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类型的研究初探

2017-07-19丁贵珍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丁贵珍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热衷于规范的词汇搭配研究,而对于词语的变异搭配却很少涉猎,这将导致汉语语言的畸形发展。比如,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副词+名词”等变异格式向传统语言学发起了挑战。本篇论文就“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结构类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并对此结构的名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偏离搭配;程度副词;结构槽

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以及网络的迅速传播,“很中国”、“特男人”、“很娘”等这些词遍地开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和日常生活交际的范围中,这些词语的大量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广泛关注和研究词汇的变异搭配问题,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之前,变异搭配在语言学界的研究几乎还处在一片空白中。

从汉语本体的角度去分析,“副词是不能修饰形容词”是语法界所公认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的语用上来讲,“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结构却大量的存在。所以学界对于“程度副词+名词”特殊结构的看法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着很大争议。从《马氏文通》产生开始一直到现在,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的观点都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如吕叔湘、朱德熙、吕叔湘、赵元任等都是如此认为。但是,还有的学者认为数量不多的一部分副词可以修饰名词,如张静、黄伯荣、廖序东、邢福义、孙也平、杨梅、胡裕树、张国安等等。

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看“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学界一致认为这是修辞学所涉及到的一部分,偏离了语言的常规语法,用新奇的结构形式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如骆小所在他的《艺术语言学》,冯广艺在他的《变异修辞学》中都有谈到。

鉴于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属于词汇的变异搭配,不过这个结构槽有些特殊,我们这里把它分为两部分来讨论:

一、有些“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我们认为它是正常搭配,不属于词汇的变异搭配,如“非常阳光”、“非常青春”、“很民主”、“很精神”、“很科学”等等。因为这些结构中的名词由于使用频率特别高,人们接受率也普遍很高,所以这些名词已经被固定下来成为兼类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中对阳光的解释有两个词条:1名词,太阳光。2.形容词,比喻积极地,健康的,透明的。当阳光位于这个结构槽中,副词后面就突显了该词的形容词的意思,即常规的“程度副词+名词”的语法结构。又如学者于根元(1991)认为在一个或者几个“副+名词”,就应看作是临时的修辞用法,如“太瘪三”中的“瘪三”就是如此,同时他也提出“临时的修辞用法用多了,就容易固定为普通的用法。”

二、更多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属于词汇的变异搭配,在此结构槽中,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由指称义转变为与之相适应的性状义,这主要属于语言的修辞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程度副词和名词都能进入到该结构槽中,它对于所进入的副词和名词有着一定的内在要求。

1.“程度副词+名词”对于副词的要求。

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副词是一个大杂烩”,关于副词的定义、范围、分类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说法,在这里我们采用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2000)的副词分类,因为此书中收录的副词比较多,而且年代比较新。在这本书中的副词分类是这样的:①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②相对程度副词分为:a.低量:稍、稍稍、稍微、稍许、微微、略。b.中量:较、比较、较为。c.高量:更、更加、更为、益、格外、愈、大大、非常、愈加倍加、何等.d.极量:最;③绝对程度副词分为:a.低量:有点儿、略略、略微。b.高量:十分、特别、满、蛮相当、够、挺、特、异常、大、尤其、很、老 、多、多么、大、尤其、很、老。c.极量:极、太、分外、极其、绝对、绝顶、透顶、顶、万分、极度、过分,极端。

由上可知,我们一般说“很女人”、“很江南”、“太娘”等能够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槽的副词一般都是极度副词,表示的程度比较深,而中低量副词则被限制很少用于这种结构。为了更好的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往往在名词前面加一个副词,在“程度副词+名词”这个结构槽的强制作用下,发生了词性的改变,所以说话者都是使用高量、极量副词来增强语言的效果。

2.“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名词也有一定的内在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可以活用,像“桌子”、“水杯”、“书包”等指称意义特别强的词就不可以,我们不能说“很桌子”、“很水杯”、“很书包”,进入该结构的名词要具有一定典型的形状性特征,只有具有典型性的性状义才能被激活其相关的的形状特征及形容词语义,才能够引起听话人或者读者的共鸣。此类名词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具体名词。具體名词表示客观的、实在的词,它的空间性较强,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比较弱,但是具体名词有表示时间顺序、意义类别或者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词,这些词潜在的“性质义”比较强,很容易被激活。如“太木头”、“很商人”、“很泡沫”、“很秋天”等。

(2)抽象名词。抽象名词的空间义最弱,是最适合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的一类名词,张伯江、方梅也指出“抽象名词不是典型的名词,带有明显的性质意,言语中易于活用。如“很运气”、“很感情”、“太哲学”、“非常喜剧”。

(3)专有名词。能进入“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槽中的专有名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人的专有名词,包括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现实社会中的耳熟能详的人物。越是知名度越大、熟悉度越高的人物形象,人们越能熟知其中的性状义。如“很林黛玉”、“太阿Q”、“很雷锋”等等。此外,还有表示国家、省份、地域的地点名词。如“很东北”、“特中国”、“很上海”等等。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地域色彩和历史文化特征,当某个地点名词出现在“副词+名词”这个结构槽里面,那么它所代表的一种特点意义就会被激活了。

词汇的变异搭配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的言语交际以及书面语的应用都离不开词汇的变异搭配,只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词汇的变异搭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学林出版社 2000.

[2]于根元.副+名[J].语文建设,1991,(1).

[3]冯广艺.变异修辞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