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策略研究

2017-08-02张群生

东方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互动式优化策略

张群生

摘要:分组学习作为“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学习策略,有利于发挥“互动式”教学优势,在该模式下,学生成为教学中心,通过合理分组、有效指导、及时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从当前高中教学实际看,在开展互动教学分组学习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有必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互动式教学和分组学习特点,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分组学习;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教育改革以来,“互动式”教学一直广受社会和教育界学者关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互动式”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中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互动式”教学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出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体验、实践、交流,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那么,我们首先要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观点,为有效开展分组学习提供思路。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优势及特征

(一)何为“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相互之间能够形成和谐、愉悦的互动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的环境下更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师进行积极反馈交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任务调整,真正实现教学统一。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提供者,同时也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创造更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能够成为整个教学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教学问题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教学特点,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够直接受益。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互动式”教学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更能够充分发挥沟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过程本身,将成绩和结果放在次要位置。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点更倾向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是否真正的寻找到问题答案。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应该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认识自身地位,并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环节之中,对于在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和问题要主动和教学进行交流互动,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从知识接收方式看,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被动知识接收方式,能够主动和教师进行良性互动,积极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主动性,构建多元化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

可以说,“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能够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教学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彻底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和谐教学和创新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进行变革创新,将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主线,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和创造性,“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力的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特征

“互動式”教学之所以能够得到众多教育专家学者推崇,就是因为其具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变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果等优势和特点,对于改变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收,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互动式”教学特点和优势。

其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和氛围由教师把控,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学习主动意识就会被磨平,习惯性的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而“互动式”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重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反馈,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修正教学计划。此外,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动脑习惯养成。

其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传统教学理念主要围绕高考和成绩展开,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选择性忽视,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更是有选择的进行压制,将通过考试作为学生唯一培养方向。经过高中三年的压制性教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将在考试过程中不断被磨灭。“互动式”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更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学习情景,让学生敢于对答案提出疑问,通过与教师、小组成员互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进行大胆提问,通过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来寻找答案,在答案寻找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创新精神也会得到不断呵护和增强。

其三,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掌握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很多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师数量而忽略课堂教学质量,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见几种题型,多掌握几种做题技巧,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引下,学生很难获得提问机会,也很难开口进行问题提问,这种课堂的天然压抑情绪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而“互动式”教学首先改变的就是教学理念,随着教学理念的改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行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能够直接改变教学效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互动交流,师生能够处在和谐、融洽的状态下进行知识学习,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势必会发生质的变化,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其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赋予教师高高在上地位,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始终是上下级关系,很难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加强调课堂教学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因素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真正的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答疑解惑[2]。从教师层面看,“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通过综合教学手段运用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教师渊博知识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来拉近与学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意,从而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从学生层面看,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打消学习顾虑,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问题要大胆质疑,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主动与教师沟通目前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对于问题和疑问要及时反馈给教师,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互动式”教学与分组学习

“互动式”教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但从应用程度和使用范围来看,主要是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和生生互动教学模式,前者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后者就要通过分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分类

一是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仍然是当前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引导和疑问解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厚度,同时也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同时,也要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将不同问题反馈给教师,让教师明确了解学生是否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兴趣,学生是否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经过认真思考等等,可以說,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对师生双方课堂教学的检验,学生是否真正通过互动获得知识,教师是否通过互动获得经验,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是生生互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生生互动教学模式已经颠覆了传统教学理念,大大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动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科学合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学生之间及小组之间对教学内容的合作式、竞争式学习,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具体看,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共同的教学任务下发到各个小组,各个小组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学生和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3]。各小组要选出小组长,并在小组长带领下针对教学任务进行探究学习,这一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需相互补充,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最终形成讨论结果和答疑事项。在课堂结尾,各个小组可以选派代表进行观点陈述,并进行全班交流,最终完成课堂任务。分组学习作为生生互动教学模式重要形式,可以通过竞争式讨论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

(二)“互动式”教学与分组学习的提出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更加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意识的培养,从学科特点上看,高中阶段不仅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性学科,同时也开始重点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其他综合性学科,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学习中,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提出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通过积累学习获得,需要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参与互动,来获得这种能力,“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策略的提出正是提升学生创造性能力关键。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看,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为步入更高层次的高校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协作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等正是高中阶段有所欠缺的重要能力,“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说,“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策略提出正是满足高中阶段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三、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的环节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组学习模式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构成部分,主要分为学习小组结构、教学程序、评价方法和教学效果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分组学习模式。

一是学习小组结构。教师按照教学需要和高中学生特点一般按照每个小组6—8人作为基本分组标准,也可以根据具体教学任务适当增减小组人数,分组之后首先要进行组长选定,之后按照随机抽取和男女结合方式进行小组划分,在分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分组规定,不能自由组合,防止组织内部过于熟悉或过于陌生影响学习讨论效果。

二是教学程序确定。首先教师要明确本次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要针对分组学习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准备充分,在小组划分完毕之后,按照教学要求对各个小组布置教学任务,各个小组在领取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走进各个小组中间,对各个小组的进展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引导解答。在小组内部讨论阶段,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各个小组情况,及时与各个小组组长沟通,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讨论效果。各个小组要综合总结汇报结果和疑难问题,按照小组顺序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各个小组汇报之后,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最终形成班级最终汇报,教师要针对学生疑难问题进行认真解读,并对学生反馈及时回应记录,重现调整教学方案。

三是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设定应该重点关注互动情况和评价情况,按照分组学习教学程序重点对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进行综合考量。并在各个小组汇报之前,将评价表发放各组,让各组对自身的计划制定、讨论效果、汇报内容和团队互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四是教学效果反映。分组学习模式将学习主动权更多赋予学生,学生应该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各个知识点有所掌握,并有所认识。同时通过分组讨论能够进一步积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验;在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上也要有所提升;此外,学生在相互学习讨论中也应该培养起竞争精神,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4]。

四、基于“互动式”教学分组学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互动分组式学习,由于受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旦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很可能就会出现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问题,诸如分组学习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学生分组差异性不够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都互动分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模式理解不够深入准备不够充分,并没有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所明确,导致分组学习变为小组讨论。也有部分教师对分组学习过程把控能力不足,学生更多是讨论一些知识点或题外内容,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核心理解不够透彻,放任学生进行讨论,最终在总结汇报上,各个小组讨论内容五花八门,不仅耽误教学进度,同时也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只顾着对问题进行讨论并知道自己应该完成什么样的教学任务,也不找不到应该掌握的学习重点,而是把合作学习单纯地等同于小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是分组不注重差异性。很多学校在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在分组环节并不注重学生差异化分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凑到一组,或是全是男生一组,或是全是女生一组,或是成绩好的一组,或是成绩差的一组,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于同质化比较严重,思维和观点也比较相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讨论效果和分组学习目的。

三是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性格特点不一,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存在差别,在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很可能在面对相对较难的问题讨论就会有选择进行回避,特别是一些学生本身性格内向,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观点,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会更加孤僻,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學手段,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五、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的策略构建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更应注重和合作学习的开展,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如下方面:

其一,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要发挥合作学习在分组学习中的优势,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选择合作学习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动时间,同时辅助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非常重要,基于“互动式”的分组学习模式,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因而每一位学生都应主动承担学习任务,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搜集资料、分工合作、归纳、表达、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而合作小组成员的凝聚力。

其二,分组学习中注重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位置安排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分组学习的有效性,一般而言,为促进学生之间形成更好地互动氛围,教师在进行小组成员座位安排时可考虑T型、马蹄型、田字型、圆型四种座位安排方式,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座位安排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氛围,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总体而言,在座位安排上主要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不同小组在空间上营造一个小群体氛围;二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监控。

其三,科学设定分组规模。一般而言,小组成员在3-6人之间,小组成员基本都能够发表观点,参与互动;小组成员在7-10人之间,小组成员也均能发表观点,但有的话多,有的话少;小组成员在11-18人之间,一般会有5-6人发表观点较多,而3人左右很少发表观点,也就是说,分组学习中为保障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互动,每个小组的人数应在4-6人之间。此外,在具体分组过程中,也应根据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内容来进行“量身定制”,如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时可考虑适当增加小组人数,学习时间充足时也可适当增加小组规模,总之,小组规模确定应以小组成员均能参与到合作互动学习之中为原则。

其四,合理选择小组成员。分组学习要考虑公平性,不能将优秀的学生都分在一个小组,而应是以“互补”为原则,合理安排小组成员。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确定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要实现优势互补,保障小组成员在合作互动学习中能够各尽所能。具体来说,要做到合理选择小组成员,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能力特长等因素。首先,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在思维方式、逻辑表达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男女比例要均衡;其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因而应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安排;再次,学习成绩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是分组学习的一个目标之一;最后,具备不同特长的学生搭配在一起更有利于小组任务的完成。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课堂中,采用分组学习模式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基于“互动式”教学的分组学习,一方面,要做好分组工作,考虑小组成员、小组规模、成员座位安排等因素,为学生分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和空间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发挥好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作用,做到任务和分工明确。

参考文献:

[1]陆昌明.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与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69,71.

[2]杨琴.浅议互动教学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J].英语教师,2016,(05):64-66.

[3]郑家福,江超.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54-56.

[4]卓水英.合作学习法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有效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63-64.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互动式优化策略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分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的运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浅谈分组学习在职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