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区万寿路社区0~3岁婴幼儿肥胖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7-07-31李晓华赵慧牛晓兰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副食海淀区婴幼儿

李晓华 赵慧 牛晓兰

海淀区万寿路社区0~3岁婴幼儿肥胖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李晓华 赵慧 牛晓兰

目的 分析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婴幼儿肥胖发生情况,探讨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早期干预肥胖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01—2016-12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系统管理的0~3岁婴幼儿体检资料,包括婴幼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副食添加时间及家族史等内容。结果 共计婴幼儿10 780例,男5 675例,女5 105例。肥胖检出人数为786人,肥胖发病率7.29%,男、女童肥胖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7 1,P=0.641 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肥胖家族史(RR1.49,95%CI1.03~2.49,P=0.012)、喂养方式(RR13.78,95%CI1.11~25.88,P=0.044)及副食添加时间(RR1.21,95%CI1.03~1.41,P=0.017)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婴幼儿肥胖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样,主要与遗传、喂养方式及副食添加时间等相关,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干预。

婴幼儿;肥胖;危险因素;干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模式的变化,婴幼儿肥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婴幼儿肥胖已成为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若不及早预防,常演变为成人肥胖,导致更多更严重的疾病[1]。因此,早期预防婴幼儿肥胖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解婴幼儿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于2009-01—2016-12对我院门诊系统管理的辖区内0~3岁婴幼儿进行肥胖检出率的调查,并对导致婴幼儿肥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09-01—2016-12在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3岁婴幼儿,共计10 780例,其中男5 675例,女5 105例。

1.2 测定方法及评价标准 由儿童保健医师测量儿童及其父母身高、体质量。体质量超过婴幼儿自身标准体质量值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婴幼儿父母的肥胖标准根据体重指数(BMI)判断,超过26即为肥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婴幼儿肥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婴幼儿肥胖发生情况 本组资料婴幼儿共10 780例,检出肥胖786例,检出率7.29%。其中男童5 675例,检出肥胖407例,检出率7.17%,女童5 105例,检出肥胖379例,检出率7.42%,经χ2检验,男女童肥胖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7 1,P=0.641 3,表1)。

表1 10 780例婴幼儿肥胖发病情况[n(%)]

2.2 婴幼儿肥胖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方法(表2)。结果发现,肥胖家族史(RR1.49,95%CI1.03~2.49P=0.012)、喂养方式(RR13.78,95%CI1.11~25.88,P=0.044)及副食添加时间(RR1.21,95%CI1.03~1.41,P=0.017)与婴幼儿肥胖密切相关,是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与婴幼儿出生体质量(RR12.37,95%CI0.35~43.07,P=0.166)和婴幼儿父母文化程度(RR 0.27,95%CI0.01~6.01,P=0.409)无关(表3)。

表2 各项影响因素的赋值情况

表3 婴幼儿肥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生长发育是反映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儿童体格发育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尤以肥胖现象突出。肥胖症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和行为异常为特征,以全身脂肪普遍过度堆积为表现的慢性疾病。鉴于儿童肥胖症在世界范围内呈迅猛增长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将肥胖宣布为一种疾病,以期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专家预计,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辖区内0~3岁婴幼儿的肥胖率为7.29%,高于文献报道[3];其中男童肥胖率7.17%,女童7.42%,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还发现,婴幼儿肥胖主要与肥胖家族史、喂养方式及副食添加时间有关,而与婴幼儿父母文化程度、出生时体质量无关[4]。这就要求儿童保健工作者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婴幼儿喂养的指导,大力普及母乳喂养,掌握正确的副食添加时间,避免过早、过多添加副食。同时要求父母注意自己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及行为方式。加强体育锻炼,调整膳食结构,合理营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减少婴幼儿肥胖的发生[5-9]。

其次设立肥胖专科门诊和治疗中心,给予肥胖婴幼儿以膳食、运动、行为和心理等干预;建立肥胖儿个案管理专册,根据每例肥胖儿具体情况制订管理、矫治方案。对外来民工儿童发放健康电子监测卡以便取得信息和随访资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10-11]。

总之,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婴幼儿肥胖的防治和干预措施。

[1]郭锡熔,史春梅.儿童肥胖病的诊断、病因及预防等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676-679.

[2]刘彦琦,赵卫平,孙艳宏.呼和浩特地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4):385-387.

[3]车玲,侯彬兰,陈磊,等.郴州市9 521例0~3岁婴幼儿肥胖率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88-194.

[4]郑东旖,刘兆秋,张继翠,等.婴幼儿肥胖社区管理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4037-4038.

[5]陈丽,朱永海,胡飞侠.海曙区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现状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5):518-519.

[6]徐宏平.蚌埠市东风、群力社区3岁以下婴幼儿单纯性肥胖调查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02-103.

[7]王佩英,金海菊,胡颖敏,等.景宁畬族自治县0~2岁婴幼儿肥胖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2):189-190.

[8]吴奇,卢雪珍.广州市海珠区0~2岁婴儿肥胖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88-90.

[9]戴家振,洪琴.早期喂养方式对2岁以下婴儿肥胖影响的纵向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6):502-504.

[10]何杏燕,区素梅,陈维,等.婴幼儿肥胖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相关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8):111-113.

[11]陈兰,杨玉萍.古美社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和超重的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134-3135.

2017-02-24)

1005-619X(2017)05-0551-03

10.13517/j.cnki.ccm.2017.05.04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副食海淀区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的梦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