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施工企业债权管理

2017-07-08刘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施工企业

刘蕾

[提要] 债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资金问题引发一系列直接影响,更是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债权方面的管理,成为企业希望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施工企业债权问题现状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债权问题的原因,接着对如何加强债权管理提出几条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最后介绍盘活债权资产的两种方式——债权资产证券化和应收账款保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债权管理;应收账款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0日

施工企业的债权,主要是施工企业承接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其与工程发包单位在工程承包、商品交易过程中应收未收的各类款项,包括应收未收的工程款、已完工未计价款项、质保金、材料款等。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债权管理,是施工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债权风险较高的环境下,加强施工企业的债权资产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资产负债率,是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施工企业债权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施工企业债权现状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面临着“干工程难,催要工程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为抢占市场,追求利润,企业采取垫付资金的方式承揽项目;另一方面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行为普遍,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建筑施工企业又属于微利型企业,经营积累少,权益总额较低,资产总额和债务资本较大,在资产总额中,以应收工程款为主体的债权性资产又占据了总资产的较大比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些虽已完工但尚未获得建设单位验工批复的存货类资产大量存在,这类已完工但尚未结算的款项也是一项准债权。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施工企业债权占总资产比率为40%~60%,其中存货类准债权比例为20%~30%,且一些大型国企施工企业的债权类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债权问题给施工企业带来诸多影响,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质量,提高了资产负债率;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引发了支付危机,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降低了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严重危及了企业的资金链安全。

(二)施工企业债权管理问题的原因。针对当前施工企业债权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对债权管理理念认识不够,债权的形成主体与认识重视程度不统一,各级部门对债权的事前管理认识不到位,对加强债权管理的长期性认识也不到位;第二,会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债权难以及时准确确认,到期债权难以准确掌握,已完工未结算款的性质复杂难辨,给信息决策带来障碍;第三,对债权管理的思路不具体,相关部门职责不够明确;第四,对债权管理的方式存在局限性,管理手段单一落后,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第五,债权管理与考核奖惩相脱节,管理力度不足。

二、加强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措施

施工企业的债权管理问题要想得以顺利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转变观念,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建立债权管理长效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才能化解债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一)提升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债权管理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全面提升施工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债权管理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是加强债权管理的关键。首先,应当提高高层领导者的债权管理意识,高层领导重视了,才能激发下属各级的潜能和动力,才能确保企业顺利开展债权管理工作;其次,提升不同层级管理人员对债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每个关键岗位都能熟知自己对债权结果的责任,形成全员清欠态势;再次,对于债权管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调动多方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原因,积极推动难点问题的解决;最后,对于将债权管理纳入奖惩制度,也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领导重视了,才能积极推动奖惩制度的执行。

(二)将债权总额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应将债权管理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在预算组织体系中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债权管理中的职责,并按照职责分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全过程管理。从债权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控制,再到分析、调整、考核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流程。哪个环节的债权出现问题,能够明确及时地找到相关责任部门,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防范,从被动清欠转变为主动防欠。

(三)分类管理债权项目。从企业总部來说,首先,应当从宏观上下达管控目标,控制债权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其次,应当重点关注到期的大额拖欠债权,重点清算清收应收账款中的到期大额拖欠工程款、存货中较长时间无动态的已完未验工程款及房地产开发存货;最后,对于难以解决的项目债权要下达清算清收指标,单独进行重奖。

(四)对债权管理落实责任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是指应当采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债权管理实行定人、定责、定任务、定时限、包成效的责任制,将债权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分解管控目标,限定债权的结算或收款时限,并签订责任书,严格按照责任书的约定对债权进行管理。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日常动态管理。准确的基础信息数据能够给债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实现债权信息化的集中管理能够提高债权管理的效率。当前已经有一些施工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的各类债权,通过建立债权管理信息系统,对不同维度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便于管理者分门别类对债权进行管理,多层次、多角度的提取所需数据,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债权管理效率。

(六)将债权管理与考核奖惩相挂钩。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将债权管理与考核奖惩相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相关责任人积极主动地去清算、清收债权,确保债权清算清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盘活施工企业债权资产的主要方法

要盘活施工企业的债权资产,企业不仅需要加大清收力度回笼资金,还可以开展债权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等业务加速资金的循环。

(一)债权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能够给企业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施工企业债权资产证券化,既能够甩开应收账款的沉重包袱,又能够有效盘活资产。债权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为:(1)投资者与证券公司签订《订购协议》,将认购资金以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委托管理人进行管理;(2)证券公司与原始权益人签订《应收账款买卖协议》,将专项计划资金用于向施工企业以折价方式购买应收账款,组建应收账款资产池;(3)证券公司与施工企业签订《应收账款服务协议》,施工企业作为资产服务机构负责与应收账款及其回收有关的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4)证券公司与托管银行签订《托管协议》,由托管银行对专项计划资产进行托管;(5)债务人偿还应收账款后,证券公司向托管银行发出分配指令,托管银行通过登记机构向投资人制度资产支持证券本金和预期收益。

(二)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一般为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和折扣保理,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债权特点理性选择保理业务的种类;对于保理合同中可能会隐藏的内容、支付方式、时间等的风险,应当尽量规避;同时,实行应收账款保理,还应当签订正式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努力完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会计管理,对于合同的执行过程也应当全面激励,留存与保理合同相关的债权书面凭证,以防后续因合同纠纷造成不利局面。但保理业务由于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限制,以及很多施工企业对其缺乏必要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来实行的不多,制约了保理业务的发展。同时还需要注意,应收账款数额巨大会使保理业务变得沉重,保理费用高昂,还需要施工企业承担应收账款容易收回的机会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瑞乾.浅议施工企业债权债务的管理[J].交通财会,2012.11.

[2]陈志文.试对交通施工企业债权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7.

[3]崔鹏飞.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施工企业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