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中小微企业商业融资模式与管理创新

2017-07-17路昊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路昊

摘要: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当许多中小企业在需要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时却往往遭遇瓶颈,融资难成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逐步形成,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更加困难,众多企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破产、倒闭。究其原因主要是融资困难、无法融到企业发展甚至生存的资金。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突破传统思维,通过一些不同视角为破解此难题提供一些思路。扩展银行现阶段的贷款形式,即从不动资产担保扩大为不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双项担保。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双向担保

一、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

据资料显示,在中国的众多企业之中,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占到企业总数量的85%;吸纳劳动力的90%以上,然而,其生产总值是全国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下,利润不足社会利润总数的10%。这样的数据反差说明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大都是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和环境较差的行业内生存。各种经济要素比如:资金、原材料、劳动力、市场、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等都是配置最差的一个群体。他们创业时,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全靠自己的一双手和顽强的意志力,想方设法自筹资金,甚至抵押身家性命,就是靠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打开了一片天地。但是,这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却极难长大,也很难成为行业内或者某区域有影响力的大中型企业。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属于家族型企业,天然缺少一些成长基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严重缺乏企业成长所必须的资金支持。

案例:有一家从事加工行业的企业,这个企业创业已经十年,目前年产值2千万,职工100余人,从事天然矿石原料加工耐火材料、市场是中小型的钢铁企业。这家企业有自己的专业技术,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市场,在顺利的情况下应该发展成一个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但是,这是一个加工型的企业,利润微薄。企业没有融资渠道,只依靠自有资金运转。

1. 采购方面,由于规模小,原材料上既不能规模采购以降低成本,又无法拖欠上游企业的货款,只能按现款分批采购。这样既增加成本又不能规模化生产。

2. 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维修保养、备品备件的准备要花钱;几十种原材料要备齐,缺一不可要花钱;人工工资、福利要发放及时、充分,不然生产效率会大打折扣從而提升成本,这照样要花钱。

3. 市场方面,维护市场、现场服务、业务人员差旅费业务费、市场调研、考察等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

4. 运输费用、原材料进货、产品出厂运输,设备备件等运输,需要相当数量的运输费用。

5. 税、费等方面:增值税、所得税、建设基金教育费附加税、职工的各种保险金,以及各种名目费用需要现金支付。

6. 其他方面:应付各种检查等也需要费用。

企业的钱主要是销售货款的回收,而占压和拖欠货款又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顽疾,尤其在钢铁企业,当前钢铁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经营困难,拖欠货款更是家常便饭,所以企业有一千多万的外债被拖欠,回笼的贷款连最简单的再生产都不够,用更谈不上开拓市场、增加设备、人员扩大再生产和科研资金的投入了。致使企业无法发展和壮大,仅仅维持简单再生产。

二、企业获取资金的几种渠道

1.银行贷款。银行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提供经济活动所必须的资金,这是社会融资的最重要渠道。但银行贷款是有条件的,要求贷款人要提供担保。在我国,担保的主要形式是贷款人提供不动资产担保和互相担保。不动产是指土地、房屋、机器设备和汽车等。这是银行最希望得到的担保形式。因为这些不动产都是有实物具体存在的,一旦贷款人失约,银行即可通过转让、拍卖这些不动产回收资产,从而避免贷款损失。互相担保。简称互保,是指不同的经营个体,互相为对方提供信用担保。比如,企业甲为企业乙提供500万的信用担保,一旦乙破产,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还上这笔贷款,甲就有连带责任,必须代替乙还贷500万元。

这两种担保形式的设置,极大地减少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然而这样的制度也存在着问题。很多企业没有那么多的不动产。有的企业很难找到互保单位,而且,互保这种模式也出现了许多企业倒闭的多米诺效应。所以银行贷款的担保形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运营形势,必须进行改革。

2.民间融资。一般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融资。民间融资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小微企业的初期发展提供了几乎是唯一的资金来源。而各行各业的民营中小微企业,为国家贡献了60%以上的GDP,吸引了80%以上的劳动力人口,是中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支柱。从这个角度来讲,民间融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间融资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即它的不稳定性和高逐利性。由此造成的高利息和高风险,让许多企业和投资人都损失惨重。可见,民间融资并不是一种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综上所述,要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经济保增长,职工保就业”的国家整体目标,就必须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对银行融资担保模式的新思考

目前困扰这些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融资问题,其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这次暂不论述),而现行的银行贷款担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和企业的发展,因此进行金融创新,谋求新的融资担保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注入资金,充分保障就业增加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当今中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下,拖欠上游企业的货款和服务性款项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根据大量调研和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综合判断,一家企业被拖欠的各种贷款和服务性款项占年营业额的60%-90%,有的甚至是100%。我们取一个中间值70%进行估算,这个额度高达50-80万亿元人民币,扣除各种坏账,呆账,有30-50万亿元的拖欠款额尚属于正常经营范围之内,即欠款企业有能力且最终偿还,是风险很小的良性资产,但偿付时间较长。如果将这30-50万亿资金作为银行担保资金,银行可以放心的拿出如此巨大的贷款额度投放于中国市场,释放出的能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担保模式,并探讨其可行性和风险控制方法,仅供银行和决策层参考。

银行用企业被拖欠的款项,即企业的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做为保证金,为企业发放贷款,这样既可解企业的燃眉之急,又可突破银行担保方面的障碍。新的担保模式必定有其风险性。比如企业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是否有保障、数额是否准确,拖欠货款的企业是否有偿还能力,是正常流动款项还是死账等。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和国民经济总局,关乎稳增长、保就业的大政方针,中小微企业现在的困境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好了将极大地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解决不好将会出现大量的不稳定因素,我们作为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人,应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出一些实际可操作的办法为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罗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J].中小企业研究,2012(07).

[2]苑慧玲,王向荣,刘新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新方式项目融资[J].金融论苑,2012(08).

[3]尹杞月.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基于投融资双方稳定合作关系的角度[D].西南财经大学,2012:1-5.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金融支持新疆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中小微企业在四板市场的融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