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灿烂千阳》中的女性成长

2017-07-14赵天琪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女性形象

赵天琪

【摘要】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以阿富汗的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坎坷的一生。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父权制社会的束缚下女性的自我成长,赞美了阿富汗女性坚韧不屈的精神。

【关键词】父权社会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一、简介

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注入了对女性的关怀与赞美。小说以阿富汗国家塔利班执政的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父权制社会下两位女主人公玛丽娅姆与莱拉的悲惨遭遇。作者通过描述社会的落魄、家庭的破碎以及个人意志的坍塌表达了战争对阿富汗人民和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毒害。同时,通过描写两位女主人公在经受了战争与父权社会的毒害后所展现的隐忍与反抗表达了女性不屈的精神。饱经磨难依旧怀揣希望,女性形象不言而喻。

二、主人公玛丽娅姆与莱拉的女性形象

小说的女主人公玛丽娅姆是富商扎里克与女仆娜娜的私生女,她童年时期一直和母亲住在荒芜的泥屋。她没接触过教育,唯一的快乐便是等待父亲在周四的时候来探望她。在她十五岁生日时,玛丽娅姆不顾母亲的反对,一意孤行去找父亲。结果父亲避而不见,母亲在泥屋中上吊自杀,一夜之间她失去了两位至亲的人。所有的希望破灭后,她被迫嫁给了大她三十岁的鞋匠拉希德,从此开始了她的隐忍之旅。她不准在外人面前脱下布卡,没有拉希德的带领不能出门,玛丽娅姆的活动空间仅限于他的院子。几经流产后她丧失了生育能力,与此同时丈夫拉希德的耐心也被损耗殆尽。残暴的本性逐渐暴露,他开始殴打玛丽娅姆。饭不好吃、地不干净、她的动作太吵,一切可以吹毛求疵的地方都是拉希德殴打玛丽娅姆的理由。他甚至揪掉她的头发,打掉她的牙齿。不仅如此,她还要忍受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分享她心中的所谓的家。至此,不难看出玛丽娅姆所代表的正是阿富汗这个父权制社会下饱受迫害的传统女性:不允许外出工作甚至是外出、没有任何的家庭地位、一直处于一种附属地位。在男性面前,她们卑躬屈膝却换不来一丝的怜悯。她们在这个社会下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传宗接代。玛丽娅姆就是如此。她没有任何的选择权,从被包办婚姻到与人共侍一夫。从裹上布卡的那一刻开始,她便是丈夫拉希德的个人财产,是他的泄欲肉体,是他的生育机器。所以当她失去生育机能时,她的存在意义便所剩无几。在不尽的隐忍中,她开始变得麻木,玛丽娅姆这一女性形象至此是悲凉的。

与玛丽娅姆不同,莱拉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接受学校的教育。她有思想前卫的父母,相亲相爱的伙伴,有青梅竹马的爱人。莱拉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然而战争带走了一切。她被拉希德带回家中养伤,在他的阴谋诡计下成了他的妻子。在与玛丽娅姆共侍一夫期间,两人矛盾不断。女儿阿兹沙的降临唤起了玛丽娅姆母性的柔软,两位女主人公由此开始缔结情谊。可是拉希德却并不满意,他找了各种借口把阿兹沙送进了恤孤院,没有他的陪同莱拉便不能见到女儿。与此同时,少女时期的爱人塔里克的出现激起了她自由的心。两次逃脱未果后拉希德被彻底激怒,双手扼住莱拉的脖子要置她于死地。在最后一刻,玛丽娅姆举起武器结束了拉希德的生命,也结束了她们的噩梦。从一个不经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个独立自我的女性,莱拉的成长是崎岖不平的。她有自己的想法,不论是从决定嫁给拉希德以保住肚子里塔里克的孩子还是到策划出逃,莱拉都十分果敢。当玛丽娅姆遭受家庭暴力时,她敢于争取丈夫的薄情;当家庭暴力变得无法忍受时,她敢于寻找解脱;当苦求拉希德探望女儿无果时,她敢于挑战社会的统治独自外出。她追求自己的所想所需,不受封建传统的束缚。作为千万阿富汗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象征,莱拉的女性形象从最初便是清晰明了的。

故事的最后,玛丽娅姆自首走上了断头台被枪决,完成了自我救赎。而莱拉则带着孩子们与爱人塔里克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同样完成了自我升华。纵观两位女主人公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生命的美好都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玛丽娅姆失去了家人,莱拉也是如此。豆蔻年华便不得已嫁为人妇,沦為男人的私有财产,被没收了自由。作为生育机器,在完成各自的生育使命后便失去了价值,沦为暴力的对象。这些经历,无不影射着当时阿富汗女性的悲惨遭遇。就像玛丽娅姆的母亲教导她的一样:“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在这个伊斯兰教盛行的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境况令人为之惋惜。不论是玛丽娅姆的父亲扎里勒在她被迫出嫁时的沉默,还是丈夫拉希德在她失去生育能力后对她的粗暴,都使得封建的旧制度下男性丑陋的嘴脸暴露无疑。值得庆幸的是,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并没有任由自己被蹂躏践踏。在饱尝了作为女性的辛酸苦楚后,她们的女性意识终于觉醒。玛丽娅姆,这一传统的阿富汗女性,在隐忍了多年后奋起反抗,向一直压迫他的男权势力发起了致命的一击。而莱拉在获得自由后创办了学堂、教书育人,这一举动也颠覆了阿富汗社会传统的女性角色。从隐忍到丧失主体意识,再到奋起反抗,两位女主人公的女性形象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总结

卡勒德·胡塞尼在《灿烂千阳》中描写了两个女人从隐忍、觉醒到反抗的意识成长,注入了对女性群体关怀的殷切希望。小说一方面勾勒了阿富汗女性所遭受的水深火热的处境,另一方面表达了女性在面对苦难时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女性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结局是充满希望的。正如小说结尾描写的那样“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女性的光辉永远不会被磨灭。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2]康慨.阿富汗女性的血泪[J].中国新闻周刊,2007:98.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女性形象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