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

2017-07-31周宏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系统性心衰家属

周宏丽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

周宏丽

目的 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在某院于2015-03—2016-08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系统性护理干预;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段,一般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支气管肺炎[1]。肺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系统症状,伴随肺部体征,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累及其他器官,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2-3]。肺炎患儿一旦诱发心衰,那么病情危重,进展快,必须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改善预后。我院对65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抢救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我院2015-03—2016-08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符合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中途退出的患儿,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符合标准的130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65例,男患儿39例,女患儿26例;年龄1~6岁,平均(3.48±0.45)岁;病程2~6 d,平均(4.02±0.21)d。观察组患儿65例,男患儿36例,女患儿29例;年龄1~7岁,平均(3.65±0.51)岁;病程2~7 d,平均(4.11±0.23)d。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卧床休息、抗感染、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活性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生活指导、病情监测、并发症处理等。

观察组患儿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4-5]:①呼吸道护理干预。患儿的肺部通气量低,心脏需氧量增加,因此对呼吸道的通畅要求较高。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肺炎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等制定呼吸道护理干预措施,确保呼吸道的通畅,主要措施为:定时给患儿更换体位,在卧位时将头肩部抬高约30°~60°,促进肺部气体的交换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保持病房空气的清新,每日进行病房消毒灭菌处理,并定时开窗通风,促进气体流通。对于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儿吸氧治疗,对于缺氧严重的患儿给予面罩吸氧,吸氧的浓度在50%~60%之间。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儿,给予吸痰处理,吸痰结束后用盐水棉球进行口腔的擦拭,预防口腔溃疡并发症。②控制药量以及液体量。护理人员遵医嘱给患儿使用相关药物治疗,静脉给药时,首选前额部的静脉,预防针头的脱落和药液渗漏发生。在给药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若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现象立即通知医生查明原因并处理。严格控制滴速,一般控制在6~10滴/min,对于有条件的可使用输液泵。③发热的护理。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以及热型变化,每1~2 h测量一次体温,并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使用厚度适中的衣被,促进机体散热。对于使用退热剂的患儿,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衣物,并用温水擦浴,确保皮肤的清洁干燥,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红臀等并发症发生。④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针对患儿:患病后出现身体的不适,会经常哭闹,从而影响到治疗、护理的顺利开展。因此,床旁护士每天耐心的与患儿交流沟通,用肢体抚摸安慰患儿,通过给患儿读童话书、讲故事、做游戏等取得信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从而促使患儿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家属:多数患儿家属存在担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耐心给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提高家属的认知水平,并手把手的教导家属如何照护患儿,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⑤排便护理。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在住院期间的进食少,可能出现排便障碍,或是因心衰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便秘、腹泻等并发症。因此监测患儿的排便情况,若出现便秘症状,则给予开塞露通便,反复告知患儿不得用力排便;腹泻时,通知医生采取药物治疗外,在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以及会阴部,保持干燥清洁,预防肛周皮肤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48 h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于患儿出院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由患儿家属填写,分成2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5分计分法,1分为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统计处理全部数据,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与(±s)表示,分别采用χ2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表1) 在护理前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护理48 h,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s)

组别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肝肋下增大程度(cm)护理前 护理48 h 护理前 护理48 h 护理前 护理48 h观察组(n=65) 184.0±45.3 126.2±23.1 80.2±12.1 42.9±8.6 2.56±0.43 1.12±0.06对照组(n=65) 181.8±42.3 146.9±28.5 79.6±11.2 58.6±9.5 2.50±0.41 1.65±0.10 t值 0.286 4.549 0.293 9.878 0.814 36.64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表2)观察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音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更短,P<0.05。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

组别 憋喘缓解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肺音消失时间观察组(n=65)3.28±0.45 3.42±0.46 5.87±0.76对照组(n=65)4.59±0.65 5.12±0.64 8.34±1.21 t值 13.359 17.390 13.937 P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20±1.32)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9.5)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1.25±1.87)d、(87.4±8.5)分,经对比,P<0.05。

3 讨论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起病急,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进而导致合并症的发生,常见的合并症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对患儿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胁[6-7]。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

与过去传统的被动护理服务相比,新时期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实现对生理的护理,同时还要进行心理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8]。系统性护理干预是一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理念的护理模式,其强调护理措施的无缝隙性,在护理服务中,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保证各个护理措施的衔接性以及对患儿治疗全过程各个方面的护理干预,这对于患儿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9-11]。我院对肺炎合并心衰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通过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控制药量以及液体量、心理护理、排便护理将护理措施落实到患儿治疗的全过程中,实现对患儿及家属的身心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48 h的生命体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关文敏,孙榕.浅谈小儿肺炎及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94-195.

[2]曹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95-96.

[3]王自杰,刘平.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79-380.

[4]黄欣昱.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82-484.

[5]周芳平,吴雪玉,王宝娥,等.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早期整体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118-120.

[6]冯婕.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5):2106-2107.

[7]林兰芳,李柳婵,袁俭勤.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12(34):3205-3206.

[8]吴小健.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1520-1521.

[9]钱琴芬.全面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20-21.

[10]焦泉钧.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伴心衰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03-104.

[11]丁颖,方秀春,丁燕婷.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14):98-99.

2017-01-11)

1005-619X(2017)05-0539-03

10.13517/j.cnki.ccm.2017.05.040

122500 辽宁省凌源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系统性心衰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