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教育出口问题

2017-07-19卿晓娟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考研影响因素大学生

卿晓娟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绵阳)

摘要:在懵懂地度过自己的大一,大二之后,一般都会在大三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大学毕业以后是到底是选择参加工作还是选择继续深造--考研?同学们都会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实力的评估进行一系列的衡量和取舍。当然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比如各种工作岗位的饱和;比如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这样也直接造成研究生的含金量的降低。许多大学生们的思想混乱,究竟是该先就业?还是该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首先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教育;大学生;考研;影响因素

引言:

大家都知道的,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引发对学生的一系列相关要求,前些年各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而采取了各种措施,今年,虽然各国包括我国都仍然受到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我国仍然采取了扩招考研生的措施,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虽然扩招政策可以扩大研究生的规模或者数量,但是报考的考研生生源方面来讲没有前几年那么好,并整体质量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显然社会对研究生价值的认可度也随之降低。如今,选择考研的大多数学生对于考研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态度,而是混合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在一起而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停的向前发展,随之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肯定会越来越高了。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尽量更准确和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考研的一些情况,和把握大学生对待考研这项选择的态度,当然也是为更多的有志向考研的即将毕业大学生朋友们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信息,我特对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考研倾向的调查。该调查的实施者是由我为主,朋友帮助为辅的调查,调查时间是2014年3月,历时一个月。现在简单陈述一下相关经历。本次调查方式主要为问卷式调查为主。采取访问相关同学及包括网上收集资料等多种形式为辅的形式。力图让调查结果更丰富更科学。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复印了问卷样本80份。问卷问题设计比较全面和合理,基本能实现问卷的目的,回收78分,所以回收率基本达到99%,在随机发放的80份问卷中,问卷的主题包括了许多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这样利于问卷结果更科学。其中,男生人数29人,占总数比例27%左右,女生人数51人,占总数比例63%左右。

二、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不同类型的考研者在考研动机上存在的差异性分析

1.首先性别影响着大学生的考研动机

根据80人样本调查,结果发现:从考研动机来说,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女生。原因可能是:传统的观点认为男性比女性的力量更大,所以其应担当的责任也就越大,為了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在摆脱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男性迫不得已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相反,女性在社会责任的承担这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要小一点。一般认为女性的主要责任是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必像男性一样必须参与到社会竞争的洪流中。因此,男生的考研动机比女生强些。

2.专业不同也影响着考研者在考研动机的不同

以文科生和理科生为例来讲,据调查结果表明:两者在考研动机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理科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文科生。原因可能是:理科生由于受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的影响,他们更注重培养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更理性。而文科生学的是人文知识,受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的影响,文科生一般更注重的是内心体验,从一定角度来讲,也就是更看重某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非利益。因此,理科生的考研动机显著强于文科生。

三、关于大学生考研的延伸分析与影响因素

(一)从人数和年级结构分析考研意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倾向于考研。被抽取的80人样本中高达65%的同学明确表示愿意考研,占21%的同学也表明不会考研。而是选择其他方式,比如就业、创业或者家境好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约有14%的同学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考研。大三的被调查学生中有48%的人已经决定考研;而大四选择考研的人数过半,表示曾经有过考研意向的人更高达89%。所以结果表明,越接近毕业,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比例越来越高。

(二)诸多具体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考研的抉择。包括内在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等几个大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富有生机活力,但相应的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更加大的社会压力,如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养老压力等等。受到的压力必然反应在行动上,从而到底要不要考研,经济允不允许,家庭条件允不允许等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找到一个好工作”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成为确定考研的动力和诱因。然而有些大学生不够清醒,不能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长等。在没有认真思考过的情况下,盲目随大流。考研的目的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与正确的价值观相违背。造成很多人思想混乱,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容易走上歧路。

1.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考研热情,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内在素质

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之所以勇敢的选择考研这条道路,和其自身的内在因素是分不开的。本次调查中,在回答“为什么选择考研”时,30%的同学选择了“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这表明,他们选择考研是希望通过考研来开发自身的潜能,证明自己的实力,在考研中得到锻炼、提高,以实现自我价值;29%的同学选择了“读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有利于将来开展科研工作”。这表明当今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较高,求知欲强烈,希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

2.社会因素是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否的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考研与否的决定,社会因素总结概括出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国家的政策,法规。二是社会的就业压力。从国家的政策,法规来说,是促进大学生考研的。所以国家政策,法规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从社会的就业压力方面来说,现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销两旺。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许多同学希望通过参加考研而为自己获得更高的文凭和更大的竞争力以求取得自己理想的工作。所以,社会的就业压力也迫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的队伍中来。

另外,家庭等因素也影响着大学生考研

借以此篇文章,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朱宁波,郝丽娜,李亚文.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 .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6029.

[2]石丽媛.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调查与分析[J].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41000.

[3]薛深.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调查分析[J].徐州:徐州师范大学,25633.

猜你喜欢

考研影响因素大学生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