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专家解读

2017-07-13冀晓萍

人民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指南德育工作育人

冀晓萍

2017年明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巾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关情况。《指南》在全国中小学校引起了热切关注。

《指南》表达了怎样的德育价值取向?落实《指南》需要做好哪些组织保障?如何以《指南》为纲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对此,我们来看《指南》研制的团队专家是怎么说的。

《指南》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价值方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指南》起草的逻辑起点,也是巾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巾英认为,这需要向“道德范畴本身的性质”追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指南》制定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系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当性辩护。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对一种行为道德与否、正当与否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会自然有所差别,反映着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点。即便是一些古今中外都接受的道德原则,如“爱”“尊重”“责任”“正义”等,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行为要求。

因而,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也就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定位和性质。

石中英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基础性工作,中小学德育则是这个基础性工作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则进一步提出,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多元化倾向”:新旧社会规范同时存在并不断发生摩擦与冲突,导致社会心理处于无序状态。这种无序状态既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

现阶段社会特征更为迫切地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

石中英认为,《指南》回应了时代对中小学德育的要求。《指南》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放开眼量、着眼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方面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也集中阐明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那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定上,俞国良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服务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而是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使德育工作既有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良好运转,又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强本固基,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

俞国良强调,《指南》对中小学分年龄、分学段设置德育目标,遵循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衔接性。

在德育目标的纵向层次性划分之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还指出了《指南》中德育目标的“内在逻辑层次”: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必备品格,最后形成“四个自信”,对社会主义有远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林丹认为,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德育目标设计,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反映了人的认识不断深入的渐进性,是对德育工作科学性的尊重,也是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实践性、实效性的要求。

杜时忠认为,德育目标的这种层次差异的科学依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面临的道德关系、交往关系日渐复杂,成长需要和道德需要日益丰富多样。

第二,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体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不断发展变化,道德自主性在不断增强。由他律到自律,由被动到主动,由听话顺从到反思建构,中小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道德主体。

第三,几乎所有的德育目标如诚信、友善、公平等,都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不可能在某一个学段一蹴而就。以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为例,其具有四个层次:不撒谎,讲真话;说话算数,一诺千金;个人诚信;国家和社会诚信。因此,诚信教育也应该有高低不同、前后相继的四个层次,诚信教育的目标也应随之而变。

《指南》的德育内容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学性。

杜时忠指出,《指南》在新的形势下既坚持了“主旋律”教育,又发展了“主旋律”教育。

例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实、更新了以往的社会主义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等弘扬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上升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倡导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发展了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强调“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等。

同时,德育内容兼顾“古今中外”,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本土道德文化与外来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 总之,《指南》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价值方向,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

中小学落实《指南>的六大常态路径

《指南》明确了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条路径,将德育工作全面落实到生活中,并提出了明确规范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化策略。

在课程育人方面,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将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刘长海指出,《指南》已提纲挈领地对各门课程的德育潜能进行了分析。未来在实践中,学校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有所偏重,另一方面要融会贯通,不宜僵化理解。

在文化育人方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认为,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具有弥漫性和内隐性,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网络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形成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能育人。

刘长海提醒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教育理念提煉本校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二是要以办学理念为轴心创新校园规章,指引师生言行。三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美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办学理念的直观呈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使校园处处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价值。

在活动育人方面,冯建军提出,活动是道德认知扩展和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机制,也是儿童最喜欢的德育方式,建议中小学校:—方面把静态的德育资源活动化,把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尤其是引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他们的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但是,不只是德育活动才具有德育功能,一切活动都具有德育功能。因此,中小学必须有意识地开发活动的德育功能,以道德引领社会活动,做到事事是德育,事事能育德。

在实践育人方面,刘长海提出,要建好用足校外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以主人公姿态参与社会生活。未来,学校要加强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开发,建立融参观学习、互动交流、模拟体验、实践探索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管理育人方面,刘长海指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紧密相连的,规范合法的学校生活能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校园民主管理、明确岗位责任,是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协同育人方面,石中英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协同配合,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系统性的反映。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开放性,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德育工作不能走“封闭式德育”的老路,要在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社区和各个社会机构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特别重要的是,学校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学习和人格养成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俞国良认为,《指南》中的六条育人路径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进行了全面设计,把不同环境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将德育目标与内容归位在相应的环境系统中,有助于进一步厘清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提高实效性。

当然,常态开展是德育T作的基本规律。《指南》提出“坚持常态开展”的原则,石中英认为,这就要求巾小学校一方面要努力健全德育工作各项制度,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废,始终朝着德育工作的正确价值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传统优势的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好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问题,努力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将德育工作意识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交往活动中,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学校德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落实《指南》要注重组织保障和方法创新

回顾以往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种种教训,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要落实好《指南》,除了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因地因人因校制宜等重要原则外,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组织保障和实施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指南》在加强组织领导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和管理。学校要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推动解决重要问题。校长要亲自抓德育工作,规划、部署、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优势”。

两年前,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当前,这一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016年6月,《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发布,该《意见》明确了党组织“领导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年多来,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体制理顺、机制建立,党组织在中小学校的地位不断强化。下一步就是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党组织管德育的机制,在中小学校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程方平认为,以往德育工作中的组织保障和要求多停留在形式或表面,德育工作成为上级要求下级的任务,被动而不上心,没有能够转变成教育者、成年人和相关部门自觉和用心推进的使命。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扭转和改善,仅有形式上的组织保障和制度要求也无法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程方平指出,德育工作者对道德和信仰的态度或认同水平会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一个人道德、伦理、信仰的形成和确立。每所学校都应认真思考,如何建构学校德育良好、有效的组织保障,如何使德育双方都能得到持续和正面的激励,使被动的“任务意识”转变为自觉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

那么,学校组织保障的着力点在哪里?

程方平提出,德育工作真正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非仅是设岗、安排职务和制定管理条文,而应使全社会、使学校的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身岗位上自觉推进德育工作。要尊重学校、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自主判断和教育的自主权,要相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责任心,而不是用烦琐僵化的标准束缚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基于《指南》,程方平认为,德育也不能仅是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团队工作者的工作,而应是校长和所有教职人员的神圣职责,要将德育作為每个岗位职责中的明确要求;学校组织本身的工作目标和评价方式应逐步改善,要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给操作者更多的信任和自主空间,使组织的作用能更好地切合学校实际;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既体现为白上而下有组织的指导和信息通报,也要依托白下而上的情况反映和经验积累等作为学校内各类组织的必要补充和完善,部分学校运行良好的“家长委员会”“学校社区合作机制及资源共享”和聘任“法制副校长”等都是很好的经验。同时,他认为,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应通过加大“诚信记录”、法治建设和社会监督的力度来加强他律。

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朱尧认为,基层学校的德育组织保障要突出做好“共育”设计:《指南》明确了协同配合的德育原则,提出了“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并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德育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所有教师都应是德育责任人,各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不只是“一节课”的事,德育绝不应该仅仅在学科教学中发生。

在长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教育一线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德育实践经验,但在德育方法上也存在诸多弊病。推动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改进,需要方法创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指出,在德育工作中,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那种以为既定德育内容一定对应某种固定的德育方法的思维习惯,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是十分有害的。中小学具体德育工作的方法永远处在创新之中,永远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尝试,科学地创造新方法,艺术地运用新技巧,以全面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针对如何进行方法创新,耿申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挖掘传统德育经验。“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是我国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比如,孔子既重言教,更重身教,被誉为“万世师表”。到了今天,在言行一致、为人处世上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向善的道德情感,也应成为每位教师的行为自觉。

二是学习经典德育理论。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德育理论丰富,近代以来德育新理论更是不断涌现,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庞大的理论资源。

三是开展德育科学研究。德育方法的研究包括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等。许多学校白发开展了德育方法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一些学科渗透德育的行动研究将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知行合一”,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是形成教育合力。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道德认知的发展,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和体验,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行动的统一,都需要家校社三方形成一致的认识,采用一致的方法和行为。例如,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方面,只有家庭和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才能创造性地将“自愿”“无偿…‘利他”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以某种安全、高效、快乐的方式推进实施,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志愿精神教育。

针对德育方法的创新,朱尧认为,应在“唤醒”自觉、化于“无形”上多下功夫。《指南》明确要“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这种引导和熏陶,不仅在于通过板报、走廊、橱窗、墙壁的布设等显性校园文化来传递学校的价值追求,更要通过校训、校规、校歌、校报、校园网络等隐性校园文化来凝聚师生的精神共识;要加强对这些仪式教育价值的挖掘,通过仪式传递文化、价值观,真正地影响学生;要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悟”,把有形的“规范”化为无形的“慎独”。

猜你喜欢

指南德育工作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指南数读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