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健康体检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7-07-31耿素亚李国锋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检验科标本医学

耿素亚 李国锋

职业健康体检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耿素亚 李国锋

目的 降低标本误差发生率,提高血液检测结质量。方法 对某科2014-01—2016-12出现的107例误差血液标本,由某科质控小组成员参照血液标本质量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质量检查,确定为误差标本后,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原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为采集因素占28.1%,送检因素占44.0%,检测因素占16.8%,患者自身因素11.1%;送检因素造成的误差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因素。结论 标本采集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送检过程是引发标本误差的重要环节,标本采集前患者进食或者剧烈运动,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职业健康;血液标本;误差分析

我院每年职业健康体检人数在58 000~65 000人之间,两组体检队伍,每组每天体检量平均在160人,血液检验是职业健康体检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我科血液检测结果的质量,降低误差发生率,通过对近3年血液误差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4-01—2016-12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107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41例,检验项目血液常规检查34例,生化检查42例,免疫项目31例。

1.2 标本采集方法 所有血液标本均由检验科护士采集,静脉采血法使用真空式静脉采血,患者坐位,取肘正中静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按照检查项目分别注入不同类型的抗凝试管中,贴好标签,及时送检。

1.3 分析评价方法 由我科质控小组成员参照血液标本质量标准对所有标本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标本进行反复查验,对相应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包括血液标本采集方式、时间、过程、采集部位以及标本存放时间,患者情况,确定为误差标本后,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相关原因,进行必要改进。

2 结果

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为采集因素占28.1%,送检因素占44.0%,检测因素占16.8%,患者自身因素11.1%;送检因素造成的误差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因素(表1)。

表1 标本误差出现因素

3 讨论

血液检测是职业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从标本采集、存放、运送、检验前处理、及时检测等环节加强整体过程质量控制,减少标本误差发生是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前提[1]。

标本采集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部分标本量达不到检验要求,原因有抽血护士忽视标本量的要求,留取过程中血液流出不畅等[2]。我们通过加强抽血护士业务培训,让其熟悉掌握各种检测项目的采血量、抗凝剂的类型,改进止血带使用方法等措施加以避免[3]。

我们通过误差原因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送检因素造成的误差比例最高,提示送检过程是引发标本误差的重要环节[4]。多数患者因为空腹急于抽取标本后可以进餐造成待检人员过多,抽血护士较少,护士忙于抽血,导致送检延误;或者送检人员未对标本重视,送检途中出现标本的剧烈震荡[5]。根据原因,我们一是请组织人员将待检人员分流至超声科、放射科和心电图等其他科室;二是根据情况增加抽血人员;三是检验人员主动收取标本,平稳转送,及时检测。

检测因素中未及时检测的原因主要与检验标本量大,导致检测不工作及时,检测人员未对标本妥善存放[6],造成溶血。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提高相关人员责任心,标本送至检验科后,及时分类检测,明确相关标本的储存时间及条件[7],避免延误检验时间或出现失误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

标本采集前患者进食或者剧烈运动,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8],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与我们的宣教不到位有关,我们在体检通知单中用粗体字标明需要禁食时间和禁止剧烈活动,给患者交代采血前的饮食注意事项及采血的最佳时间[9],以减少这类误差的出现。

总之,在标本的采集、送检及保存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误差标本[10],我们需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降低标本误差率,控制血液标本的质量来提高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李伟良,邹燕,郑春苏,等.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1):1476.

[2]李丽,赵曦,刘艳丽.真空采血法在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43.

[3]马青松,张云芬.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4):2113-2114.

[4]苑瑞琴.29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输液与检查,2012,5(2):175-176.

[5]朱晶,赵瀛,王蓓丽,等.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2014,29(3):288-292.

[6]刘俊玲,秦凤.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92-494.

[7]吴玉婷.不同时段临床标本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37-739.

[8]陈秀兰,邱方成.血液标本采集和运送对分析前整理控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50-852.

[9]李祖新.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832-833.

[10]谢平仙,张建明.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265-1267.

2017-03-08)

1005-619X(2017)05-0544-02

10.13517/j.cnki.ccm.2017.05.043

467099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检验科标本医学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医学的进步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