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 平稳过渡 决战决胜
——2017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录取规则意蕴解析

2017-07-31冯成火

中国考试 2017年4期
关键词:位次投档分段

冯成火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杭州 310012)

以生为本 平稳过渡 决战决胜
——2017年浙江省高校招生录取规则意蕴解析

冯成火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杭州 310012)

2014年9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从2017年开始,“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为此,2017年1月6日,浙江省正式发布《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对今后统一高考招生分类、计划公布方式、志愿设置、分段办法、投档规则和录取流程作出了具体规定,彰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扩大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选择权,平稳接轨高考综合改革愿景,为最终实现高考改革的决战决胜奠定了基础。

高考改革;录取方案;专业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位次排序

2014年9月,国务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政发[2014]37号),启动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两年多来,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省的改革试点平稳顺利推进,“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职业技能考试、高职提前招生和“一档多投”、新学考选考、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等先行先试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试点示范意义与作用显著。其中,仅以高校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为例,2016年有54所高校参加,报考人数达10万余人,实际录取7 000余名学生。特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的先后加盟,更是提升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品质,2016年这8所高水平大学在浙江省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模式录取新生1 253人,约占“三位一体”招生总体规模的18%。目前,以“三位一体”为特征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在区域上也有很大的发展,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及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借鉴浙江的实践经验,开展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试点,“三位一体”招生模式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7年1月6日,浙江省正式对外发布《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录取方案》),对统一高考的招生分类、计划公布、志愿设置、分段办法、投档规则、录取流程等作出具体规定,普通类平行录取分3段,每段80个专业志愿为上限,投档录取共分4轮,每轮依据考生分数位次排序和志愿顺序检索投档与录取等。同时,还对普通类提前录取和艺术、体育类招生录取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录取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本文拟对浙江省制定《录取方案》的依据、原则、基本过程、主要内容与政策导向等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解析,并就如何落实落细《录取方案》,实现高考综合改革特别是录取工作的平稳过渡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1 制订《录取方案》的依据、原则及过程

1.1 依据

《录取方案》是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的关键措施,是招生政策的集中体现,涉及千家万户,涉及考生切身利益,必须决战决胜。2014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关于统一高考招生明确规定:“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录取方案》是对上述规定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1.2 基本原则

在制订、修改和完善《录取方案》过程中,浙江省始终遵循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公正,这是招生录取工作的底线,而且,公平公正的规则必须建立在简明、刚性、可监管、可操作的基础上,决不能模棱两可,或存在可“发挥”的空间。二是以生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根本利益,特别是防止因规则不当导致高分学生的“落榜”。三是坚持平稳过渡,在体现改革精神的同时,尽可能保持与原办法的衔接,有利于考生、家长理解和接受,有利于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认可与支持。

1.3 制订过程

2014年综合改革方案公布以后,浙江省立即着手调研起草2017年招生录取具体办法,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数据模拟分析,于2015年上半年形成初稿。2016年又先后两次分赴全省11个地市进行专题讨论,听取来自全省所有高校、普通高中和部分中职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考机构相关负责人共约1 700人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浙江省多次向教育部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汇报和交流,认真听取指示与建议;积极与国家教育咨询委和考试指导委专家组进行交流和研讨,并与同为首批试点的上海进行多次交流和研讨;此外,浙江省还广泛征求了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听取录取环节的见解和高校对高考改革的利益诉求。

2 主要内容与价值取向

《录取方案》把统一高考招生分三类: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分为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艺术类分两批,第一批专业校考,第二批专业省统考;体育类一批录取。如图1所示。

图1

2.1 普通类平行录取

2.1.1 计划公布

鉴于招生院校不再分批次,相应原分批公布计划调整为不再分批公布计划,也就是以学校为单位,公布本专科各专业(类)招生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名称、专业(类)名称、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学历层次、招生计划、学费参考等。

此前浙江省曾把高校招生录取分为5个批次招生(录取),后虽有所合并,但仍分为一批(本)、二批(普通本科)和三批(专科)3批次,对高校作出区分,这种人为地给高校“贴标签”是不公正的。浙江省取消传统的分批次录取,就是要打破过去把高校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通过市场化机制或手段,使所有高校同台平等竞争,以此唤醒其忧患与危机意识,进而激发它们的创新发展能力,对接“两个一流”建设战略,助推高校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

2.1.2 分段办法

浙江省根据全部实考学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按20%、60%、90%分为三段,并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三个分段线在高考成绩揭晓时一次性公布。

实行分段录取,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改革初期确保能有序投档录取,使高分考生不至于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差太大,同时也可避免高水平大学专业间分差太大。分段比例主要参考原高考相应批次上线考生比例确定。第一段按20%确定,与往年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总体保持平稳,但又略有扩大。第二段比例与往年高考本科(二批)上线人数比例接近。第三段比例与浙江省现在的普高录取率比较接近。这样确定比例,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一是与原高考比例保持稳中略有扩大,相应段上考生人数比往年相应批次上线人数稳中有升,有利于较好地实现录取的平稳过渡。二是考生填报志愿更有针对性。如果比例过大,不仅考生定位容易发生偏差,也容易造成录取结果与考生期待之间的落差,成为不稳定因素。三是与高水平大学的预期比较吻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高水平大学普遍希望第一段与往年的一批线不要波动过大,对此应予高度重视。随着改革的推进,浙江省将考虑逐步取消分段。

2.1.3 志愿设置

《试点方案》中“专业+学校”的表述方式是为了更好强化“专业”的概念,其本质是“学校+专业”,即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完整的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最多不超过80个志愿。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平行录取志愿样表

在“3+3”的统一高考模式下,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对于科目的设置要求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专业,各高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目标,相互间的选考科目也各不相同。因此,从理论上讲,高考招生录取面临着1 400所高校、2.37万个专业(类)如何与20多万考生、35种科目组合的匹配问题,这两组个性化的对接只能通过专业这个“链接”来实现。调查显示,约有65%以上的普通高校在读学生希望调整专业,说明他们对专业学习满意度较低。在每年申请退学的数百名学生中,录取时专业“被调剂”为首要原因,若实施专业平行志愿,可有效破解这一困局,通过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实现“录其所愿”,从而提升他们对专业的忠诚度。这也有利于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办出专业特色,纠正和改善当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同质化现象,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何况以专业为志愿单位进行招生录取,是现行国际高等教育的普适性规则。

将志愿上限数规定为80个的主要考虑在于:一是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普遍认为,从平稳推进高考改革考虑,志愿数宜多不宜少。二是确保考生选择机会与原来基本相当。2017年全国在浙江省招生的院校为1 400所,合计2.37万个专业(类),平均每所院校约为16个专业(类)。按原先高考5个院校平行志愿计,志愿数大致就是80个左右。这既能满足注重学校的考生的需要,又可满足看重专业的考生的需要,有利于新老办法的衔接与过渡。当然,是否需要填满80个志愿,完全由考生自己把握。

2.1.4 录取流程

从上述可知,三轮或四轮投档更多的是为体现高分优先选择的理念。如果第一段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没有录取,可以与第二段考生一起继续参加第二段志愿填报。以此循环类推。

2.1.5 投档办法

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高低排列,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时,依据考生位次前后顺序投档,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档;位次仍相同的考生,则依据考生的志愿顺序投档,专业志愿顺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档;若位次与专业志愿顺序均相同的,则相关考生全部予以投档。

考生的位次先按考生总分排定,高分者位次居前。考生总分相同时,逐一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逐科)排序,上述全部相同者则视为同位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实际上已无传统意义上的名次。提供考生位次是为考生提供大致的位置参考,便于填报志愿。考虑到改革后已取消文理分科,语文、数学是考生必备的素养基础,因此在位次规则中规定先考虑语文、数学成绩,然后再考虑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

2.2 普通类提前录取

2.2.1 志愿设置

对于军事、公安、定向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有政审、面试等特殊要求的学校、专业(类)继续实行提前录取。提前录取专业不再分批,实行一次性填报志愿、分段录取。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其中,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均须符合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同时,提前录取不再设院校服从志愿。

产品结构管理是通过物料清单,把产品的所有工程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实现对产品数据的有效组织、控制和管理,为各阶段,各部门和各类技术及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2.2.2 录取规则

在录取过程中,先根据普通类专业的分段线,分段提供政审面试名单、分段投档录取。每一段录取时,根据志愿优先原则,按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录取。即在填报志愿时,所有符合条件的各段考生一并填报志愿。分段提供政审面试名单。录取投档工作分段组织,先录取第一段考生,未完成计划再录取第二段考生,以此类推。每一段录取时,遵循志愿优先原则,按考生的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录取,录取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浙江省地方所属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纳入提前录取同时进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继续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完成录取。高校自主选拔、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地方专项计划在提前录取的最后一天进行,其最低文化要求原则上不得低于浙江省第一段分数线。

2.3 艺术类

2.3.1 分类及志愿设置

从2017年起,艺术类分为美术、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主持、编导、摄制等8小类,不同类别不能兼报兼录。艺术类招生计划独立编制、公布。专业校考和专业省统考的办法、统考综合分成绩合成与原来的高考办法不变。校考专业考生成绩合成办法由学校自主确定。

2.3.2 录取规则

录取分为两批进行。艺术第一批(以专业校考为主)继续实行传统志愿。设院校志愿2个,每个院校志愿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录取办法仍与原高考办法相同,由学校根据本校相关招生章程规定的条件和录取办法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投档录取。除报考教育部规定可自主划线的院校外,其他考生文化成绩(高考总分)须不低于浙江省普通类第二段线的65%。

艺术第二批(专业省统考)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由原高考第二批和第三批合并。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这个志愿数兼顾了考生机会和志愿填报需要。按照考生综合分成绩分为两段,分别按各类别实考人数的60%、90%确定,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考生的位次按综合分成绩分类别确定,综合分成绩相同时,优先考虑专业科成绩,专业科成绩仍相同时,再按普通类的规则对文化成绩次序进行排位。

2.4 体育类

体育类专业计划单独编制、公布。术科继续实行全省统考,按术科成绩和文化成绩各占50%合成综合分。原高考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为一批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按照考生体育综合分成绩分为两段,按体育类实考人数的60%、90%确定,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考生位次按综合分成绩分类别确定,综合分成绩相同时,优先考虑术科成绩,仍相同时,再按普通类的规则对文化成绩进行排位。体育特招生安排在该批提前录取。

3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3.1 《录取方案》的平稳落地

高考改革是当下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使《录取方案》既能平稳有序落地,又能为社会广泛理解和接受,防止出现媒体不当炒作而引发舆情事件,浙江省采取了以下策略措施。

3.1.1 系统内部系列培训

在《录取方案》正式发布前,先在教育系统内部组织进行一系列的培训。第一,由分管省长召集浙江省分管市长会议,研究和落实高考改革及《录取方案》相关事宜。第二,召开浙江省教育局长和分管局长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长、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和省教育考试院长进行专题培训。第三,召开浙江省高校分管校长和招办主任培训会议。第四,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召开全省招办主任培训会议。第五,由各市召集全体普通高中校长会议进行培训。

3.1.2 面向媒体培训和发布

一是对浙江省各大媒体主要负责人进行内部培训和说明,明确工作纪律和宣传口径。二是组织召开专门的新闻通气会,发布《录取方案》和新闻通稿,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回答记者的各种提问。三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解读《录取方案》,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新录取规则的主要内容和设计理念。

3.1.3 实行全省巡回宣讲与互动

在《录取方案》正式发布后,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分赴11个设区市进行全面宣传与解读。浙江省所有中学毕业班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分管校长及当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全覆盖接受培训,通过现场互动进行答疑解惑。据统计,每个市参加培训会的均达到700~900人,培训人数上万人。

3.1.4 落实分层逐级培训制度

制作统一的PPT培训,专门书面解读材料,百问百答等,并下发给各市、县和所有中学,通过中学培训到每位教师、学生和家长,让全社会周知高考改革的录取新规则。

3.1.5 面向全国高校宣讲与研讨

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全国各高校有关高考改革和录取规则的交流和研讨,先后借用南京、清华大学、上海和济南等地相关会议,与全国部分高校进行沟通和交流。2017年1月11日,在杭州召开了100多所高水平大学参加的《录取方案》专题研讨会。

3.2 招生录取参考信息材料的选编

数据与信息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依据。浙江省是从2007年开始实行学校平行志愿的,近10年来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志愿填报策略方法,每位考生基本都找到自己比较精准的定位,但是由院校平行志愿改为专业平行志愿,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如何从往年的招生录取数据信息中,筛选出参考材料,指导和帮助考生的志愿填报,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焦虑情绪,是考试招生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有助于全体考生和家长的定位与分析,2017年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将为他们提供以下参考资料:一是全体考生的总分一分一段表,二是分别提供7门选考科目的考生的总分一分一段表,三是所有招生高校前3年的投档线,四是每所高校每个专业前3年的平均录取分、最低录取分和相应名次。所有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实现网站链接。

目前,2014—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档及专业录取情况选编已全部提供到考生手中。

3.3 专业志愿填报的策略与技巧

向社会传播专业平行志愿填报策略技巧,是缓解人们对高考改革焦虑情绪的有效途径。2017年是高考改革落地的第一年,尽管大家对如何填报志愿都没有经验可言,但我们认为,志愿填报与原来某些思路还是相通的。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根据本人位次和选考科目一分一段表、各校往年投档线等资料,选择不同梯次的学校。由于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各段考生所处位置与原相应批次相近,选择范围可以有效缩小框定。所谓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梯次依然可以考虑。其次,筛选不同梯次的专业。根据相关专业往年录取情况筛选出拟报考的不同梯次的专业。从选定的院校中,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是估计录取可能性不大的专业删除。再从其他院校中,选择若干本人希望报考、录取可能性也较大的专业,补足80个志愿。最后,根据本人意愿排序,正式确定志愿。当然,上述三个步骤需要有个反复比较和循环推敲的过程。

考生除了查阅招生计划和相关参考资料外,在正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特别重视院校的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

3.4 计划系统查询与检索功能的开发与优化

实行高校不分批次、计划不分批次,考生分段填报志愿、分段投档录取,意味着过去以纸质形式分批编制和公布计划已难以满足新的招生录取模式。当第一轮录取完成后,剩余计划只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重新公布,由于计划量庞大,考生的需求又十分个性化,所以计划系统必须要有强大的查询和检索能力,满足考生短时间内对计划关于学校、专业、地区、科目、余量等多维检索的需要,否则考生和家长势必会一头雾水,专业志愿填报会无从下手。因此,开发和建立良好的计划查询与检索功能系统,是保证后几轮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的关键所在。当然,计划的查询与检索功能有一个逐步优化和完善的过程。

3.5 仿真模拟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为让考生、家长和学校尽快适应新的录取办法和流程,浙江省组织开展了模拟演练活动。模拟演练的专业计划由各高校自主模拟申报,考生可在网上进行查询。按模拟工作计划日程,近1 200所高校、20多万模拟计划于2017年1月15日在网上向学生公布,模拟一段线上的学生于1月19日和20日完成网上志愿填报,模拟投档录取于2月14日正式开始。

在学生模拟演练成绩中,选考科目、外语、美术统考由省教育考试院系统自动采集,语文和数学采用已在2016年11月17日实施的模拟考成绩。其他个别未取得成绩的考试科目,比如体育术科、音乐省统考等,可由考生自行预估填报。申请政策加分的,也由学生自行预估加分值。省教育考试院将由系统按演练成绩生成位次号。这次模拟演练范围包括普通类平行录取、艺术第二批、体育类,实行传统志愿的普通类提前录取、艺术第一批等不参加演练。模拟演练的录取结果等信息查询,将通过系统提供,由考生本人登录查询,但一概不作统一公布。

模拟演练的目的只是为考生提供一次熟悉新办法的演练,无论招生计划还是考生成绩,与真实志愿填报和录取都有不同,不能将模拟演练作为以后真实填报志愿与录取的依据。

应该指出的是,“一省一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行动,代表了国家意志,并不仅仅是浙江省或上海市的地方行为,改革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试点只许成功,不能有丝毫闪失。因此,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感性,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像护航G20一样护航高考综合改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1]浙江省人民政府.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EB/OL].(2014-09-09)[2014-09-19].http://www.zjzs.net/app/por⁃tal/article.html?articleDomain.id=96755&categoryDomain.id=226.

[2]浙江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方案[EB/OL].(2017-01-03)[2017-01-06].http://www.zjzs.net/app/portal/article.html?articleDomain.id=107597&categoryDoma in.oid=226.

Zhejiang’s College Admission Reform for 2017: A Student-Oriented and Smooth Transition

FENG Chenghuo
(Zhejiang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Hangzhou 310012,China)

The Zhejiang People’s Government launched a“pilot program”to deepen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on September 19,2014,making it clear that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17 there would be no admission batches,and that students could make applications to several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On January 6,2017,Zhejiang Province officially released the“2017 College Admissions Scheme”,which highlights the idea of student-orientedness,expands the students’choice of college majors,smoothly integrates with the vis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cisive victor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The rules and considerations of the“Admission Scheme”provide a guiding reference for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Admission Scheme;Parallel College Applications;Submission of Students’Academic Records;Score Ranking

G405

A

1005-8427(2017)04-0018-7

10.19360/j.cnki.11-3303/g4.2017.04.004

(责任编辑:周黎明)

冯成火(1963—),男,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位次投档分段
2022国人年度感受关键词
山西省普通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解读
黑龙江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平行志愿填报,关键把握梯度
分段计算时间
分段函数“面面观”
浅谈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之位次法
“列”义释疑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看中国社会位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