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月节令果实之葡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2017-07-25关键

紫禁城 2017年7期
关键词:夜光杯节令沙场

六月节令果实之葡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是常见的落叶藤本植物,鼠李目葡萄科葡萄属。其枝蔓细长,呈粉红色;叶近圆形单叶互生,近全缘(即无裂)至六到九裂,叶缘有锯齿;花分雌雄花;果为浆果(果实的一种类型,一般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的多汁肉质单果,其显著特征为萼片宿存与果蒂相连,生活中常见的有蓝莓、西红柿、石榴、山楂等),圆形或椭圆形,多呈紫黑色或金绿色,味甘甜,成熟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八月到九月,其中一些早熟的品种七月份(农历六月)就可以采摘食用,故而《诗经·豳风·七月》中说:「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其中「薁」即蘡薁,是野生葡萄的一种。

关于葡萄名称的由来,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其中「酺」即欢聚饮酒的意思,「醄」即醉酒的样子。可见葡萄的名称就与它最主要的用途之一酿酒有关。葡萄酒起源较早,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第一次出现了与葡萄酒制作相关的记载,而在我国,关于葡萄酒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史记》,《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陶(即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这当是张骞出使西域,凿空时所见,我国开始引进国外葡萄的优秀品种应该也是始于此时。李白以此典入诗,故而在《古从军行》诗中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之句。

随着南北朝时期中亚等国家与中原内地的交流更加频繁,葡萄酒在唐代达到极盛,从王翰、李白、鲍防等吟咏葡萄酒的诗中就可见一斑。其中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是享誉千古的名篇。葡萄作为边塞诗中的重要意象,成为边疆沙场上风土人情的典型代表,诗人们吟咏葡萄、葡萄酒,在带来异域风情的同时,也发出了对汉唐两代国家强大,帝王「益事边功」、对外征战死伤尤多的慨叹。葡萄及葡萄酒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可以说是酸酸甜甜,充满了回味。

关 键

唐 海兽葡萄纹镜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葡萄椭圆雕漆盘(局部)口径二六·八×一八·五厘米底径二一·九×一三·九厘米高三·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夜光杯节令沙场
沙滩排球:阳光少年,驰骋“沙场”
葡萄美酒夜光杯
消失的夜光杯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2017,朱日和沙场阅兵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九月节令果实之石榴 燃灯疑夜火 辖珠胜早梅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