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索洛尔、螺内酯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2017-07-31李武昌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湿性比索依那普利

李武昌

比索洛尔、螺内酯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李武昌

目的 探究比索洛尔、螺内酯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VD)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09—2016-09收治的96例RVD并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螺内酯、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之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与6 min行走距离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命体征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分级及6 min行走距离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RVD并发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螺内酯、比索洛尔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稳定其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螺内酯;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依那普利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VD)为心内科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可累及机体二、三尖瓣,而且可对主动脉瓣中一个或多个瓣膜产生较大危害性[1]。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属于RVD晚期一种并发症,而常规利尿药、强心药治疗RVD并发慢性心衰临床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有效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2]。为明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与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我院针对性选取2015-09—2016-09收治的96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9—2016-09收治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8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56~78岁,平均(66.73±3.15)岁;病程1~10年,平均(5.71±2.09)年。研究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57~79岁,平均(66.87±3.23)岁;病程2~10年,平均(5.93±2.11)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WHO诊断RVD并慢性心衰标准,经影像学技术诊断并确诊;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具禁忌证者,反复心衰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对心功能进行等级划分标准,心功能为Ⅳ级者。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控制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等,同时予以利尿剂、洋地黄类药(水肿控制后即停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38,规格:10 mg/片),初始剂量为2.5 mg/次,1~2次/d,1周后逐步调整剂量,直至10~20 mg/次,2次/d;口服20 mg螺内酯(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077,规格:20 mg/片),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德国默克,批准文号:H20100678,规格:2.5 mg/片),初始剂量为1.25 mg/次,1次/d,随病情改善与耐受性对剂量进行调整,逐步增至10 mg/次,1次/d。两组均坚持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3-4]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包括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与左房内径(LADD);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HR)、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对比两组心功能分级与6 min行走距离。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 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情况(±s)

分组 LVEF(%) LVEDD(mm) LADD(mm) LVESD(mm)对照组(n=48) 37.61±6.39 53.63±3.02 35.47±5.11 39.41±6.33研究组(n=48) 45.32±10.58 46.34±10.56 39.15±8.22 36.52±4.22 t值 4.321 7 4.598 5 2.634 2 2.631 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研究组生命体征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与6 min行走距离 两组心功能分级及6 min行走距离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表3)。

表2 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

表2 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s)

注:1 mmHg=0.133 kPa

分组 HR(次/min) DBP(mmHg) SBP(mmHg)对照组(n=48) 83.12±6.58 82.34±6.46 118.03±7.57研究组(n=48) 75.01±5.39 69.17±6.53 107.29±6.71 t值 6.605 8 9.933 6 7.355 7 P值 <0.05 <0.05 <0.05

表3 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6 min行走距离(±s)

表3 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6 min行走距离(±s)

分组 心功能分级 6 min行走距离(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 2.72±0.71 2.89±0.52 381.91±102.79 392.52±107.68研究组(n=48) 2.74±0.70 2.58±0.58 382.43±103.47 456.19±112.51 t值 0.139 0 2.757 1 0.024 7 2.832 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 螺内酯与依那普利二者联用后出现1例低血钾症,3例胃肠道轻微反应,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而加用比索洛尔之后,仅增加1例低血钾症,2例轻微胃肠道反应,且予以补钾或其他对症治疗之后症状缓解,未对患者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因此,三者联合用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无显著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高。

3 讨论

RVD主要是因风湿性炎症反应过程导致心脏瓣膜受损,逐渐引发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而RVD并发慢性心衰后,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常规治疗对于症状缓解效果有限[5]。相关研究[6]发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及螺内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生命体征稳定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6 min行走距离均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此次研究结果与马雪梅研究结果相似[7],表明螺内酯、依那普利与比索洛尔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稳定,使血流动力学改善,有助于预后恢复。心脏重构属于心脏功能衰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临床对心衰致病机制、病理生理的深入探究,在神经内分泌激活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进展,使得心衰治疗在概念上出现转变,逐渐将心脏重构逆转作为心衰治疗主要目的[8]。螺内酯属于低效利尿剂的一种,与机体内醛固酮具有相似成分,可有效拮抗醛固酮,从而使其水平长期降低,有助于心肌纤维化逆转[9]。此外,螺内酯能够有效提升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一氧化氮增加。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作用时间长、特异性高与不含巯基等优势,口服后水解为依那普利拉,可有效扩张患者动静脉,使周围血管阻力及肺毛细血管前负荷减低,从而使心排血量得到改善,有助于患者运动耐量时间增加,有效逆转心室重构[10]。单用依那普利无法长期有效达到降低醛固酮功效,因此该药物常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从而达到长期药物作用,控制病情进展。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进入人体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避免儿茶酚胺在循环过程中对心肌造成的伤害,可有效减少猝死事件的发生,减少冠脉痉挛,促使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减少,进而改善舒张期顺应性与充盈性。其次,该药物可有效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使钠潴留现象减少,从而有助于心脏负荷的缓解。此外,比索洛尔能够抑制心肌细胞膜内环腺苷酸(M)的产生,从而避免心肌细胞内发生钙离子超载情况,促使心肌细胞损伤减轻,进而有效阻止心室重构。由于该药物属于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因此对机体内β2受体调节代谢以及呼吸道阻力无显著影响,药物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良好。三者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从不同途径对心室重构进行抑制与改善,避免心功能恶化,长期应用可有效减少心肌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对临床治疗效果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依那普利、螺内酯及比索洛尔联合治疗RVD并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状态,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1]范迪堑.依那普利和螺内醋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13-114.

[2]徐书灿.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44-47.

[3]王芳.联合用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2(3):46.

[4]姚宏英,杨勇,洪涛,等.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及螺内酯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LVEDD以及LVESD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3944-3945.

[5]王艳琴.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及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35-136.

[6]蒋芳萍,宁靓,杨波.比索洛尔联合常规三联疗法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6,27(18):2511-2513.

[7]马雪梅.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0):140-141.

[8]朱瑾,张元,杨淑梅,等.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1):79-85.

[9]马珍妮.螺内酯和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6):160-162.

[10]付锐.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有效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4):17-18.

2016-12-19)

1005-619X(2017)05-0518-03

10.13517/j.cnki.ccm.2017.05.030

110000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风湿性比索依那普利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阿根廷货币汇率暂时止跌
治风湿性头痛
比索洛尔、螺内酯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慢性HF的疗效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比较
谁为啤酒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