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2017-07-12程丽平赵海云王世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程丽平 赵海云 王世斌

061100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人民医院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程丽平 赵海云 王世斌

061100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生活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老年脑梗死;护理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作用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高发疾病,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该种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患者预后常遗留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为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和系统的康复指导很有必要[2]。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探究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84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有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所有患者纳入标准[3]:年龄≥60岁;经头颅CT或MRI确诊;患者意识清醒,不存在精神或智力障碍;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存在恶性肿瘤、不能配合研究或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1~79岁,平均(68.3±3.6)岁。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基础的对症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降脂、抗凝、控制血压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包括病情指导、饮食指导、基础护理以及常规的康复护理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早期心理康复:脑梗死患者多因为病情反复,加上行动不便,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维持好的心情对疾病恢复的重要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调整心情等。同时应多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并积极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早期运动康复: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向患者详细讲解康复训练的好处、方法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等,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卧床期间,可在床上进行四肢运动,包括伸手曲肘、活动关节等;能够站立的患者可进行平衡训练,训练身体躯干的扭转;患者完成平衡训练之后,可进行步行训练,进而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散步、打太极等。同时应保证患者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实现活动量的增加。③神经功能康复护理:为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可在患者活动范围内摆放日常生活用品,或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播放音乐、电视,鼓励患者看报、看书等,刺激患者各项感官。④按摩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时,可适当对其进行按摩护理,按摩时遵循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4]。对上肢患侧皮肤可采用揉按和拿捏按摩手法,下肢按摩可从大腿根部向下直至足背的滚法按摩,按摩力度应以患者出现刺激感为度。除此以外,还可邀请中医科医生进行推拿康复护理。

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相关标准可参考文献[5];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4 d后每周回访1次,至发病90 d;发病90 d后,每月回访1次,每3个月回我院复诊1次;发病第3个月、第6个月,复查MRA,给予NIHSS评分、MRS评分、TICI分级,并评估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复查肝肾功能、凝血四项;6个月,给予HAMD评分,了解梗死后抑郁情况,记录所有患者6个月内是否有复发以及再复发情况,并全程监督用药情况,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病情评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NIHSS和ADL评分对比: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对两组患者出院前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有6例出现不满意,整体满意度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及神经、运动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及神经、运动功能比较±s,分)

组别 ADL评分 NIHS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4.98±7.76 21.51±5.32 6.52±1.64 2.33±1.01对照组 35.23±8.05 29.35±6.45 6.58±1.59 4.53±1.34 P>0.05 <0.05 >0.05 <0.05

讨 论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供血障碍而引发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脑梗死是患者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的血流,出现突然停止或者减少的问题,使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的状况,造成了脑组织的软化和坏死,患者通常会伴有相应部位的体征。急性脑梗死不仅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复发率,而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甚至是肢体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了化学合成的一类新药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在开展脑梗死临床治疗的同时,如何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已逐渐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愈率的关键。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强调的是对患者病情的护理,多重视患者的生活照顾和医疗监护,而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较为缺乏,因此也必然会错过患者机体恢复和神经功能改善的最佳时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指的是基于常规护理内容,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技术,促进患者残余功能的恢复,以有效减少致残率及不良后果的发生,并实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已有相关研究证实[6],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损害,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也能较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同时,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干预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ADL和NIHSS评分改善程度较常规护理组明显,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能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 蓝雪芬.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7(14):13-16.

[2] 李静艳,孙宁,马宝英,等.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药,2016,4(12):1898-1900.

[3] 张诗宇.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7(10):232-233.

[4] 侯彩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13(27):139-140.

[5] 曾秋莲.综合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2(1):88-90.

[6] 欧阳丽娟.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与认知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3(10):102-103.

Improvement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quality and life abi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heng Liping,Zhao Haiyun,Wang Shib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hua City,Cangzhou City,Hebei Province 0611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and its improvement effect on nursing quality and life ability.Methods:84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We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in the observation group,each index score improvement,nursing satisfaction,HAMD score and NIHS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Nursing quality;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Improvement effec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s,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2 33.76±2.14 19.52±3.68 13.34±1.32 10.47±2.61观察组 42 33.58±2.49 10.86±3.72 13.75±1.26 6.28±1.12 t 0.153 12.515 1.132 12.463 P 0.102 0.001 0.231 0.012组别 例数 HAMD评分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7.93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