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E-CT与Gd-EOB-MRI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非典型增生结节的动态观察结果分析

2017-07-31李洋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造影剂肝病结节

李洋

DCE-CT与Gd-EOB-MRI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非典型增生结节的动态观察结果分析

李洋

目的 分析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Gd-EOB-MRI)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非典型增生结节的动态观察结果。方法 收集2014-07—2015-10诊治的65例慢性肝病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依次进行DCE-CT和Gd-EOB-MRI诊断,将DCE-CT诊断结果设为对照组,Gd-EOB-MRI诊断结果设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肝脏增生诊断结果。结果 65例患者中共检出肝脏结节287个,其中,CT阳性率81.88%、MRI阳性率100.00%,脂肪沉积率27.53%、无沉积率72.47%、结节增大率28.57%、结节增大并血管增生14.98%;肿块直径5~30 mm,均经针检确诊为良性结节;延迟5 min、10 min、20 min扫描期肝功能强化值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强化参数更低(P<0.05);观察组准确度87.46%、敏感度86.76%、特异度84.67%、阳性预测值86.41%较对照组72.82%、68.99%、67.94%、71.08%高(P<0.05)。结论 以Gd-EOB-MRI给予入院慢性肝病结节增生患者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清晰明确反映肝脏结节及延迟期不同时间强化程度,为影像学诊断提供借鉴依据。

慢性肝病;DCE-CT;Gd-EOB-MRI

肝脏结节增生是临床较常见肝良性病变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恶化率,对机体功能有较大影响[1]。CT、MRI是两种多平面、多参数扫描成像的影像技术,有研究显示[2-3],动态增强CT(DCE-CT)能够经由动态性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计算以做出病变性质的准确判断,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Gd-EOB-MRI)作为新型肝病特异性检查方法,其产生的诊断优势逐渐凸显。但临床在针对DCE-CT和Gd-EOB-MRI诊断效果比较中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现就二者在慢性肝病增生结节诊断中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础资料 收集2014-07—2015-10诊治的65例慢性肝病患者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病理诊断。②慢性肝病史。③均为初次DCE-CT和Gd-EOB-MRI检查。④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非肝细胞结节相关疾病。②心肺肾严重障碍。③造影剂过敏。④幽闭恐惧症。⑤其他恶性肿瘤。诊断均取得医学委员会及患者同意书。患者男41例,女24例;年龄52~84岁,平均(66.75±3.14)岁;Child-Pugh分级:A级45例,B级14例,C级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依次接受DCE-CT、Gd-EOB-MRI诊断。①DCE-CT诊断: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VCT型号64排多层CT行增强扫描,设置扫描参数:管电流100~300 mAs、管电压120 kV、准值0.5 mm、层厚5 mm、层间距5 mm;以高压注射器注入2.0 mL/kg非离子碘造影剂,注射速度3.0 mL/s,随后嘱咐患者屏气后行5~8次螺旋CT不间断扫描,采集5 mm横截面检查数据,并观察早期(造影剂注射后43 s)、延迟期(造影剂注射后240 s)图像变化情况。②Gd-EOB-MRI诊断:选取德国Siemens Verio型3.0T MRI诊断仪和12通道线阵圈,针对患者体质量选取0.1 mL/kg钆塞酸二钠(Gd-EOB-DTPA)以高压注射器推注,注射速度1.5 mL/s,注射完毕后取生理盐水20 mL冲洗导管,注射20 min后进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增强动态扫描与延迟期肝内实质扫描,同时记录脂肪控制梯度回波3C,T1WI、T2WI序列图像,化学位移图像(CS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数据。两组扫描图像均由同2名专业性影像分析师独立阅片。

1.3 观察指标[4]分析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同时分析对比剂注射后不同时间段肝病检查的强化程度;影像判定标准:入院时肝脏结节直径增生>2 mm则表示结节增大,部分或全部结节信号加强则表示血管增生,结节增大及伴随血管增生则判定为恶性转化。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选用±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以t检验,例数以n表示,组间率(%)比较以χ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结果分析 65例患者经DCE-CT和Gd-EOB-MRI诊断共发现有287个肝脏结节,CT检出235个(81.88%)、MRI检出287个(100.00%),直径约5~30 mm,经活检针检验均为良性结节;其中,脂肪沉积79个(27.53%)、无沉积208个(72.47%);结节增大82个(28.57%)、血管增生61个(21.25%)、结节增大并血管增生(恶性转化)43个(14.98%)、结节无明显变化101个(35.19%)。

2.2 不同时间段两组相对强化比较 两组延迟5 min、10 min及20 min内肝脏强化变量均逐渐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表1)。

2.3 两组影像诊断特点分析 对照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较观察组低(P<0.05,表2)。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肝功能强化程度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肝功能强化程度比较(±s)

组别 延迟5 min 延迟10 min 延迟20 min对照组(n=65) 1.68±0.14 1.54±0.11 1.37±0.17观察组(n=65) 1.61±0.09 1.43±0.16 1.23±0.14 t值 3.390 9 4.567 5 5.125 2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诊断特点比较[n(%)]

3 讨论

肝实质病变和病灶信号的强度与患者对摄取对比剂含量和排泄情况密切相关,研究发现[5],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对比剂在肝病细胞肝动脉期摄取特异性与有机性阴离子内转运蛋白181(OATPlBl)、OATP8、OATPlB3、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相关。上述结果显示,65例慢性肝病患者中,两组影像技术共检出287个结节病灶,CT阳性检出率81.88%、MRI阳性检出率100.00%;其中,脂肪沉积率27.53%、无沉积率72.47%、结节增大率28.57%、恶性转化率14.98%;对比剂推注后延迟5 min、10 min、20 min扫描期肝强化值逐渐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且对照组准确度72.82%、、敏感度68.99%、特异度67.94%、阳性预测值71.08%较观察组87.46%、86.06%、84.67%、86.76%低。由此证实,采用Gd-EOB-MRI检查肝脏结节增生诊断效率显著优于DCE-CT。此结果与谢双双等人[6]文献结论相似。DCE-CT诊断肝癌疾病延迟期影像结节病灶多呈低密度回声,其主要原因为:①肝癌所致低血供可致造影剂增强效应减弱。②肝硬化致门静脉压升高,从而导致增强反映延迟。③癌细胞排列空隙较正常实质细胞大[7-8]。因此,由上述原因所致,可极大地影响DCE-CT诊断准确度。而Gd-EOB-DTPA作为一种肝胆影像特异性扫描的强化对比剂,其具有细胞外对比剂和细胞内对比剂特性,即动态期和静态期造影作用,可利于肝病变性质鉴定;同时,其可随肾脏和胆道循环系统排出,无较多药渣残留,对机体组织无不良影响,安全性高[9]。由上述结果中观察组诊断高阳性率和敏感度证实,Gd-EOB-MRI应用效果较CT增强扫描更佳。Gd-EOB-MRI与DCE-CT增强诊断的影像均表现为肝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和平衡期多呈稍高或相等信号,延迟期则持续强化,但二者不同的是,Gd-EOB-DTPA较常规对比剂的优势在于其能有效被肝癌细胞摄取,进而充分浸透结节病灶,使之在影像诊断中能够明确显示,且Gd-EOB-MRI在肝动期扫描中主要呈均匀或环状高信号,可利于结节增生判断[10]。其次,MRI扫描的T1WI序列较CT更为敏感和分辨率高,同时,MRI对造影剂需求量小,无放射性影响,因而其较CT造影更为安全,不仅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同时伴随技术发展可进一步增强磁场和肝脏各组织诊断特性,为结节病灶扫描准确性提供重要保障。通过本次研究证实,Gd-EOB-MRI影像技术对肝病患者肝结节增生诊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影像学推广。

综上所述,以Gd-EOB-MRI影像技术能够明确诊断肝脏结节增生具体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予以有效参考依据。

[1]彭艳霞,蔡宏民,崔春,等.DWI及动态增强H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1):1-4.

[2]陈枫,赵大伟,文硕.肝内肿块型胆管癌的CT、MRI动态增强表现以及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11):843-847.

[3]谢双双,季倩,侯建存,等.肝功能对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肝脏强化程度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8):655-658.

[4]陈枫,李宏军,李雪芹,等.多期动态增强CT与MRI对小肝癌诊断的比较分析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634-1637.

[5]王亚婷,柏根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在肝转移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39(5):531-534.

[6]谢双双,季倩,沈文.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肝脏强化程度与肝功能定量评估[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8):553-556.

[7]陈泉桦,刘彪,郑进天,等.乳腺MR功能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3):57-60.

[8]张毅.Gd-EOB-MRI与DCE-CT对慢性肝病患者肝脏非典型增生结节的动态观察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6,56(28):86-88.

[9]李小庆,周智鹏,何松青,等.磁共振成像对比剂G&EOB-DTPA动态增强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11):815-819.

[10]李晓明,王玉婷,赵骏,等.Gd-EOB-DTPA增强MRI诊断肝脏非典型局灶结节增生的临床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12):1212-1214.

2016-12-12)

1005-619X(2017)05-0505-02

10.13517/j.cnki.ccm.2017.05.024

123000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CT磁共振科

猜你喜欢

造影剂肝病结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