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友反哺功能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7-07-10张玖泽

教育与职业(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校友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摘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友反哺功能,创新校友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提出,应通过建立健全校友工作机制,构建校友工作网络;营造校友文化氛围及校友文化育人环境;大力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注重在校生校友意识培养;搭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双向服务平台,发挥校友反哺功能,助推校友与母校共同成长。

[关键词]校友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反哺教育

[作者简介]张玖泽(1983-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政工师。(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016年度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校友反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ZYZD2016026)和天津职业大学2015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平台校友反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2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5-0088-04

一、校友及校友工作概述

1.中西方高校校友工作回顾。中西方知名高校均把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作为学校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西方高校校友会制度极有特色并且运作成功,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较强。重视校友工作并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校友服务,一方面能够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系,保持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让校友有为母校贡献力量的意识,促进高校建设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校友会的发展注入资助和支持,搭建学校在海内外的信息网,成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和学校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西方高校的办学经费大部分依靠校友捐赠,根据Council for Aid to Education,US NEWS的数据,2015年美国大学27%的募款来自校友。

我国高校历来重视校友工作,特别是一些百年老校、名校都把校友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工作。近些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的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建设的要求下也开始重视校友工作,但高职院校建校史大多不长,校友基数较少,加之高职院校在传统社会认知中的限制使得有些校友对初始学历产生了自卑感,对校友身份不认同,甚至回避校友身份,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型过程中,必须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因为校友是反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是连接社会资源的桥梁纽带,是反馈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群体,是传承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既要学习西方高校校友制度的先进做法,又不能照本宣科地完全照搬,而应该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利用校友反哺学校发展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高职院校校友资源界定。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高职院校校友资源是指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以及他们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

3.高职院校校友资源分类。我国高职院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来的中职、职高合并或者升级而来,另一类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高等职业院校。无论哪种类型的职业院校,建校史都是少则十余年,多则近百年,校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校友已经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精英、行业企业的领军人物、创新创业的职业经理人和科研机构的研发骨干。总体来看,可以将高职院校校友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型校友、技术技能型校友、创新创业型校友和科技研发型校友。

其一,公务员事业单位型校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毕业的很多高职院校校友,特别是一些金融类、公共管理类的高职院校校友得益于高校毕业生工作分配制度,进入政府或者相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人员。这些校友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逐渐成长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或党政一把手。这一类型的校友可为高职院校提供政府最新资讯和政策,搭建高职院校与政府合作的平台。

其二,技术技能型校友。这一类型校友在高职院校校友中所占比例最大,也与本科院校校友有所区别。他们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是企业里的岗位能手和职场精英,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关的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也可以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其三,创新创业型校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引导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精英、企业老总,他们具备较多创业知识和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先进的创业理念、丰富的人脉、较多的就业岗位和渠道、捐助等资源。

其四,科技研发型校友。高职院校校友中有一部分通过继续深造,成长为科技研发专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可以将这一类型校友塑造为“明星型”校友,通过提炼他们的学习钻研精神,打造榜样效应,激励在校生刻苦学习。

二、校友工作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1.优秀校友案例可以充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校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体验,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现身说法可以避免思政教育教科书似的说教,更生动可信。

2.在校生更容易对校友案例产生认同感。校友拥有同在校生相似的求学经历和求学环境,甚至听过相同教师的课程,从某种层面来说,校友的今天就是在校生的明天。这种“血缘亲情”使得他们彼此产生认同感,从心理和情感上感觉更亲近,因此也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起来更顺畅。

3.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分不开。校友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学校传统的缔造者。校友身上凝聚的精神往往是学校校风、学风的直接体现,彰显了学校的品质和特征,是在校生持久的精神动力。特别是优秀校友,他们是学校的代言人,也是在校生崇拜和学习的偶像。

4.做好校友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第一,有利于更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办学理念是否先进,办学思想是否明确,办学方向是否准确,管理制度是否科学,运营模式是否高效,不是关起门来自我欣赏,而是必须在社会中得到检验和认可。校友来自高职院校、受教于高职院校,对学校有深入的了解,也最有发言权。第二,有利于利用与改善办学条件。随着办学自主化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办学方式和办学资金筹措的渠道也趋于多元化,既要依靠政府投入,又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大校友熟悉学校,热爱学校,有心回报母校的栽培之恩,愿意投资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第三,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和优化专业设置。校友既熟悉学校,又深知行业企业的情况,可以助推母校教育教学改革。第四,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杰出校友可以担任母校的兼职教师和实训教师,学校专业教师也可以到校友企业中挂职锻炼。第五,有利于推动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校友是学校口碑最好的宣传员,他们工作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清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同时,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可以助力学生就业。

三、发挥校友反哺功能,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1.校友反哺的定义。《初学记·鸟赋》中记载:“雏既壮而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这句话后来用于比喻子女孝养父母,回报父母的養育之恩。顾名思义,校友反哺指的是校友为报答母校培养之恩,通过自身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为母校建言献策。近年来,“校友反哺力”已经成为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可见,高职院校要利用好校友资源,充分发挥校友反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2.利用校友反哺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其一,建立健全校友工作机制,构建校友工作网络。学校要建立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学校成立校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校友工作规划、制度和部署,指导和推进校友工作,进行校友工作绩效评价,评选、奖励先进;学院成立校友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计划和具体部署,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协调、深入、组织校友工作,及时向校友工作领导小组反馈和总结。应建立和完善校友工作激励机制,加强校友工作队伍建设;加强部门和人员考核评价体系,调动校友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期召开校友工作研讨会,评选年度校友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其二,营造校友文化氛围及校友文化育人环境。校友取得的成就是学校学风、校风的直接体现,是学校教育培养的成果。营造良好的校友文化环境,利用在校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校友标志、标识,可以激励、熏陶在校生向榜样学习,传承学校优秀校风,发挥育人效果。例如,可以修建校史馆,为知名校友塑像,以优秀知名校友命名道路、楼宇,在学校公共场所安置校友捐赠的景观石等。

其三,大力宣传优秀校友事迹,发挥校友榜样作用。优秀校友事迹是鼓励在校生,对在校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案例,因此,应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校友典型事迹,扩大校友事迹在在校生中的影响。可以通过校园橱窗、校园电子屏、校友杂志、校友微信公众平台、校友网站、广播站等媒体宣传各类型的校友事迹,充分展示校友风采;定期开展校友讲堂活动,用校友真实的经历和故事教育在校生,引发共鸣,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期出版有关校友信息的电子杂志和《校友风采录》,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扩大优秀校友知名度,发挥校友榜样作用。

其四,注重在校生校友意识培养,挖掘潜在校友资源。今天的在校生就是明天的校友,校友意识培养应该从在校生做起。在校生上学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毕业后对母校的感恩之心和关注度就会越高。重视校友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树立在校生的校友意识,比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中对校史校情的介绍,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为在校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生对母校的感情;通过设立校友奖助学金培养学生对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心;通过多元化的校友反哺母校发展的形式,激励更多在校生和校友关注母校发展,为母校的发展尽心出力。

其五,加强与校友的合作,搭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双向服务平台,发挥校友反哺功能,助推校友与母校共同成长。第一,充分利用学校BB平台、网络空间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服务校友终身学习;依据校友在行业企业和岗位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专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组织校友以管理精英、企业技术骨干、职业经理人和兼职教师等身份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群建设论证、课程与教材开发等活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引入行业企业具有突出技能的校友作为学校的“能工巧匠”,指导实训教学。

第二,面向校友开放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包、技能培训与鉴定等资源,定期对校友进行调研,分析、统计校友培训需求,服务校友学历深造、素质提升及职业技能鉴定;发挥学校培训资源优势,依托校友企业或校友所在企业建立社会培训渠道,促进校友所在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发挥“包装生产线技术工程中心”“增材制造技术中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校办企业、实训中心等资源优势,帮扶校友创新创业;以校友带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入校友企业进驻“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创意设计中心”“乐艺创客工坊”,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意识;组织校友举办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知识为主题的讲座,邀请校友担任创业指导老师,促进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第四,发挥学校科研团队、科技特派员等资源优势,利用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为校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助推校友事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校友或校友企业参与校内外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引进行业领先的校友企业入校,参与实验实训设备改造升级。

第五,发掘、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保护学校历史建筑和景观风貌,为校友回母校追本溯源、重温青春岁月创造条件;发挥行业优秀校友先进事迹的模范带动作用,组织专业群校友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产业文化进学校、行业文化进专业、企业文化进课堂、职业文化进课程,打造融人文素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于一体的校友育人文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贺美英,郭梁,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3]盖晓芬.努力挖掘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校友因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4]周建松,谢峰.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5]戚音.高职院校校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

[6]黄道平,项建斌.对高职院校做好校友工作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1).

[7]梁楚,王斌,谢长勇,等.开发校友资源反哺学校教育教学[J].科技资讯,2013(19).

[8]李颖.利用校友资源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猜你喜欢

校友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