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绘本中人文情怀理念的研究述评

2017-07-17刘涛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儿童绘本教育

刘涛

摘要:近年来儿童绘本以独特的性质与特点日益成为幼儿获得新知的载体,尤其世界经典绘本的引进带来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全新理解。笔者发现很多经典绘本中 “人文情怀”是永远被加以突出和强调。或守护人性的美好与温暖,或植根各自文化传统,或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思索,皆以人文情怀展现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儿童绘本;人文情怀;教育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溯源于中国,可能早期日本人将中国的佛经,绘卷当成绘画书,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绘本。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或美感的经验。绘本的內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这些绘本以卓越的人文理念和审美力量成为儿童良好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笔者试从人文情怀这一角度阐释绘本中教育理念的新突破,以期从特定角度为中国儿童绘本的长足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儿童绘本中家庭关系的突破

中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传统家庭的关系一般都有着分明的文化规约—— “围裙妈妈”加“事业爸爸”的家庭组合在儿童出版物中最为常见。但在现实中,单亲家庭是很多人面临的生活问题。如何为孩子诠释这种成人的选择结果?在引进版儿童绘本中,单亲生活不仅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甚至单身父母与儿女间温馨风趣的日常场景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他们与“严父慈母”比起来其内涵更为丰富、饱满而灵动。丰富的个体差异得到了被言说的可能。

《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汤姆和伤心的鲁鲁》汤姆的好朋友鲁鲁要来他家过周末,他们能痛快地玩了。然而鲁鲁好像心情不好。原来鲁鲁的父母要离婚。怎么安慰鲁鲁呢?与国内经典绘本中表现的父母恩爱和谐不同,生活中的有些变故无法挽回,汤姆的朋友鲁鲁,就面临着父母离婚的问题。孩子虽然不理解,但必须面对。这时,最重要的是学着面对、接受和适应。愿家庭变故中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安慰、体谅和关爱。

有本颇具争议的绘本《隧道》是英国超现实主义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故事介绍一对性格不合的兄妹,但都有各自典型的性别特征:哥哥喜欢运动、妹妹喜欢读书,妹妹胆子小,哥哥喜欢捉弄妹妹。一天早晨,妈妈让他们出去,试着不吵不闹地玩到午饭时再回来。兄妹俩拌着嘴来到一个洞口,哥哥爬进去探险,妹妹干预不了,又不敢进去,在外边等着。可是,哥哥一去不回,妹妹也爬进去找哥哥。爬过隧道、穿过树林、来到森林,妹妹尽管很害怕,想着哥哥也许有危险,还是硬着头皮向前。最后发现哥哥变成了石头人,她用自己的体温和眼泪,恢复了哥哥的生命,兄妹俩终于和好。

很多人批评这个故事老套,文字呆板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使孩子懂得亲情,所谓的兄妹情深大抵如此吧!尤其独生子女一代,这种情感的陶冶更为重要!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个体情感、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国外绘本对平凡人的关注恰恰蕴含着对现代人文情怀的理解。与之相比,中国一些儿童读物经常强调儿童对父母教导的被动遵从,像这种理解和倾听儿童的内心声音的绘本作品还不多见。

二、儿童绘本中丰沛的情感

国外绘本里很多反映了许多种情:亲情,友情,爱情……比如小青蛙弗烈格系列中的一本是《找到一个好朋友》。弗烈格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捡到了一只会流泪的泰迪熊。他决定把它带回家,教它学说话,跟它做朋友,尽管朋友们都不相信他能做到这一点。

弗烈格对小熊特别好,每天亲自喂它吃东西。白天,跟它一起玩球,做游戏,晚上就跟它一起画画,还给它讲童话故事。渐渐地,小熊真的开口说话了。朋友们听说后,都跑来看,觉得弗烈格创造了一个奇迹。于是,大家都跟小熊一起玩。可是,没过多久,小熊想家了。尽管弗烈格非常不舍,但还是送走了小熊。没有小熊的日子里,弗烈格非常想念自己这位好朋友,经常难过得哭起来。一天早上小熊悄悄回来了,原来它也惦念自己的好朋友。两个好朋友紧紧拥抱在一起。其实动物和人一样需要拥有自己生活的领域,需要爱的围绕。

小狐狸童书绘本这套丛书都是从坏脾气、有坏毛病的小狐狸种种不好的行为开始的,中间小狐狸会因为这些坏毛病吃点苦头,比如连好朋友特尔都不和他玩了,他感到寂寞等。然后会因为别的朋友的介入或者因为好朋友的感染,或者因为父母的指导而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故事叙述并没有过多的说教,而是很生动地让孩子从实际行为过程中体会不好的地方,自发去改变行为,而不是凡事都依靠父母去解决。小狐狸因为太自私,不愿和朋友分享他的玩具绳。最后因为绳太长,一个人没法玩儿,到最后在三个朋友的合作下,小狐狸玩跳绳玩得非常高兴,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友爱与分享。绘本并不一定要导向正面说教的地步,丰沛的情感投入也会引导孩子们对人性的理解和爱的感悟。

三、审美感受的提升有赖于绘本插画的表达

没有任何孩子天生喜欢阅读的,有很多父母忧心,绘本几乎都是图画,没什么字。会不会反而让孩子不爱学习了呢?绘本强调图画呈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具有明确的意义,要求内容设计要具有艺术性,如奇特的构想、风趣的情景、协调的版式设计、等,构成一个赏心悦目的整体。有的绘本虽由多幅图画组成,但幅与幅之间一脉相承,连续相通。绘本中的图画往往连细节都在讲故事,但不是直接叙说故事及其所蕴藏的内涵,而是通过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美的流露,爱的传递。

米菲绘本系列是由荷兰插画大师迪克·布鲁纳花费数十年心血、精心创作的图画书历史上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小兔米菲的日常生活故事——去海边、去动物园、去做客、过生日、生病了等等。故事简单温馨,绘本中的米菲永远都不会长大。布鲁纳将米菲的年龄与故事情节衔接在一起。当米菲上学时,她5~6岁;当她和小熊玩的时候,就只有2岁。布鲁纳如此定位米菲的年龄,正是考虑了其受众群,“我的书是画给孩子看的,可以给孩子留下许多思考和幻想的空间。我希望8个月以上的孩子都能看懂我的书,并且没有语言障碍,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也都能看懂。”布鲁纳将米菲放在不同的场景中,譬如绘本《米菲在海边》、《米菲在动物园》、《米菲的梦》等,将米菲符号安放在儿童可能出现的各个场所,赋予米菲符号以各种儿童的举动、表情,从而赢得了全世界儿童及其父母的喜爱。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更应有审美理想与审美人格素质教育等。而绘本是启发孩子心智,对其进行人文情操陶冶的绝佳读物。现今,呼唤人文精神的回歸已成为潮流,“培养人才”还是“培养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关于绘本与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著述较少,笔者以为人文情怀也好,素质教育也罢,最深的哲理恰恰隐藏在简单的故事中,绘本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善良温情相信能给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带来由衷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2]曹文轩.别忽略幼时读绘本[N].中华读书报,2008-04-30.

[3]刘欢.当代绘本书籍的概念界定[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7):259-260.

[4]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儿童绘本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