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结、绳、编的并列出现及演化

2017-07-31郭乙姝于伟东

丝绸 2017年7期
关键词:头端纱线成形

郭乙姝, 于伟东, 王 欢, 周 胜

(东华大学 a.纺织学院;b.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

历史与文化

论结、绳、编的并列出现及演化

郭乙姝, 于伟东, 王 欢, 周 胜

(东华大学 a.纺织学院;b.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620)

在现代,结与绳、结与编的关系密切,而关于结与绳、编的历史关系,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主流或传统观点一致认为“绳先结后;编先结后”。其理由是打结得用绳;结中带有编要素。对此,先依据绳、编、结在原料、成形方式、结构特征上的差别,证明三者出现及用途的独立性;再推演了结、编、绳旧器到新器转换的结构形式与转变的难易及速度。在此基础上,论证得出:结早于编、更早于捻绳。并以石球为投石索具之用的公认观点为基本点,证明了投石索上的结与绳,必然共存且均已出现。最后,虽然结的复杂化需要更长的绳,但不能颠倒绳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结或编的事实。

结;绳;编;成形方式;演化;结构特征

对“结”来说,无论是名词或是动词,都很少单字提及,往往称“绳结”或“编结”。显然这在告知人们结与绳、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绳结、编结是指打结的物质或操作方式,与名词的棉结、水手结,动词的结发、结绒线等的词义一样。即在说结是由绳的穿套锁扣而成,是绳的一部分,因而先有绳、后有结,俗称绳结或索结。

“编结”的组词更有意思,因为是一对词,如同“正反”一样。由于编是粗硬细条间的相互交叠换位片状物的成形方式,如编席、编罗;而结是细软单根(或一束)或两根(或两束)细条相互串套纠缠锁结球状体的成形方式,如结绳、结网等,只是“织”出现后,才有织网、编织(结)网、织(结)绒线之说。显然也在说,先有编、后有结,甚至先有织、后有结,且编与结不可分。

上述两种观点的主要理由为:绳是结的最好载体;结(中国结)中带有编的特征,且本质为结的针织物,都称为纬编或经编,反而与结无关,甚至连结网也称为编织网。但人们忽略了“绳的头端固定和维系用何物或何方式”“编与结所用细条及细条间固定方式有何区别”这些问题。为此,本文强调并力图予以区别,从而证明结出现与存在的独立性及其与编、绳的同期出现。

1 绳及编先结后说的否定

关于结与绳、结与编的出现顺序有不同的解释,但大多或常理认为:“结”出现在“绳”之后,也出现在“编”之后。这两种说法,显然未说编与绳的关系及出现的先后,更未回答绳与结各自作用及用途上的独立性及编与结要求的原料、成形结构和使用功能上的区别等问题。故笔者在论证常理的先后说错误后,一并证明这三者的独立与平行关系。

1.1 绳先结后说

有学者认为在骨针出现后一定有了线绳,当时人们用线绳缝制衣物时必然会产生最原始、简单的绳结[1]。这是在说结产生的前提是须有绳,显然忽视了草茎、藤条等可直接打结的事实,或根本无意识于“结工具”的作用。还有学者认为结绳记事是人类对“结”的最早尝试[2]。这其一,将结的出现推迟到新石器时代;其二,结的使用最早也只能作为标识,而非工具。而工具使用早于标识出现是不争的事实[3],之所以有这种观点是因古文献中“结绳记事”的记载。《易·系辞下》的“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等,使现代人或当时记载者由结绳记事而自然得出“绳先结后”的推论。这是典型的辉格(Whig)观[4],即以现时的理解和事实来解释历史事件。

1.2 编先结后说

人们通常会说,远古时期的人类会编结渔网、制作投石索结等工具[5]。这是将“编结”或“索结”看作同一件事。其实,编与结非同样的成形方式和物体,尽管渔网可以用绳来“结”,用硬条来“编”,但索结是绳自锁成的疙瘩,均非同物。尽管以绳可成结,以结可连绳,但三者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因此,各自具有独立性,理论上应该同时出现,不存在想当然的编在先之说。

更多学者会以“中国结”说事[6],并认为若编为主则编在先。显然,这也是辉格史观作祟。“中国结”确实有典型的编特征,每一个结型从头至尾都用一根绳带,以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术,不间断地编制而成[7]。但是“中国结”包含了编与结同时出现的并列表达和从“结”到“结编”再到如今的“编结”的变化,即使按照所述的绾、缠、绕、抽,也是打结的典型特征与手法;而“穿”多半是结的手法,“绕”仅很少部分有编的穿插特征,也应该是结为主。另外,“中国结”非工具,且即便是有编与结并存,但都晚于绳,因为其必须用线绳完成,而且晚于工具结。

综上,关于结绳记事之说,只要论证在旧石器时代就有结,绳先结后说就不攻自破了。而关于“编先结后”亦只需澄清编与结的功能和结构不同,并证明编早于绳(捻绳),就能得到编、结相互独立和同期出现的结果。为此,本文进一步审视一下绳、编、结的起源特征与成形方式。

2 绳的起源特征与成形方式

2.1 绳的原料

原始绳的原料应该是植物类草茎、藤条和动物的筋、肠等,起绑扎固定作用的无捻条状物,称之为旧纺器[8]。虽具备绳之功能,但在长度、粗细和强度上,均存在欠缺。其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基本无需加工。

随着对“绳”长度、细度、强度的要求提高,这种旧纺器在转变,变得更长、更细、更强。于是会出现通过“结”接长的草茎或草束(结接绳);通过编来叠接增长和加条增强的条带(编绳);或通过两束草茎的同向加捻(纺)与合并退捻而成的更长、更细、更柔韧的绳(捻绳)。由于都有明显的复合特征[8],且变得更长、更强韧、更柔软,制作成形更高效,作为工具更趁手,而成为由结、编或纺而成的新工具——绳。参照石器的命名,应为结器、编器和纺器。从各自成形的难易性上看,三者出现距今的时间关系应为:

t结(结接绳)≈t编(编绳)>t纺(捻绳)

(1)

可见,结接绳的制作难度和可想象性均为最容易的;而捻绳在制作和可想象性上均是最难的[9],因为合并退捻成股线上,需碰运气。同时,结接绳为绳的一种,可以用草茎或肠筋打结,故结必然早于绳且独立于编,即编、结应该并列出现。

t编器≈t结器>t纺器(结绳、编绳、捻绳)>t旧石器中期

(2)

其中,绳在旧石器中期10万年前就已成形[8],即已从旧纺器转变为新纺器。

2.2 绳的结构及原始成形方式的突变

由旧纺器到新纺器(绳)的转变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打结法形成结接绳、编法形成编绳、搓捻法形成捻绳。打结法是将细长条或细条集束体相对的两端打结而连接成绳,图1(a)是平结法连接成绳,图1(b)是单结法连接成绳。缺点是因结的存在,使粗细极其不匀,且增长效率极低。

编绳须有大于等于3根的细长条以相互弯曲交叠的上下交替错位及扭绞的方式编成。显然,2根编合只能是扭绞,虽最易想到与尝试,但其结构因退捻极不稳定而被淘汰;3根编合的是最简编绳,故相对最早使用,如图1(c)所示;大于等于4根编合就变得更复杂,故随后产生,如图1(d)所示。编绳的优势在于粗细较均匀并可通过并排接替放入细条而无限编长;缺点为显得粗硬和仍存在一定不匀,制作花时长。

搓捻法是将两股或两股以上纤维束以同向搓捻的方式,合并退捻形成的粗细均匀、长度可无限的绳,如图1(e)所示。其优点是只要柔软和有能摩擦握持的长度,就能通过搓捻制得均匀、连续的绳,尤其是精致的细线和高强的粗绳。搓捻同样可制得多股加捻复合或多级两两合股而成的绳。

由以上三种方法制得的线绳,已跳出旧器的范畴,成为典型的新纺器——绳。

2.3 依据原始绳的成形难易的先后排序

结接绳最易想到且制作简单,故最易实现,是最早出现的绳。但因性能最差,也是最早被否定的制绳方法。编绳制作手法动作随参编根数的增加,呈几何级数递增,仅3根完成一个完整循环就要16×3=48个手指动作[9],故晚于结接绳的出现。搓捻绳制作的搓捻集束容易想到,纤维的不断添入接续及搓捻亦可实施,但要想到两根放到一起、同向搓捻集束是困难的;而搓捻完,松开头端、自行退捻合股,更是难以想象的,需要反复实践、仔细观察,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9]。故应该是最晚发现并制成的绳,也是当今最普遍加工使用的绳缆与纱线。具体特征和性能对比见表1。

图1 新纺器Fig.1 New knitting method

表1 三种新纺器制作难易程度及成形效果的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making complexity and forming effect of three new knitting method

依表1中制作难易性、精细性和绳性能,三种绳的出现次序为:

t结绳≥t编绳≫t捻绳

(3)

3 编的起源特征与成形方式

3.1 编的原料

编是制作格栅型工具的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其所用材料有草茎、竹、柳、细藤、棕等,是偏粗硬,但有一定柔性、不易折断的细条。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故在反复弯曲交叠时,产生摩擦自锁而成结构和形态稳定的片状体。

3.2 编的结构特征进化

最原始的编应该是树枝或木杆等的相互格栅式堆放,交叉点互为支撑,抗压性好、稳定,但相互间易滑动,见图2(a)。为克服滑动,一是通过头端土堆或石块压实固定,见图2(b);一是交叉点处绑扎固定,见图2(c)。显然前者易于并早于后者出现,定义图2(a)(b)(c)为旧编器[8],其只能用于隔挡或做陷阱盖的支架。旧编器的隐蔽性、稳定性和制作功效低下,故正反弯曲交叠自锁式的新编器应运而生,如图2(d)所示。这与如今的编物和机织物完全一致[10-11],只是柔软性不同。

由此可见,旧编器是以无固定或他固定方式的格栅结构,而新编器则以弯曲交叠自锁固定为特征,智慧程度差异明显且无法相比。而且新编器的格栅孔大小可选不同粗细和硬度的细条及编制的紧度进行调控;可以非现场制作,提高效率、灵活性、遮蔽性和隐蔽性;可反复使用或针对不同猎物隔挡使用;可作为担架等承载工具使用等。

图2 旧编器到新编器的转变Fig.2 Transformation from old braiding tools to new braiding tools

3.3 编的原始成形方法

作为新编器的编与当今手编凉席、甚至机编的原理是完全一致的,分为平铺式和吊挂式。平铺式是把两根以上处于平行状态的纱线,按“+”或“×”的方向,平铺于地,一端固定于一根横木上,扯动相邻或间隔一定根数的纱线反复编织成形,适于偏硬的细条。或者利用骨针和骨梭,在经线中一根根地穿织。编完一条,用骨匕一类工具,将编入的纱线打紧[12],适于偏细软的纱线,并称为织物。

吊挂式是将纱线垂吊在横杆或圆形物体上,纱线下端一律系以石制或陶制的重锤,使经向纱线张紧。编织时,甩动相邻或有固定间隔的重锤,使纱线逐对相互纠缠、绞结,绞编成形;或引入纬向纱线,前后弯曲穿插,直编(编织)成形[13];或两者(绞编与直编)有规律地组合,编织成织物,如罗织物[14]。

4 结的起源特征及成形方式

4.1 草束成结的结构及打结方式的进化

打结的目的是锁定或固定头端,所以最初打结的材料是草茎、藤条,而不是如今使用的线绳。也就是说绳与结的旧器是同生共存体,只是功能不同,结是锁定,绳是绑扎、维系。将柔软条状体相互扭绞压扣,能起到一定的头端固定作用,但未形成自锁结构的结,称为旧结器。而除了扭绞压扣外,还有相互穿套形成自锁结构的结,称为新结器。以图3所示草束为例,结从旧器到新器的转换有两种方式。

图3 草束旧结器到新结器的转变Fig.3 Transformation from old knotting tools to new knotting tools of straw binder

一是将两草束的头端合在一起拧绞(a1),然后将拧绞端扣压在其中一束下方形成固定(a2),为旧结器。而新结器(k1)是将合并拧绞端成圈状,并将头端穿过该圈,拉紧即成;或是将拧绞端再穿过压扣束成形的圈,然后拉紧所成的新结器(k2)。

二是将两草束头端(b1)分别扣压在另一束的下方,形成旧结器(b2)。其新结器是只扣压一端,然后将两头端在上方交叉再穿套、抽紧形成固定的结(k3, k4)。其中,(k3)为外形平结,即第一次交叉时在上方的草束,第二次交叉时在下方,其自锁性相对稍弱;(k4)为平结,第一次交叉时在上方的草束,第二次交叉时仍在上方,为对称结构,自锁性相对较强。新结器的自锁固定功能直至今天都在普遍使用,它也是结接绳产生的必须,即新结器出现必早于绳的出现。

4.2 细条成结结构及打结方式的进化

细条是指原始人使用的茎条、筋、肠等。图4为细条结从旧结器到新结器的转变过程,有两种形式。

图4 细条物旧结器向新结器的转变Fig.4 Transformation from old knotting tools to new knotting tools of thin stript

一是细条在每一绑扎圈中都压扣穿插一次,为旧结器(a1)。其适于多次绑扎,而另一端固定做相同操作。显然,单压扣的头端为点固定而无自锁、易松开;若多圈单压扣,虽为多点固定、不易松开,但细条长度成倍增加,可行性下降。但若在单压扣同时,将头端返回再做一次压扣穿插,并抽紧,那就完成一自锁结(a2),为新结器。

二是两头端左右手同时完成一次压扣,即在(a1)再行一次压扣,如(b1)为旧结器。其包括多次压扣,但抽紧变得困难,适于一次绑扎。若将仅单次压扣的两端向上并保持原交叠次序(b2)或与原交叠次序相反(b3)地交叉后,拧绞压扣一次,再抽紧形成自锁的新结器,分别与图3中(k3)和(k4)一致。

从旧器的特征和工具功能的必须性上看,绳、编、结三者为同时出现,即

t旧纺器≈t旧结器≈t旧编器

(4)

虽然旧结器的制作难于草束、细条的旧纺器,但两者的原料一致,更重要的两者须共存才能发挥绑扎的作用,只是细条可能先被获取,故排序在前。旧编器的材料是偏粗硬的细条或枝杆,虽获取容易、需求强,但摆放成格栅有难度、需想象,故放在后。此处排序,仅表示制作的难度和智慧高低的极微小差别。

从旧器演化为新器的快慢v,需根据各自制作的难易性、复杂性、易想象性和需求度来综合确定。依据以上表述和常理,可得:

v结旧→新≥v编旧→新≫v纺旧→新

(5)

显然,演化速率v越大,新器出现越早,即距今时间t越久。由此可得:

t新结器≥t新编器>t新纺器(捻绳)

(6)

5 依据原始功能的必需性确立结出现的独立性

5.1 固定绳端与绑扎维系功能的独立

结的作用是对柔软条状体头端的固定,即自锁结构,而绑扎维系功能是由绳来连接完成。也就是说结与绳的作用不同,绳是绑扎要固定的物体;结是固定头端,二者为不同功能的工具。并且,绳若想发挥作用必须依赖结的固定握持作用。

5.2 成圈锁结固定与反复交叠固定的区别

成圈扭绞与反复交叠都产生固定作用,但存在本质不同。成圈扭绞既可将他物结合固定,又可将其本身固定,即通过成圈绑定他物和再成圈扭绞锁定自身。而反复交叠仅固定材料本身,形成编物,本质上无自锁功能,仅为多点摩擦。

5.3 不用绳或编同样可成结之结的独立性

绳和编都可以形成结,但是结的出现与绳、编无关。虽然现在打结用的是线绳,但没有线绳,仍可以用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草茎、藤条完成打结。而线绳只是在长度和柔软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当然编亦能成结,但是更复杂的结,不具实用价值,故早已演化成装饰结。

5.4 依据史实痕迹可证明绳与结并存

距今约10万年的许家窑遗址发现了上千件石球和动物骸骨[15],王欢[9]已对许家窑石球必然使用绳的投石索进行了详细论证。此外有更早的遗址也有出土石球,但因数量不及许家窑遗址多,并未受到重视。

距今12万~10万年的山西省襄汾县的丁村遗址发现有大量的石球,石球是有意打制的,且石球上的疤痕与锤砸使用造成的疤痕不一致,因此丁村石球也被认为是作为投掷武器使用[16],即作为投石索使用,意味着必然存在结。此外,距今约60万年的山西匼河遗址的3件石球,其中典型的一件石球为黑色石英岩,轮廓呈四方形的球状,直径为8.5~9.5 cm,重1.035 kg,表面有撞击痕迹,见图5(a)[17]。更早的,约距今115万年的陕西蓝田县公王岭蓝田人遗址附近稠水河沟地点出土的一石球,重490 g,整体略成球形[18],见图5(b)。这两处遗址出土的石球均与丁村遗址石球形制相似、疤痕分布类似,为有意打制。所以据此推论,此两处遗址的石球也可能是狩猎用的投石索具。也就是说,石球存在意味着投石索的使用。且不论是使用的旧纺器(动物的肠、皮条、皮绳[19],或是藤条[20]),还是新纺器(绳),因头端固定必然存在,所以此时新结器一定存在。

图5 石球Fig.5 Spheroids

6 结出现的独立性及绳对结的依赖性

6.1 结与绳的结构和成形方式的不同决定其独立出现

新结器的典型结构特征是成圈回路和自锁,是对原料进行弯曲穿插和扭绞压扣来完成的。绳的制作是对原料打结、编或搓捻,其中搓捻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目的是增加原料的长度和强度,是对原料的一种复合。

新纺器中结接绳与新结器有交叠,这说明新纺器的出现依赖于结,也就是新结器的出现应早于或等于新纺器的结接绳,而远早于搓捻绳。

6.2 结与编的结构和成形方式的不同决定其独立出现

“结”和“编”的结构不同,结是细条体圈套纠缠的结构,而编是投影为直线的细条所形成的起伏交叉结构。二者的成形方式也不同,结是用一根(一束)或两根(两束)柔软的细长条状物体通过弯曲穿插形成的,编是用大于等于3根相对较硬的细长条状物体通过上下交叠或加入扭绞形成。

作为旧器,二者的结构和成形方式功能均不同;作为新器,编是依赖结固定的起伏,也就是新结器应等于或稍早于新编器的出现。所以不论作为旧器还是作为新器,结的出现都不依赖于编,是独立于编的。

6.3 结的复杂化对绳和编的要求

6.3.1 对绳长度的需求

打结对绳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由于手指的粗细和灵活度,太短的绳不易打结,并且随着结复杂程度的增加,需要的绳也越来越长。最典型的是网和针织物,网的构成是绳不断的环绕打结,显然太短的天然细条无法满足。纬编针织物是用织针将一根纱线构成线圈,再把后面的线圈与前一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太短的纱线同样不成布而无效。

6.3.2 对编的复杂构造的需求

结的种类众多,但大部分结只需要绳进行简单的弯曲穿插压扣,对编的复杂构造有需求的最典型的是中国结,但也只有较少部分有编的特征,其本质上仍然是“结”的自锁特征。

6.4 绳的应用离不开结或编

在日常生活中,绳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要利用绳几乎都离不开对头端的固定,即对结的应用;或者需要对绳进行一定的编织,制成编物,即对编结构的应用。也就是说,虽然绳的用途广泛,但只有“绳”本身,而没有“结”(作为工具,如绳缆、网具等)或“编”(作为服用和家用,如纺织品、装饰结等)是无法起效的,它必须要手的握持来实现其作用,那就折回到旧石器之初了。

7 结 论

通过对绳、编、结的原料、功能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可知,作为旧器,三者的功能和结构不同,所以其出现应是相互独立的。在时间上,三者都有被使用的需求,且难易程度相当,故三者出现期为同期。作为新器,结接绳和绑结固定的结与编有交叉,这说明新结器出现的时间应早于或等于新纺器和新编器。而新结器早于起伏交叉固定的编,更早于搓捻绳。而片状体的固定增强的合并使编与绳有了结合,即新编器早于新纺器的绳。这一点依据三者由旧器到新器的进化速率同样可知,新编器应早于捻绳。

绳若要发挥作用,则须依赖结或编,而结的进化对绳的长度有要求。结越复杂需要的绳也就越长,而对编的复杂结构要求不大。

[1]李立新.中国结的历史演变[J].纺织学报,2007,28(11):115-118. LI Lixin. Evolution of Chinese knot[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7,28(11):115-118.

[2]薛艳.编织写出的视觉新形式:谈现代纤维艺术[J].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7(4):56-57. XUE Yan. A new visual form of braiding: on modern fiber art[J]. Northern Art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1997(4):56-57.

[3]于伟东,郭乙姝,周胜.论“结”的工具起源说[J].丝绸,2016,53(8):79-86. YU Weidong, GUO Yishu, ZHOU Sheng. On the origin of “Knot” as a tool[J]. Journal of Silk,2016,53(8):79-86.

[4]张明雯.科学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102-104. ZHANG Mingwen. Whig and anti-whig interpretation on history of science[J].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2004,20(11):102-104.

[5]邵晨霞,单文霞.中国古代编结的社会功能探析[J].艺术百家,2011(7):46-48. SHAO Chenxia, SHAN Wenxia. Social fun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knitting[J]. 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11(7):46-48.

[6]李柳.“中国结”的渊源[J].艺海,2011(8):167-168. LI Liu. Origin of “Chinese knot” [J]. Art,2011(8):167-168.

[7]武文,邓咏梅.中国传统装饰结编结符号系统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13(3):229-232. WU Wen, DENG Yongmei. A study on symbo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rnamental knot[J]. Journal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13(3):229-232.

[8]陶园.基于痕迹考古方法的纺织材料起源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5:42-44,49,66. TAO Yuan. Study on the Origin of Textil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race-Archaeology[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2015:42-44,49,66.

[9]王欢.论纺物的起源及其与石器的同步文明[D].上海:东华大学,2016:38-39,55-56. WANG Huan. On the Origin of Twisting-formed Matter and Its Synchronous Civilization with Stone Implement [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2016:38-39,55-56.

[10]赵丰.织物的类型及其组织元[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6,22(5):27-32. ZHAO Feng. Classification of fabrics and texture units[J].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1996,22(5):27-32.

[11]赵丰.中国古代的手编织物[J].丝绸,1990(8):25-27. ZHAO Feng. Hand-braided fabrics in ancient China[J]. Journal of Silk,1990(8):25-27.

[12]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5. CHEN Weiji. History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1984:15.

[13]马金燕.中国早期手工编织的发展源流和技术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0:12-15. MA Jinyan. The Evolution of Hand Braiding and Technique Analysis from Prehistory to Han Dynasty in China[D]. Qingdao: Qingdao University,2010:12-15.

[14]郝鸿江,于伟东.杭罗织物及组织的出现与演变[J].丝绸,2015,52(5):59-65. HAO Hongjiang, YU Weidong.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Hangzhou leno and its structure[J]. Journal of Silk,2015,52(5):59-65.

[15]贾兰坡,卫奇,李超荣.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报告[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9,17(4):277-293. JIA Lanpo, WEI Qi, LI Chaorong.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hsuchiayao man site in 1976[J]. Vertebrata Palasiatica,1979,17(4):277-293.

[16]裴文中.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02-103. PEI Wenzhong.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Old Stone Age Sites in Dingcun, Xiangfen, Shanxi[M]. Beijing: Science Press,1958:102-103.

[1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匼河:山西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32.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HE: Early Cultural Sites of Old Stone Age in Southwest Shanxi[M]. Beijing: Science Press,1962:32.

[18]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J].考古学报,1973(2):1-12. DAI Erjian, XU Chunhua. New finds of palaeoliths from Lantian[J]. 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1973(2):1-12.

[19]李强,杨小明.中国原始纺织技术起源新考[J].纺织科技进展,2010(2):13-16. LI Qiang, YANG Xiaoming. Study on primitive textile technologies in China[J]. Progress 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10(2):13-16.

[20]陈明远,金岷彬.木石复合兵器:投石索、投石器、投石机[J].社会科学论坛,2014(3):32-42. CHEN Mingyuan, JIN Minbin. Weapon compounding of wood and stone: sling, bricole and trebuchet[J].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2014(3):32-42.

On parallel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knot, rope and braid

GUO Yishu, YU Weidong, WANG Huan, ZHOU Sheng

(a.College of Textiles; b.Key Laboratory of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In modern times, knot is closely related to rope and braid, but different viewpoints are held on the history relationship among knot, rope and braiding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mainstream and traditional viewpoints agree that “rope before knot; braiding before knot” for the reason that knots are made with rope by braiding. About this, we proved the independence of rope, knot and braid in respect of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differences in materials, forming method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figured ou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and the complexity and speed of knot, rope and braid converting from old tools to new ones. On this ba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 knot emerged before braiding and entwisting. Although longer rope is needed to make a more complicated knot, it is the fact that rope can come into play when being braided or knotted.

knot; rope; braiding; forming methods; evolu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7.015

2016-11-03;

2017-05-31

郭乙姝(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纺织材料与技术。

于伟东,教授,wdyu@dhu.edu.cn。

TS935.53;K876.9

B

1001-7003(2017)07-0090-07 引用页码: 071303

猜你喜欢

头端纱线成形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水下作业工具快速换接装置对接容差性研究与仿真分析∗
针织与纱线
MFC2019首届汽车冷弯(滚压与拉弯)成形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CR1 500HF热成形钢开发及应用
超声监测辅助心电图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的价值
法兰轴零件的冷挤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