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走出去”下不同文本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

2017-07-04李佳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翻译策略走出去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结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家对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的处理决定着翻译的质量,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根据文本的权威性、服务对象等,我们可将文本区分为高等地位文本与低等地位文本,面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不同地位的文本,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如直译加注、释义法、意译法等进行文化补偿,以达到翻译效用的最大值。

关键词: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缺省;翻译补偿;不同地位文本;翻译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排在世界前列。而 “文化力量”却依旧弱小,文化的输入远大于输出。因此,国家大力推崇“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促进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

二、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尤金·奈达所提出的。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的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

三、高等地位文本的补偿处理

高等地位文本一般为统治阶级服务,传达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统治阶级授予的最高权威。这一类文本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宪法公告等。这一类文本大多以行政公文的形式出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讲究时效性、政治性、准确性,在文体,句式,用词和功能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文本。因此,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译者通常会选择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持“原汁原味”。

(一)直译加注

高等地位文本的高权威性不容许译者随意措辞,以免扭曲原义。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直译,并进行加注处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三严三实”,该词属于缩略语,是中国特色词汇。在译文中,译者将“三严三实”直译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Honests,并在段末加上标注:To be strict with oneself in practicing self-cultivation, using power, and exercising self-discipline; and to be honest in ones thinking, one ‘s work, and ones behavior.对于中国人来说,“三严三实”的内容不言自明,而外国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译者需要另加标注,帮助目的语读者建立连贯的语义框架。

(二)增译法

增译是在译文中明示出原语读者视为当然,而译语读者却不知道的意义。增译过程即将原文表层上省略的成分再现出来,译出它的弦外之音(乐金声,1999:20)。如“约法三章”属于特色政治词汇,可被看作文化缺省处理。译者将“约法三章”译为:three-point decision in curbing government spending.除了译出词汇的本义,译者还增译了“约法三章”实施的目的。

(三)释义法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为了能够让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一样接收到原作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对等是最重要的,而形式是其次。因此,译者通常采用释义法来打破形式的限制,还原句子的本来意味,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例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四风”一词,译者没有按照字面的缩略词翻译,而是将其译为“formalism, bureaucratism, 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译者通过释义法将“四风”的本义展现给目的语读者,弥补他们的文化空缺,建立连贯理解。

四、低等地位文本的补偿处理策略

与高等地位文本不同,低等地位文本所代表的不一定是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的可能只是一家之言,一般不会被授予权威。这一类文本包括小说、戏剧等。低等地位文本的文化内涵与高等地位文本有较大差异,在词汇、句式、功能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低等地位文本中采用的词汇和句式往往丰富多彩,同时,文本中通常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以便于充分表达感情。小说、戏剧、诗歌等主要用于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是一种思潮在一个特定时代传播的工具。低等地位文本大多是非正式的,因此译者可以依据译者个人风格,采用相对灵活的处理方式。

(一)归化法

归化法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尤其值得推崇。如台词“等改完了剧本,你再唱你的《西厢记》或再唱你的‘陈世美”。译文:(1)After finishing the script, you can play out your “Lovers Tales” and “Wicked Husband”.(2)After finishing the script, you can play out your “Casablanca” thing. 《西厢记》和“陈世美”都是中国文学独有的文化因素,在这里象征爱情。译文(2)将两个词合译为“Casablance”,既传达了原作的文化内涵,又巧妙地采用了和原作同样的修辞手法,完美地弥补了文化缺失。

(二)意译法

文化翻译补偿往往伴随着译者对于文本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选择,例如:中国经典古诗《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中“清明”一词,吴钧陶译成“the Pure Brightness day”,许渊冲译为“the Mourning Day”,一种直译一种意译,前者将“清明”的表层意思逐字地译了出来,而后者考虑到英语国家中没有“清明”这一节日,于是将其译为 “哀悼日”,直白地将“清明节”在中国的文化意蕴翻译了出来,显然,许淵冲的翻译更能为英语国家读者所接受。

(三)音译法

音译法在汉英翻译中并不常用,但这一翻译方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必然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有效毕竟途径。英语中汉语的借词也有不少,比如最常见的kowtow(磕头)、kungfu(功夫)、t--ofu(豆腐)等,这些词汇都带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走向了世界。在翻译低等地位文学作品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选择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巴金的《憩园》的英译本中,对于“老爷”一词的翻译,译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意译为“master”,另一种则直接音译为“laoye”,之所以能够这样翻译,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master”无法完整地表达出汉语称谓“老爷”的意思。

五、结语

只有大力推进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是翻译家不可推卸的使命。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文本,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既能够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又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是每一个译者的翻译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红玉.谈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J].青海大学学报,2003,21(2):91-93.

[2]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叶小文.中国文化“走出去”[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5-9.

[4]乐金声.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J].中国翻译,1999(2): 18-20.

作者简介:李佳(1994-),女,湖南省娄底市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翻译策略走出去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