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图本互生 错用怎生辉

2017-08-10任纪禹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插图教科书文本

摘要:插图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插图,可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全面地体现语文的学科魅力。插图不仅直观再现了课文中重要的人物、情节,辅助解释课文,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但是这些有助于学习的资源是否真正可用,是否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则取决于插图自身的内容与课文文本的关联性,图不对文的插图往往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插图为例,探讨文本与插图的关系,呼吁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对插图的选用谨慎对待。

关键词:教科书;文本;插图;图文互生

作者简介:任纪禹(1999.6-),男,吉林省长春市人,现就读于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八班。

教材中的插图与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翻开高中语文教材,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教材的编辑们对于教材中的插图越来越重视,插图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几乎是每篇文章都设有插图,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通过插图,既可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全面地体现语文的学科魅力。好的插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插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对所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又具有审美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插图不仅直观再现了课文中重要的人物、情节,辅助解释课文,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反之图不对文的插图往往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插图”作为学习的资源是否真正可用,是否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关键取决于插图自身的内容与课文文本的关联性。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陈情表》是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北宋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细读全文,李密开篇便直言自己多舛的身世:“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至于成立。”父亡、母改嫁,自己又体弱多病,是自己的祖母将之养大成人。而今,祖母因多年的操劳加上年事已高已经“常在床蓐”。简短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其家庭现状与不堪。此情此景让人不忍直视,其言朴实,其情真切,读来痛彻心扉引人怜爱!接下来,李密又层层递进地陈述自己的实际困难: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至亲可以托付祖母,于情、于理自己都必须留下来照顾养育过自己的祖母!文章的后半段又为我们勾勒出李密与晋武帝鲜明的形象:李密,是一位情感细致、懂得感恩的人,他对自己的祖母饱含感恩之心;对晋武帝同样也饱有感恩之情。祖母,是养育他的人,晋武帝于他则有知遇之恩。面对新的王朝和君王,作为故国旧臣他不能拒绝帝王的邀请,伤害君王的颜面尊严,于己于王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李密接下来写道“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是对晋武帝王朝的歌颂同时也是对晋武帝执政能力的最高颂词;更是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感激。文字中可见李密感激晋武帝对士人的认可,感激晋武帝对自己的礼遇之恩。作为降臣的李密又有着格外恭谨的形象,他用“犬马”、“怖惧”、“不胜”等词汇来适合一个新朝君主所希望听到的降臣的朴实、真切而能扣人心弦、令人怜悯的语言,使武帝叹为观止、予以怀柔。晋武帝,作为一国之君以“孝”为治国之道,同时又是一位热切渴望贤才的国君。二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载入史册。《晋书·李密传》:“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华阳国志》:“嘉其诚,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晋书·李密传》:“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可见李密是一位真孝子、真君子!

我们再来细读《陈情表》文中的插图:画面由近及远展现的是在庭院一角发生的故事。画中最前面的是一个长条形的石桌,桌上摆着墨块儿、砚台、水瓶等文具;桌子的右侧立着一位年轻的男子,他身着儒服,面容俊朗清秀,他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男子旁边跟随着一个童子,童子手捧包袱,似乎要远行。年轻男子面对着的,画面正中,是一位端坐于放满了书籍的榻上的老妇。她双手合拢放在腿上,身体也微微前倾,满面慈祥地注视着年轻的男子,似乎在与男子进行着交流。榻的后面则站着一位温婉可人、年轻貌美的女子,她的身体也微微前倾,一副低着头、心事重重和恋恋不舍的样子。女子身后则是一座高大的屏风,屏风上画的则是文人们喜爱的竹石题材的花鸟画。屏风后面,画家以虚写的手法描绘了一株高的梧桐树,若有若无,意境深远。细观全画,线条匀细劲健有利,人物造型准确,形神兼备,是不可多得人物画佳作。画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书香之家的環境和一幅子与母别的故事,我们再定睛一看,画题赫然题写的是《贤母图》!更确定了绘画的主题。通过翻阅资料,可知这是一幅现在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以“孝”闻名于乡里的清代画家康涛的作品。在画中他题款为“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从题款中我们再次确认了此画的主题:母亲对即将离家赴任的儿子的教诲和叮咛。

作为“存形”的绘画通过艺术转换,使文本内容不但通过具体的形象的容貌、服饰、眼神等得到直接表现,而且还通过构图、环境、色彩、线条、等“有意味的形式”得到间接却又深沉隐秘的表达。展现抽象文字所达不到的感官愉悦,通过眼睛捕捉到直观形象,又通过想象生成内心意象,从而实现古人所谓的“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两美合并,二妙兼全”的审美享受。如果说“课文”选配“插图”是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那么两个方面就应该互为里表二者不可或缺,而不是各自独立、互相排斥。陆机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在选配文章插图时不能人为割裂“言”与“画”的功能,而应充分发挥二者在“宣物”和“存形”方面的合力作用。《贤母图》的绘画主题是歌颂母亲,《陈情表》的主旨是报答养育之恩、婉拒出仕。插图与文本所述内容完全不符,根本没有达到插图应有的作用。

美国著名图像学家米歇尔也曾把图像与语词喻作说不同语言的两个国度,但它们之间保持着一个漫长的交流与接触的关系。他的意思是既不要打破它们的国界,也不要加强它们的区分,而是保持它们之间的交流永不中断。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在我国现阶段仍然发挥着其他教学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资源相对贫乏,教科书的插图就尤为重要,学生甚至老师就是通过这些插图来学习知识、讲授知识的。因此,注重文本与插图内在联系和文本与插图相互转译的准确性对于教科书编写的在目前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插图教科书文本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图文相辅共筑生态课堂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