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进口牛奶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2017-08-09曹洁丁超周毅程积进王凤芝段宏安

中国奶牛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肠菌群乳制品总数

曹洁,丁超,周毅,程积进,王凤芝,段宏安

(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云港 222042)

韩国进口牛奶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曹洁,丁超,周毅,程积进,王凤芝,段宏安

(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云港 222042)

为了解韩国进口牛奶的卫生质量状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从韩国进口的610份液态奶样品进行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验。经检验,菌落总数项目2批次超标,大肠菌群项目6批次超标,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不合格样品涉及低脂牛奶、高钙牛奶、儿童牛奶3种产品,产品包装规格均为200mL。说明韩国进口液态奶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进出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韩国进口牛奶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韩国;进口牛奶;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2008年以来,国内发生的多起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质量的信心迅速丧失[1,2],同时,由于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以及与我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我国的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3]。随着乳制品进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进口国家也在不断增多,除了新西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国外,其他非传统来源国的进口量也不断增加[3,4]。韩国作为我国的近邻,随着2015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进入我国市场的韩国产品越来越多,其中从韩国进口的乳制品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解韩国进口牛奶的卫生质量状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从连云港口岸进口的韩国牛奶进行了微生物检验。现将检验结果和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实验室受理检验的韩国进口牛奶,共70批610个样品,涉及原味牛奶、高钙牛奶、低脂牛奶和儿童牛奶4个品种,包装规格为200mL、500mL和930mL(每批次包含1~4个不同品种产品或同一品种的不同包装规格,每个品种的不同包装规格每批抽样数为5个),根据送检的先后顺序将样品编号为1~610。

1.2 仪器与试剂

恒温培养箱(36±1℃、42±1℃,德国宾德);电子天平(感量0.1g,瑞士梅特勒);拍击式均质器(4~10次/s,法国interscience)。平板计数琼脂、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缓冲蛋白胨水、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亚硫酸铋琼脂、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7.5%氯化钠肉汤、Baird-Parker 琼脂、5%绵羊血琼脂平板。所有配制的培养基和试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灭菌处理。

1.3 方法

1.3.1 菌落总数测定

根据GB 4789.2—2010[5],对样品的1∶10、1∶100和1∶1000 三个稀释度的稀释液进行菌落总数测定,观察并记录结果。

1.3.2 大肠菌群计数

根据GB 4789.3-2010第二法[6],对样品的原液和1∶10、1∶100 两个稀释度的稀释液进行大肠菌群计数,观察并记录结果。

1.3.3 致病菌检验

根据GB 4789.4-2010[7]和GB 4789.10-2010第一法[8],分别对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2 结果

2.1 菌落总数测定

610个样品中,共有44个菌落总数结果≥10cfu/mL,其中菌落总数<5.0×104cfu/mL的41个、在5.0×104~1.0×105cfu/mL的1个、>1.0×105cfu/mL的2个,详细结果见表1。根据GB 25191—2010菌落总数限量要求判定,共有2个批次样品不合格,均为儿童牛奶。

表1 菌落总数测定结果

2.2 大肠菌群计数

610个样品中,共有13个检出大肠菌群,最低值为20cfu/mL,最高值为2.8×103cfu/mL,详细结果见表2。根据GB 25191—2010大肠菌群限量要求判定,共有6个批次样品不合格,涉及低脂牛奶、高钙牛奶、儿童牛奶3种产品,各有2批次不合格、儿童牛奶2批次,产品包装规格均为200mL。

表2 大肠菌群计数结果

2.3 致病菌检验结果

610个牛奶样品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3 讨论与分析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体系中的主要指标,能够反映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9,10],其中菌落总数用来判定产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是用于衡量产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11]。按照GB 25191—2010调制乳的微生物限量要求,实验室重点对江苏连云港口岸进口的韩国调制乳检测发现菌落总数2批次不合格,大肠杆菌6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批次具有以下特征:(1)儿童牛奶不合格批2次最多;(2)生产日期集中在每年12月~次年1月;(3)产品包装规格均为200mL。进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韩国进口牛奶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根据国家食药总局网站发布的食品抽检公告,经统计分析,2014和2015年食药总局分阶段和分批次开展了乳制品监督抽检工作,抽检的乳制品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等,检测项目有20、28、36、37个不等。其中,2014年共抽检488家次企业的1 312批次产品,检出不合格样品数12批次,不合格率为0.91%,其中液态乳制品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以及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等。2015年共抽检894家次企业的3 386批次产品,检出不合格样品数5批次,不合格率为0.15%,其中液态乳制品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度和菌落总数。另外,从公开文献报道的数据分析,国内市售乳制品的不合格率同样较低[12,13]。综合来看,国内市售乳制品整体状况较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经对2013年以来,进口乳制品的检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网站发布的进境食品风险预警公告),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口液态奶共发现101批次不合格,涉及进口国家有澳大利亚、德国、韩国、丹麦、捷克、新西兰、法国、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不合格产品总重量为54 356kg(其中,2015年约12 803kg),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包装不合格、超过保质期、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添加剂超标、酸度超标,以及大肠菌群、霉菌、菌落总数和酵母菌超标等。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不合格进口液态奶产品重量占进口总重量的2.7%。检验表明,进口乳制品也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进口乳制品不等于绝对安全。

近年来,我国液态奶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2013年为19.48万t,2014年为32.89万t,同比增长68.8%,2015年为47万t,同比增长42.9%[14~17]。但国外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却层出不穷。如韩国每日乳业“甲醛门”事件,日本明治奶粉“放射性铯”事件,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等等。国外乳制品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国产乳制品的质量水平正在逐年提高,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自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奶业质量监管措施,当前国内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因此,我国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应理性选择国产和进口乳制品。

[1] 黄睿.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农业,2016,444(4):173-176.

[2] 姜冰,李翠霞.消费者乳制品质量安全信任违背的引致性因素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5):44-52.

[3] 张希颖,彭苗.中国乳制品进口激增的原因及面临的问题[J]. 对外经贸实务,2015,(1):51-53.

[4] 王蕾,王蓓,高嵩,等. 对我国进出口乳制品检出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 中国奶牛,2015,21:58-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4789.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9] 白凤翎. 国内外食品卫生微生物标准菌落总数的比较研究[J].食品科技,2008,(3):197-199.

[10] 吴艳,和娟.浅议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两个指标的关系[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40(6):92-93.

[11] 白凤翎.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探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1):179-181.

[12] 聂炎炎. 市售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污染调查与分析[J]. 中国乳业,2012,122(2):57-58.

[13] 李功锋,何永娣,朱伟双,等. 市售奶及奶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2):1783-1787.

[14] 谭桂宁,杨忠,曹亮,等. 浅析我国奶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8):62-65.

[15] 陈兵,毕鉴琨,刘琳,等. 2013年我国奶业贸易分析[J].中国奶牛,2014,(Z1):34-41.

[16] 李栋,陈兵,毕鉴琨,等. 2014年中国奶业贸易回顾及展望[J]. 中国奶牛,2015,(Z1):45-49.

[17] 李竞前,于福清,王树君,等. 2015年年度中国奶业贸易分析报告[J]. 中国奶牛,2016,3(4):61-67.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Imported Milk

CAO Jie, DING Chao, ZHOU Yi, CHENG Ji-jin, WANG Feng-zhi, DUAN Hong-an
(Lianyung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Lianyungang 222042)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in imported milk from Republic of Korea.A total of 610 samples of liquid milk from Republic of Korea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examined, the testing items included aerobic plate count,coliform bacteria, Staphylococcus aureusand Salmonella. Aerobic plate count of 2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overproof,and coliform bacteria of 6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overproof.The result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almonella of all the samples were negative.Substandard products include low-fat milk,high calcium milk,Children's milk,and product packaging specifcations are 200 m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hygienic quality of liquid milk from Republic of Korea has certain risk,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aerobic plate count and coliform bacteria.Import and export manage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liquid milk from Republic of Korea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national relevant standards.

Republic of Korea; Milk;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Aerobic plate count; Coliforms

TS252.1

A

1004-4264(2017)07-0050-03

10.19305/j.cnki.11-3009/s.2017.07.013

2016-12-27

曹洁(1987-),女,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

周毅。

猜你喜欢

大肠菌群乳制品总数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保山市饮用水水源地水中的大肠杆菌分析
生物滞留池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粪大肠菌群的试验研究
大肠菌群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分析
景观河道病原微生物污染来源与分布特征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全球乳制品交易价格指数上升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