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7-07-29陈雪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陈雪玲

摘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体系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明确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高效教学体系更具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28

教育部非常重视小学生的发展,希望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尽管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一些不足。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构建高效教学体系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小学数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改革创新。因此将构建高效教学体系渗透到小学数学教育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之路。

一、构建高效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小学生阶段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行为习惯也在养成阶段。由于小学生大脑的形象思维正在逐步形成,因此,這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由于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且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无法专心听课的现象,再加上数学属于较难的科目,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体系,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十分必要。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

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引导,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该意识到单纯地增加教学时间,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效益之间的关系,改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教学体系,把小学数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PPT等形式展现出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效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构建高效教学体系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规划,落实知识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大都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绝大部分教学活动的依托。一个集体如果离开了课堂,就好比是无根之水,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而今,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成绩的进步是最为直观的教学成果。而教学的效益是指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说学生学到的知识有没有达到教师讲述的标准。如果学生产生了不想学习的念头或者说学了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即便是教师教得很辛苦,那也算是一种无效教学。与之相同,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很辛苦,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发展,这种情况算做低效教学。学生是学习这个过程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当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换句话说也就是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作为主体,其自身进行积极思维活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会使得学生变成主人翁,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学什么,在学习早期便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再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一堂灌”“一直讲”的教学方式,多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学习的奥秘。

(二)主动参与,引导思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其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涨,记忆加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具体方法:(1)课堂上多找出讨论的机会。例如,在接触新的知识时,用已有的知识引出全新的知识来,让学生发现,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并让小组之间讨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的争强好胜心理非常强,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小组讨论营造了竞争情境后,学生思维活沃。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供“动手”的机会。在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在课桌上拿笔计算一下,在心里计算一下,口算一下,上黑板做题。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新开课时,教师可以让两位同学上黑板,一个用加法,一个用乘法,看哪一位同学快,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达到了教学目标。(3)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知识点准备好相应的问题,在课堂上适时抛出,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学习圆柱体时,会联想以前的知识点,做出推导。所以老师应当做到一个提出问题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过程,最后点睛,这样让学生独立思考,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4)多制造合作探究的机会。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1>2这样的道理在学习上效果很明显,及时的交流会让学生知道其他同学对于相应知识点是怎样理解的,更能反映出班级整体的认知情况。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启发性更倾向于集体讨论。

(三)运用新知,勤加练习

多加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是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而且对于知识点的繁杂,学生只有更多的接触才能更为直观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在长期学习的前提下,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便是及时巩固。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不同强度的记忆,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巩固旧知,提高能力,但这又对应大量的练习题。对此,教师应当设计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强化练习,让学生在做题目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之外,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总结,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系统地整理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拿出来强化,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大胆发现。

(四)时时反思教学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构建小学数学高教教学体系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取得的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对于效果不明显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及时改进,对不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途径进行改善,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另外,及时开展教学评价。科学地分析家长和学生的反馈结果,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优缺点,及时反思自身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及时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全面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君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8(7):236.

[2] 杨苇.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1(5):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