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发展新趋势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2017-07-23王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手段模式

王鹏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 要: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使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急需国际型、应用型人才,这对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形势,贸易专业教育教学应积极采取改革措施,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

关键词:贸易 教育教学 改革 模式 手段

贸易,是平等互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货品或服务交易。贸易属于商业行为。贸易是在交易市场里面进行的,最原始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即直接交换货品或服务。现代的贸易则普遍以一种媒介(金钱)作贸易平等代换。 金钱及非实体金钱大大简化和促进了贸易,两个贸易者之间的贸易称为双边贸易,多于两个贸易者的则称为多边贸易。[1]

一、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1.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仍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2]

2.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是各方在一些关键性领域的分歧仍未消除。主要集中在农业补贴、知识产权、乌拉圭回合协定的实施、环境与贸易、投资规则、竞争政策和反倾销等问题上。而且,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这给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欧洲是区域贸易协定最集中的地区,占全球已实施数量的50%以上。美洲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最快的地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完成,如果协定能够顺利实施,整个美洲大陆将成为统一的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亚太地区各种形式的双多边、次区域、跨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如东盟自贸区建设,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的“10+1”和“10+3”合作,东亚国家推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这些合作将有利于亚太地区建设成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的引擎。[3]

3.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

与资本流动相对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8万家,分公司达到80万家。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与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1.采取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及国际贸易业务的完成都具有涉外性,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使用外语这一语言工具来完成交易。因此,在国际贸易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外语训练。国际贸易课程既包括商品品名、品质、数量、包装、商品运输和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相对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支付等操作性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重点难点部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知识部分,可以以外语授课为主,课件辅以母语解释和说明;对于重点难点章节,则可尝试实行外语课件、母语授课的形式。教学中,在对一些重要的合同条款、信用证条款、发盘还盘的案例等用中文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外文写信函、签合同、看懂外方询盘还盘等,培养学生的涉外交际能力。

2.積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世界贸易组织时,可以将世界贸易组织发展历程的图片、中国加入WTO的录像资料等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教师的讲解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多媒体教学增大了信息量,能够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国际贸易课程的教授需要引用大量最新的数据和案例,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网络化和电子化是新时期国际贸易实务的显著特征。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涉及业务环节的方方面面,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商品供求信息、外汇牌价、航运信息等业务环节,还包括国际贸易协调机构,各国贸易政策法规和管理机构等。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相关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3.加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首先,应密切结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开设基础性实训课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交易磋商、租船、投保、报关、报验等内容仅掌握理论概念是不够的,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要求把国际贸易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5]

其次,开展国际贸易综合业务实训。要求学生通过相关实训具备包括搜集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拟定函电以及与客户交流和应变的能力。例如,当讲解到“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以某种商品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的作用在日益弱化;而对于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现状,并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最后,引入案例讨论式教学。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根植于外贸业务实践,对于抽象的贸易术语、支付方式、运输保险、贸易纠纷等重点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更无法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案例讨论式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云 邓晓霞.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探讨——以业务流程为视角[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01:147-150.

[2]张颖.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 对外经贸,2013,06:140-142.

[3]姜书竹. 案例互动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 对外经贸,2013,07:132-133.

[4]张慧. 浅谈如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水平[J]. 时代金融,2013,29:256.

[5]于洪丽. 浅谈国际贸易发展及其课堂教学[J]. 知识经济,2013,21:137.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手段模式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永续债券探析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