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2017-07-19张光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精彩学以致用主动性

张光辉

摘 要:思想品德学科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的实效,就必须围绕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展开教学和研究工作,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氛围 精彩 学以致用 主动性

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得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认识、理解课文中榜样人物的事例,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祖国和社会的热爱之情,达到时刻用榜样的目标要求自己的效果。可以说其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这里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氛围,触动学生的心灵

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初中学校基本都建好了多媒体教室,班级基本都有投影设施,都能接入互联网。高效的信息获取和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教学能把音像等信息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學习效率。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学生营造震撼感官的课堂氛围。

二、设计精彩的开篇环节

教学中能否开一个好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的要点,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条纽带。设计出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来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精心布置“课堂导入”。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实践中可以采用:叙述身边故事导入法,故事学生都爱听,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真人真事导入法,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可设计引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身边热点事件导入法,以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有关少年儿童的事件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为新知识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三、视学生为“教育之本”

以往学生的主动活动只是在做练习、写作业等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是“收音机”。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学生是根本”的观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就是各项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学生是根本”要求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达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过去的课堂模式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学生被动地记和听。而新课程改革则是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即把学生视为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在实践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勇于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研究,并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寻找解决办法;学习了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这样就会促使学生们转变对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的偏见,帮助他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四、引导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传统的“传输式”的教学已经严重脱离时代,从教育的本质而言,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思想品德课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助长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师生互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也就是做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课前准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引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在教学中始终要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力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我们长期探索,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精心设计,科学运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知识的突破、创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精彩学以致用主动性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