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快乐带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7-07-06邹丽丹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反思课堂

邹丽丹

摘 要: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笔者认为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不是主要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而应该认真地思考不同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是否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因参与“一师一优课”活动,上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这堂课,在多次试教与磨课过程中自觉收获颇丰。笔者想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学个案,思考把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笔算除法;反思

【设计初衷】

考虑到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觉得其很有研究价值,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将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笔者选上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笔者上的是用“四舍”法把除法看作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后面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课堂回放】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30×( )<63 30×( )<93

20×( )<165 40×( )<185

63÷30= 93÷30=

165÷20= 185÷40=

二、开门见山,学习例题

1. 出示例题:小明来到文具柜台前,每个笔袋21元,84元钱可以买多少个笔袋?

指名一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学生试做笔算除法后指名板演并说算法,接着教师板书完整并说计算方法。

2. 出示下一例题:台灯62元一个,小红用430元钱可以买几个台灯?

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

师:谁看懂了,怎么算的?(指名两位学生说:把62看作60,商7,7乘62得434,商太大了,改商6,6乘62得372,余58)

教师将巡视中发现的学生错误进行展示,说说应该怎么做。

教师继续提问:用102元可以买几个笔袋?545元钱可以买几个台灯?

学生完成后展示作业,并交流汇报。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 出示:商是几?比一比谁试商的速度快。

359÷51= 204÷43=

410÷82= 502÷63=

2. 小结方法,师板书:①估→②试→③乘→④调。

3. 师:接下来请你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几道题目。

85÷41= 143÷22= 480÷63=

学生完成练习,答案展示,并核对。

4. 拓展提升:6( )÷22=( ),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被遮挡了,商可能是多少?

在课堂上,笔者也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在疑难处点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交流。但试教后,听课老师给出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模式很传统。笔者也很清楚,那是老师说得委婉,言下之意是设计没有新意,教学模式太过陈旧。笔者自己也感觉到教学环节比较琐碎、拘谨,放不开,同时为数不少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商的位置写错,计算商和除数的乘积时,算的是商和估做的整十数的积。笔者又重新拿起教材,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这堂课的问题出在哪?什么样的课堂是创新的课堂呢?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查阅相关资料。反观自己的这一堂课,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引领者而不是主角,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学,自觉地学,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科学组施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笔者:我们科学课推行的同伴互助学习的形式你为什么不采用?原来科学课中采用活动单设计和同伴互助学习形式类似于我们“导学稿”设计和“学友互助”模式。去掉“繁文缛节”“细枝末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自己去和同伴合作交流,反馈质疑,强调学生的互动合作,还能和我们现下强调的“生本课堂”不谋而合。把“舞台”让给学生,教师当观众,必要时出来客串一下某个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其次,课堂要创新,首先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师要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在这一节课里,笔者作为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学生被迫无奈地听,反复无趣地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扼杀了学生该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只是像容器一样在被动接受。所以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得索然无味,学习效果也不如人意。

想要将本就枯燥乏味的计算课上出新意又扎实有效,该怎样设计?学校里的学友互助模式已经推行了好几年,卓有成效,但也有教学内容和步骤被束缚的弊端。当即笔者就想到了对我们现在采用的“学友互助”和“导学稿”进行优化设计,一定能体现我校的教学特色。有了想法,随即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处处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能做、能讲、能写的都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实践,必要时再进行点拨和指引。

【回溯教学】

于是《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新授部分设计如下:

1. 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出示例题:每个笔袋21元,84元钱可以买多少个笔袋?

师:我们402班的同学很了不起,计算能力很强,邹老师要去文具店买奖品,你能帮我计算一下吗?

指名一生口答,师板书算式。

师:请你仔细观察算式跟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怎么算呢?完成学习活动单第1题。

学习活动单第一题要求:①用竖式计算;②完成后思考:商几?是怎么想的?

指名一组学生(两个为一组)合作汇报,一位板演一位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与全班同学交流,其他学生可以反馈评价也可以质疑。

教师追问:第二个84是怎么来的?

2. 出示下一例题:台灯62元一个,用430元钱可以买几个台灯?

师:同学们很给力,第一个问题顺利解决了,老师还想买几个台灯,还愿意帮我算一算吗?

完成活动单第2题,先独立解决问题,再学友间交流试商过程。指名一组学生板演后汇报交流。

(以下是学生汇报交流的一个场景)

生1:430除以62,我是这样想的:先把62看作60,想430里面有几个60,有7个60商7,7乘62是432,大于430,把商调小1,商6,6乘62是372,余58,58小于62,是对的。

生2:我觉得他们学友组两人合作得很好,一个写,一个汇报,字写得也很端正。

生3:我要表扬马浩名,他交流时,声音响亮,说得很完整。

生4:我觉得你们的计算过程是对的,就是把62看作60,建议你们可以在除数旁边写下来。

生5:你为什么要写两个除法算式?第一次商太大了,可以擦掉或划掉,不然比较占地方。

生1:我是为了把思考的过程表达出来。

生6:我认为不熟练时可以写出来,熟练了可以在心里想商,再把正确的商写上。

师:刚才你们讲到调小,是什么意思?怎么调?

生1:我们第一次商7太大了,把商改为6,就是调小。

再指名两个学生说调商的过程,然后师小结。

3. 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师:徐老师也要去买一些奖品,你们愿意帮助徐老师来算一算吗?用102元可以买几个笔袋?545元可以买几个台灯?

学生独立完成,一组学生投影展示并汇报解题过程及回答第一次试商为什么会偏大。

(①列式计算;②做完思考:计算过程中你调商了吗?为什么需要调商?)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笔算除法(揭题),谁来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指名3位学生口答)

师板书:①估;②试;③乘;④调。

【感悟反思】

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时,笔者着重体现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二次试教时学生的表现让笔者惊喜,他们不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把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上来,把接近整十数的除数看作整十数去试商,还能完整地说出计算方法。尤其是全班交流时很多同学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积极反馈,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大家弄清楚了计算方法,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算,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为什么这样设计后课堂教学会有那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是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

一、自主学习探究将快乐带进课堂

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学习乐园。案例二是在案例一实践的基础上反思而设计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观,可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工作中,只有深入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策略,优化“以生为本”教学策略,学生才能够在自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学得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位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84÷21。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20来试商的方法进行笔算,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算理,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例题源于生活,孩子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这个例题主要是学习试商,学生解决较好,第二个例题430÷62,是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60来试商。这道题既出现四舍法试商,又需要调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设,考虑到从自己独立完成到学友交流因需要调商所以相对要花更多的时间,便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和学友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和交流计算方法。四舍法试商易大,需要把商调小的结论虽然书上没有出现,但是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进行了渗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充分互动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

全班交流前,完成的同学先在学友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自己的想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学友组的两个学生分工合作,一人板演,一人负责汇报计算过程及其想法,跟他人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汇报完后,有很多同学进行评价反馈,这时就请汇报的同学指名请学生回答,让汇报的同学感受了具有自主选择权的喜悦,其他同学也感受了具有自主发言权的欢欣。大家积极互动交流,有表扬同学字写得端正清楚,讲解大声清晰的;也有提出批评意见,改进方法的;更有质疑问难,提出问题的。汇报同学积极应对,如遇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点名请其他同学解答。课堂上你来我往,互动交流,好不热闹。学生在此活动过程中与平日的课堂里判若两人,还能勇于质疑,提出不同的意见,说得头头是道,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参与的热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学生的学习事项。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自己“当家做主”的乐趣。学习就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摒弃其他的坏习惯,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明晰了计算方法和一些细节问题,也知道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美国学者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不同的学习方法,平均学习保持率(两周后还能记住多少)是不同的。人在实际演练和教授他人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保持率最高,这也充分表明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主動学习、积极互动交流应该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三、认真倾听反馈创高效生本课堂

学生只有能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家要进行评价反馈,也能促进学生格外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汇报,这样专注的神情、认真的态度为他们良好的学习效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细微的变化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适时的语言鼓励,眼神肯定,手势表达都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由于是学友小组合作学习,在集体汇报时,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在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条理不清,笔者都专注地倾听,没有半点不耐烦,更不打断他们的话。有了笔者为榜样,孩子们既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又能做出中肯的评价反馈,汇报者对大家的评价反馈做出二次反馈,之后再进行练习巩固。大家都能轻松地提炼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教师及时有效的反馈,尤其是貌似不经意的几次追问,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化解了难点,明晰了重点,培养了数感。在倾听和反馈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更是学会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也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育的真谛,绝不应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牢固于心中,“一切为了学生”不再是一句口号。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遵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是引领孩子们悦纳数学,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和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而爱上数学。

猜你喜欢

反思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