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思考

2017-08-07芳,李

职教通讯 2017年21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专家

王 丽 芳,李 强

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工作室的思考

王 丽 芳,李 强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高校教学应遵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通过校企共建专家工作室的形式,力求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要保障专家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目前的关键问题是,高校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专家工作室;人才培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知识的一味灌输却忽视了亲身实践,加上大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不足,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较弱。[1]针对这种状况,教育部、财政部陆续提出了一些意见,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进行合作,建设一批共享共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因此,文章提出以校企合作构建工作室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以服务企业、促进就业,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一、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来源及作用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而校企合作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其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课题与社会设计项目相结合的,专业课实践教学的现代化设计教育模式。[3]这种模式在我国设计专业已有运用。笔者认为,其他专业也可以尝试借鉴和学习这种模式,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作室,是构建一种企业实际项目和高校专业性研究课题结合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也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专家工作室的形式

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一面旗帜,“工作室”形式的人才培养是工学结合的探索,使培养出的学生既能实现自我发展,又能满足工作岗位要求。校企合作构建工作室是由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合作,以工作室为载体,达到目标一致、实现共赢。不论是在组织形式还是运行机制方面都要实现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一)专家工作室的组织模式

1.由学校提供场地,入驻工作室提出申请,并遵守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意向,企业安排管理人员作为工作室的学生导师,并与学校导师成立“专家工作室”,学生由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实际项目,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专家工作室场地由学校提供,各类办公设备由公司筹备,学校和挂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工作室的日常花费由工作室自筹,企业通过项目制作费、人才培养基金等形式对工作室提供帮助。

3.专家工作室在能力接受范围内,优先考虑与其合作企业的委托项目。与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在项目合作期间自觉遵守项目协议,工作室所有人员积极配合,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4.在无项目合作期间,企业和导师应以专业讲座、模拟训练等活动,对专家工作室进行指导。企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向其提供实习机会,并选派有经验的人员对其指导。

(二)专家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1.机构设置方面。一般由学校成立专家工作室小组,并设立专家管理办公室,分别负责决策与协调重大事项和负责制定办公室的规章制度、考核评价标准等。每个专家工作室设立工作小组,由学校专家工作室领导小组领导,具体负责工作室的行政管理。专家工作室实行导师负责制,根据工作室的运行及管理需要安排导师及管理人员人数。

2.保障机制方面。学校和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校外教师兼职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专家工作室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运行及保障制度,以规范和约束工作室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工作效率。

3.日常管理方面。专家工作室实行目标管理,由教学负责人进行日常工作管理。专家工作室开展科研活动,以达到年度工作总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管理。

4.政策支持方面。《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支持政策,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投入专家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学校分管工作室领导要积极指挥、协调、支持工作室的工作,并且对工作室开展的项目、成果转化给予支持和指导。

5.效果评价方面。专家工作室实行年度考核评估制度,每年向学校提交工作报告,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公示一周。

(三)专家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工作室的运行具有双主体的特征,即由学校和企业组成。双方就合作内容进行相应的机构设置,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考核评价,保证工作室正常运行(运行模式如图1)。

三、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支出有待提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2年达到4%。[4]由此看来,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但相比其他领域依然不足。所以,我国亟需调整高校教育与其他领域在教育经费上的分配比例,实施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此外,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很多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工作室、校外训练基地等基础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得不到及时的支持而难以进行,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二)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与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校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因而缺乏具有丰富生产实践和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双师型”导师更加缺乏。如何培养更多“双师型”导师,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对于高校“双师型”导师的缺乏,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1)国家培养“双师型”导师的经费不足;(2)普通高校习惯性不重视实践教学,进而不重视“双师型”导师的培养;(3)教师对自身向“双师型”目标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所以,普通高校针对培养“双师型”导师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比如,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工作室,改革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开展校企合作,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四方面中,企业是最难调和的。学校是一个教学主体,是以培养学生为目标的,追求社会效益;企业是一个市场主体,是以盈利为目标的,追求经济利益,两者的价值诉求是不一致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只有一个主体——学校,企业只是部分参与,地位也不明显。这种情况在有些行业或专业中特别突出。比如设计行业中,公司认为学校的专业教学与市场脱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要,学生到公司后不能胜任岗位。因此,在接收实习生的时候往往是考虑到培养成本及收益,把接收实习生看成是企业负担,对校企合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明显产生消极态度。

图1 专家工作室运行模式

四、把握时机、积极构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加强校企联系,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新型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中,由于两者价值取向的不同,目前需要学校要主动联系企业,加强与企业沟通,进行项目合作。成立由学校、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学生等组成的专家工作室,学校成立专家工作室小组,负责决策和协调重大事宜,促进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推进,并对工作室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指导。与企业密切合作,引进企业真实的合作项目,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工作室中得到真枪实战的锻炼,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有很大作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建设机制

根据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工作室制教学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所以,学校急需建设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也要加大兼职教师的外聘力度。总之,学校要通过多渠道、多措施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使之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完善工作室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下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工作室教学模式来说至关重要。学校要与企业共同讨论交流,开设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把企业项目引进课堂教学当中,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给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相符的职业岗位训练。根据市场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符的专业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出符合职业岗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在学生培养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个人职业岗位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要形成工作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构建起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1]郭涛,谢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222-224.

[2]林建军,金炳尧.基于项目的实验室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11-113.

[3]杨文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管理研究——以LN学院室内设计工作室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16.

[4]王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非衡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40-44.

[责任编辑 王继国]

王丽芳,女,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李强,男,天津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

G642

A

1674-7747(2017)21-0036-03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请叫我专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