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7-07-19张慧娟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初中生影响因素

张慧娟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摘要: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初中时代,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夸大与自尊同时并存,心理极不安定,情绪不稳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初中生;影响因素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状况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各方面的都有所要求,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现实层面上。初中生心理发展及其不平衡,爱激动,乱发脾气,情绪不稳,与大人唱反调,和老师对着干,与同学之间发生小分歧等等,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已经建构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维风格,做事会按自己的意愿办,按自己的步调前进,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厌恶情绪。理想与现实困惑的孩子,观察力加强,有洞察力,感受力提高,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新世界,如发现与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长时期投入到迷惑当中无法自拔,有时候也会埋怨书本知识的无味和繁琐。有时候他们会变得异常注意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习上的一时疏漏就自认为不如别人,过分的自责,把别人看的高人一等,开始变得封闭、自卑、孤独。有些学生爱攀比,穿名牌,在同学中做出哗众取宠的举动,显示自己,炫耀自己,由于性激素的刺激,异常关心异性,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都有飞速的发展,有的学生偷偷地阅读性知识书籍,观看这方面的视频,甚至有的学生开始找自己喜欢的人谈恋爱。

二、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人品如何如何时,首先会谈起这个人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是重要的。家庭环境包括权威型、民主型、溺爱型、专制型、冷漠型等5种的家庭类型,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家庭环境形成的重要基调和方式。姚春荣等认为家庭环境就是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对孩子日常的教育与管理。小时候受过家庭教育在后期也会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庭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处世之道、修身养性、行为典范等都会影响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后期成长中的重要因素和先决条件,同时也会决定了孩子们在后期的发展中是否适应外界的环境。通过对信阳市浉河区一中的初二4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在整个影响因素中占的比重较大,生长在不幸福的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就生活在阴影下,所以他们的性格不健全,然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则会习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悲欢离合等各种情绪的爆发,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家庭环境是指蕴含于家庭中影响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外因素之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的心里特点,因材施教,适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现代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活跃课堂心理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激发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鼓舞学生学习的劲头儿,强化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使学生在不利的环境中消除诸多的不良因素,在学习上给学生带来了帮助和慰藉,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上是幸福且有意义的。有研究也充分证明师生关系融洽对整个教学的效果的提升也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师生和谐相处无形会带来学生的健康心境和愉快情绪。

3.学习成绩、学习方式、人际关系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都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健全的孩子,他们善于协调自己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敢于承受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面对学习中的挑战迎面而上。则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一时下滑,心理就承受不住,开始出现心理烦闷,心情抑郁,焦虑,失落等消极情绪。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浉河区一中的调查还发现,不良的学习方式是杀伤学生的主要帮手,正确的学习方式对语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当的关系建立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都助于初中生的发展和成长,如果没有良好的关系模式,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遭受很大的挫败感。适度的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是很有意义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在学习上生活中充满正能量,赢得老师和学生的喜欢,自己也会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内心的健康水平同时也能在学习中得到很好地发挥,都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完善和提高,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增强心理应对压力的出现和烦恼。

4.压力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学习压力在这一时期就有出现,处理好的话就能起到好的作用,一旦处理不好压力的出现,整个人就会整日陷入烦闷和苦恼中去,初中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处理不好压力就会让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初中生心理也是相当的脆弱,自身对待挫折、烦恼解决烦恼的能力有限,一旦遇到了困难和失败就想一蹶不振,消极自卑的心理随即就来,这时老师要给与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理去迎难而上,让他们学会释放压力,正确看待压力带来的积极一面。通过小组积极游戏,让学生释放压力,不压抑自己的天性,也可以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获取了知识还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压力在学习中应该适当处理,否则就失去其意义,处理不好的压力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全面的能力,适当处理压力的方式在初中生的发展中意义重大。在压力下,心理健康教育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從客体关系角度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影响[J]. 张雅维. 亚太教育. 2016(01)

[2]客体关系视角下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J]. 靳海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11)

[3]家庭功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刘美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

[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A]. 潘华靖.当代教育评论2015(第2辑)[C]. 201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初中生影响因素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