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故事元素,丰富六年级语文课堂

2017-08-07杨秋娥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杨秋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科目,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逻辑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做到很集中,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引入故事元素,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领略故事的内涵,在故事的分析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元素;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方法中使教师尽量减少教学,使学生因此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使学校因此可以减少一些无意义的劳动,多一些快乐和坚实的进步,而故事教学法乃是其进行的重要策略。在本篇文章中,我通过分析三种引入故事元素的教学模式,希望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在多媒体上展现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引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引出生动的故事情节,并给学生配上生动的音乐,使学生细致观察故事中的情节,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穷人》这一节课的时候,因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出现的生字词,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情操和在沙俄时代中穷人的悲惨、凄凉状况,并学习“穷人”那“宁愿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在进行课堂讲述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关于本篇课文的故事视频片段,使学生进行观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看视频,学生的兴趣提起之后,教师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本课重点的学习中来,即“通过分析文章中渔夫夫妇的心理活动、语言特点等,认真感知他们高尚、善良和淳朴的精神品质”,并结合视频中的故事情节,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重要思想,完成本课的教学实践目标。

二、引导学生表演故事,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整体比较好动,所以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通過提前阅读课文,指引他们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故事中的情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语文课堂的魅力。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丑公主》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因为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经过理解,学习戏剧的特点,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学习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经过具体的戏剧故事表演,提升语文专业素养。在课堂进展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故事表演的任务,即“把学生分成小组模式,指引学生熟读戏剧中的对话,以小组模式进行戏剧表演。”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给各个小组时间进行表演,使学生表达出“丑公主、西蒙王子”的语言和动作,体现故事情节中的“集中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体现“王子、公主相见之前;王子、公主相见之时”的情绪变化,从而使学生真正融入语文学习中,深刻体会主人公的语言特点,学习丑公主“自信、朴实、不慕虚荣”和王子“机智、勇敢、谦虚”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参与能力。

三、引导故事联系生活,促进学生理解

美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生活化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中引导故事贴近生活,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下,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美猴王》的讲述过程中,由于本课的主要实践目的是引导学生经过学习,理清文章中的结构,分析美猴王“美”在何处,并指导学生理解美猴王“神、猴、人”一体的形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电视上看的“美猴王”进行分析,并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述“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一个片段”,说“孙猴子是一个志勇双谋”的“人”。学生这时就在思考,纷纷提出疑问“不能说孙猴子是人;应该是孙悟空!”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本篇文章中“从石猴出世到封猴王的过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看的电视分析“美猴王到孙大圣再到孙悟空”的整个蜕变过程,理解孙悟空的“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孙悟空的“美”,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引入故事元素,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更加趣味、更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最终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立格.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

[2]刘舒媚.故事素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