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7-19祁洒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祁洒力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语文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越来重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了,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就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基于此,本文就电化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情境 应用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在还有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就非常重要了。下面,笔者将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好处

(一)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施因材施教教育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不断地讲讲讲,总是潜意识地以为,讲多少,学生就能学进去多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存在,但是这毕竟是个例,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无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信息技术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信息技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基础,既可以进行传统的班级教学,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班级教学的桎梏,允许不同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同一时间学习不同内容。因此,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没有兴趣,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其形象化、生动化的特点,能将各种事物表现得非常自然,以其具体化的特点,更能使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容易达到认知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建情境课堂,将课本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

因为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活跃的特性,使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小学生处于一个知识启蒙的阶段,所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这阶段,一板一眼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会对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实践证明,使用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有显著效果的。如在教诗文的时候,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利于学生自觉进入情境之中进行自由想象,當教师再提问的时候,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足以说明,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课堂

自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经常在引入新课的时候用到情境教学,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和情境教学进行结合,肯定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既生动又富有情境的课堂,是可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情境课堂,可以保证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降低导入新课难度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为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在进入课文正题之前,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母爱的视频片段,如《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截取片段。通过播放关于母爱的视频片段,创造关于母爱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震撼,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为接下来讲授《秋天的怀念》这一课做好良好的铺垫。又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诗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无法深刻理解节日时加倍思念亲人的感情。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程开始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王维17岁时离开家乡、告别亲人的《别亲图》,同时配上较为悲情的音乐,如《天空之城》。教师提问:“谁能说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当时的画面。随后再问:“分别后的王维会怎样呢?”学生可能会说想家乡、想亲人。教师借机引出:王维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在繁华的京城长安,望着那热热闹闹的场面、兴高采烈的人们,想到自己的亲人,便挥笔写下这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教学内容,既不生涩又容易理解,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从而降低新课导入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将传统教育模式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会对信息技术存在偏见,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也有教师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好处,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利无弊的。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着两面性,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要正确的看待这件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技术,将传统教育模式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如教授《春天来了》这一课时,可以首先使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然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逐字逐句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真正领略本文写作的意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迎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必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这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课堂,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作为一位一直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为中国的教育献上自己那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晨雪.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宁夏大学出版社,2014(31):21-23.

[2]王雪清.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3(5):170-171.

[3]吴培利.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95-96.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