成部分;使用两个间隔号,第一个间隔号后、第二个间隔号前的文字是书的直接组成部分,第二个间隔号后的文字是第一个间隔号后、第二个间隔号前的文字的直接组成部分,是书的间接组成部分。《大字典》所引姚文田、严可均《说文校议》中的“释文”指唐·陆德明为《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掖”字所作音义,二字当标在书名号外;今标于书名号内,则是以“释文”为《左传》的组成部分,非是。

按:“物理小识”为书名,明·方以智撰;“物理小识原注”并非书名。《〈物理小识〉原注》当标作《物理小识》原注。

29.杝,(五)duò《后汉书·〈赵壹传〉注》徒我反。(1163A/1245B)

按:“赵壹传”是《后汉书》篇名,“赵壹传注”则非《后汉书》篇名。《后汉书·〈赵壹传〉注》当标作《后汉书·赵壹传》注。

按:“见《周礼·薻车注》”应标作“见《周礼》‘薻车’注”,“薻车注”非《周礼》篇名,不应标在书名号内。

31.瀏,(二)liū《〈元曲选〉臧懋循音释》柳平声。(1780A/1908A)

按:此文当标作:《元曲选》臧懋循音释柳平声。

32.汾,(三)fēn《〈文选·长杨赋〉李善注》音纷。(1569A/1681A)

按:此文当标作:《文选·长杨赋》李善注音纷。

[1]王坤宁.《汉语大字典》:与时俱进 再谱新篇——记《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内容修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4-19.

[2]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标点符号用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5]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4上.

【责任编辑 卢春艳】

Discerning and Modifying the Usage of Shuminghao in Hanyu Da Zidian

YANG Tao1, YANG Bao-zhong2

(1.Graduate Colleg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2.College of Literatur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Due to the compliers’ unfamiliarity with ancient texts and their biased understanding,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usage of punctuations among the abundant citations of the first edition ofHanyuDaZidian. A decade later, some errors have been corrected in the second edition, but there still remain the problems of the usage of punctuations.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errors in the usage of shuminghao in the revised edition into 7 categories and examines 33 examples to illustrate.

HanYuDaZiDian; punctuation; Shuminghao

2017-01-20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大字典》标点识误”(HB15YY051)

杨涛(1982—),男,河北高阳人,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H028

A

1005-6378(2017)04-0025-06

10.3969/j.issn.1005-6378.2017.04.004

猜你喜欢

集韵书名号大字典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利用《字汇》校正《汉语大字典》例释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引号和书名号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要使用顿号
"书名号"让我挑起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