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秀清:男人都是夸出来的

2017-08-08牡丹礁

女士 2017年8期
关键词:炸酱人艺吴刚

牡丹礁

岳秀清说,与吴刚的三十多年婚姻就这么走过来,她其实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完成人妻人母对丈夫孩子应尽的责任,二就是往死里夸这父子俩。前者是本分,后者是艺术。结果就是,有了个对她死心塌地的影帝老公和一个独立自主的优秀儿子。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吴刚与岳秀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培训班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又一起留在了北京人艺做话剧演员。岳秀清一入职就成了北京人艺的台柱子,在人艺的一系列话剧中担纲女主角。吴刚就没这个运气了,偶尔出现在人艺的话剧舞台上,也总是以“群众”、“路人”的身份。但这一点也没耽误俩人的感情发展,同学兼同事的关系让他们发自内心接纳和认可了彼此。水到渠成的,两人就这样步入了婚姻。

因为是双职工,领了结婚证后,人艺给他们分了个单间,15平方米不到,洗手间在楼道边上,也没有厨房,只能在门口的过道里搭个灶台烧火做饭。通风不太好,一旦猛火爆炒整个楼道里就都弥漫着油烟味和大料味。为了不“污染”到别人,邻居们都秉承着做饭尽量不起油烟的料理方式。岳秀清和吴刚两口子在融入这种集体户的过程中,也飞快地适应了不干扰邻居的烹饪法。

邻居们吃得最多的是炸酱面,因为面条下起来既快捷又没味。当然做炸酱是免不了有油烟的,所以大伙儿约定俗成地拎着煤炉子去楼下开阔的地方做炸酱,等到炸酱炒好了再把炉子拎回来。炸酱一次一做一大锅,足够吃上三五天的,到了饭点只需下一把挂面切点黄瓜大葱萝卜,舀上一勺炸酱一顿饭就到嘴了。

夫妻俩都是北方人,也好炸酱面这口儿,可长年累月吃面条也受不了。岳秀清抽空包了很多饺子冻在冰箱里,跟面条轮换着调口味。包饺子不难,可剁馅儿不大方便,在家里乒铃乓啷一开剁,左邻右舍就都不得安宁了。他们只能转移战场到操场边上,抬着桌子拎着肉菜带着菜刀砧板去避风的地方剁好了再用盆子装着馅回家擀皮包饺子——日子虽然有着诸多不便,但夫妻俩倒也乐在其中。

对于婚姻,吴刚没啥可挑剔的,但对于事业,他有点儿失落。因为与妻子比起来,他似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在哪里。岳秀清的大戏一部接一部,排练上演忙得不亦乐乎,相比而言他就闲多了,龙套角色顶多走走场就完了,撑死了能有那么一句两句过场台词。

戏份差距明显,体现在收入上差别也挺大。俩人虽然工资是一个级别,但岳秀清一个月的津贴比他一年的还多。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家庭收入上如此不平衡,搁谁心里都不好受,吴刚也不例外。有那么一阵儿,他甚至动了辞职下海的念头,既然做话剧演员出不了头,何不试试去做商人呢?

这个念头被岳秀清打消了。岳秀清很直接地告诉他:她一直觉得,他是人艺最好的话剧演员之一,之所以没成角儿,是因为机会还没到,她建议吴刚再坚持一阵子,她相信自己嫁的男人无论是做老公还是做演员,都一定会是优秀的。岳秀清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就算不相信你自己,难道还不相信我的眼光?

话说到这个份上,吴刚决定听从妻子的规劝,继续蛰伏,等待自己事业机会的来临。为了让吴刚能保持耐心,岳秀清还特地找了个书法好的朋友写了一幅字挂在家里,十六个字来自于《史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吴刚老记得那段收入不高的日子,家里虽然是岳秀清当家,但她从不把钱存银行,两人发了薪水就全部放进床头柜的小抽屉里,谁需要用钱了就自个儿去里边拿。

吴刚说自己每月在抽屉里拿了多少钱没个实数,但心里有底的是拿的钱肯定比自己放进去的钱多。因为毕竟是个大男人,多少有点不良嗜好,而且跟朋友们有些往来应酬,开销委实不小。

岳秀清从不念叨他花的比挣得多之类的话,也从不跟他盘点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发点儿计划外的补贴回家就直接往抽屉里搁。唯一提钱的时候是吴刚有聚会饭局之类的安排出门前,她总会问问吴刚钱带足了没有,最好多带点儿,免得有啥额外的开支钱包不方便。

她在家给吴刚面子,在外也绝不忘记给吴刚长脸。偶尔掏钱给自己买件新衣裳,别人夸她穿着好看的时候,她的“谎话”张嘴就来:我们家那口子眼光不错,出去办事路过商场看见了觉得适合我穿就给买回来了,本来我还担心尺码不合,没想到他还真记得我穿什么码的衣服,一上身不大不小刚刚好……

这样的“谎话”说得多了,就成了真话。吴刚就这样慢慢记住了妻子的衣码鞋码,随着手头越来越活络,给妻子买的礼物也越来越多。岳秀清也再不用穿着自己买的衣服谎称是吴刚买的了。夫妻俩有时谈起这事儿关起门笑,戏称这应了一句话——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吴刚觉得妻子有一个跟别的女人特别不同的特质——凡是家里发生的好事,都不忘记把功劳归在他身上。她关起门来自己蒙着头把家里刷得四白落地,邻居们都说屋里显得格外亮堂,她却说是吴刚抽空刷的;她辛辛苦苦从四川拎回一坛子泡菜水,泡出酸辣爽脆的泡菜跟邻居们分享,大伙吃得赞不绝口,她却说这老泡菜水是吴刚好不容易弄回来的;她把皮鞋擦得锃亮搁到栏杆上去吹风,路过的邻居说这皮鞋擦得到位,她眼睛都不眨地说是吴刚擦亮的……

当然了,家里一旦添置了什么成本不低的大件儿,岳秀清也绝不邀功,将经济贡献全部栽到吴刚脑袋上。别人问价钱时,她老是一副不经意的口气淡淡道:我哪儿知道多少钱?都是我们家那口子操办的,别看他薪水不算高,可来钱道还真不少,不过都是些合法来源,以前我还问一下,现在我都懒得问了。遵规守法的前提下勤劳致富,我觉得也是好事儿……

这样的夸赞一多,大家都对吴刚赞不绝口,说他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又能理家还能挣钱。对于这些纷至沓来的表扬,吴刚明白,这是妻子在给自己长脸呢,他不会去纠正什么,但在心里,对于妻子却是更多了一份感谢与感情。

事实证明,岳秀清的判斷没错。吴刚放平心态,在人艺终于慢慢熬出了头。从《天下第一楼》到《雷雨》再到《北京人》,他的角色越来越靠前。真正让他一飞冲天的,不是话剧,而是小品。在央视元旦晚会上,郭达与杨磊的小品《换大米》爆笑登场时,那个最后唱着美声换大米的就是吴刚。

然后,吴刚就此一鸣惊人。几乎在一夜之间,他就从一个还在苦熬资历的人艺普通员工走上了一线:话剧《阮玲玉》《茶馆》……电视剧《徐悲鸿》《十月围城》……电影《建国大业》《白鹿原》《杨贵妃》《风声》《铁人》……以及不胜枚举的广播剧和配音作品。他获得的奖项,囊括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他成了影帝级的优秀演员。

把儿子夸成高材生

与吴刚的一路走高略有区别的是,虽然岳秀清也在话剧电影电视剧各领域颇有建树,也不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丑娘》等佳作,但只获得了一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奉献奖”。但这丝毫不影响夫妻俩的婚姻生活和和美美。两人买了新房子,生了儿子。

那时候,岳秀清已经不用再说瞎话给吴刚添面子了,虽然收入出现了逆转,但家里的财务管理方式却一以贯之,吴刚挣了钱,拿回家全部搁抽屉里,连知会都不知会妻子一声。岳秀清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应该的,鉴于抽屉容量有限,她去银行开了户,保证抽屉里搁着一万块钱现金,多出来的拿走去存起来,不够了就取一點儿补上。

很长一段时间,吴刚都没有银行卡,钱包里现金不多了就去抽屉里拿点儿,确保身上能有几千块钱备用。至于自己到底挣了多少花了多少妻子存了多少,他没数,也不问,唯一有数的是,他相信妻子会把家里的钱管理得妥妥帖帖。

不过岳秀清还是给吴刚钱包里塞了张卡,不是借记卡,而是信用卡。她说他现在毕竟算是个挺有名的演员了,光指着钱包里几千块钱未必够用,身上有张卡可以有备无患。这张卡有五万块的透支额度,每月账单是跟她的手机绑定的,让吴刚只管刷,她来负责还款,该花的钱别省着。

这么些年了,日子越过越好,夫妻俩连拌嘴的机会都没有。吴刚觉得吧,两口子吵架,总得为点啥,一般都是为感情为钱为孩子。感情一直都在,而且自己已经被妻子架到了一个高度下不来了,没得争执;钱就更不用提,俩人都不是对钱计较的性格,想吵都吵不起来;至于孩子嘛,吴刚想起来就觉得可乐,因为妻子把当年用在自己身上的招数全部移植到了儿子身上,归根结底一个字——夸!

儿子吴羽卿从小到大基本上没被体罚过,属于那种在夸奖中长大的小孩。吴刚说他特别佩服妻子能从各个方面找到儿子的优点,然后一通夸奖把儿子捧得高高的,让儿子想调皮捣蛋都不好意思。

儿子能自己吃饭了,岳秀清使劲儿夸;儿子自己洗双袜子,她用力夸;儿子进幼儿园没哭,接他的时候,她一路夸回来;儿子上小学当了班干部,家长会上她当众夸他在家表现各种好;儿子成了学校乐队的长笛手,她更是夸得儿子找不到北……

从小夸到大的结果是,吴羽卿成了个让夫妻俩都放心放飞的小男子汉,中学毕业后就独自去了美国留学。他不仅学业优秀,性格还特别坚韧独立。除了必要的学费开支外,他从不找家里要钱,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打着两份工——虽然夫妻俩唯恐儿子在国外吃苦,从没短了他的开支,但打过去的钱一直被儿子搁在卡里睡觉,他说你们打不打是你们的事儿,我花不花是我的事儿,你们心意到了,我也心领了,可是我觉得花自己挣的钱更有满足感。

岳秀清说,她特别愿意把自己的小心得与众多女性分享:做一个好女人,不仅要手脚勤快,还得要嘴巴勤快,有时做得再多,几句抱怨就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吃亏还不讨好。毕竟,男人,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是好面子的,而好男人,绝不是能调教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网摘)

编辑 尼尼威

猜你喜欢

炸酱人艺吴刚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吴刚书法国画作品选登
Bandgap evolution of Mg3N2 under pressure: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发烧音效制作,音响演示的佳作 两张达人艺典MQA-CD唱片
《寄生虫》带火拉面混搭吃法
炸酱面
北京人艺和为戏“疯狂”的观众
酱里的盐
只记半句话的邓超
人艺“复兴”之路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