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肽素测定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价值研究

2017-07-01陈刚赵明明邱峰杭燕萍

中外医疗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陈刚+赵明明+邱峰+杭燕萍

[摘要] 目的 探析血浆和肽素的测定对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住院及门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和肽素测定,比较两组血浆和肽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浆和肽素水平(3.21±0.38)μg/L,PCT(2.21±1.1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SI等级I级血浆和肽素水平(32.1±12.0)μg/L、II级(40.5±12.7)μg/L、III级(55.2±15.8)μg/L、IV级(78.3±16.3)μg/L、V级(17.2±4.9)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PSI等级之间呈现正相关(r=0.936 2,P<0.05)。 结论 血浆和肽素的测定对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对改善患者预后价值重大。

[关键词] 和肽素;下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预后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a)-00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lasma Copeptin determination in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50 cases of hospitalized and outpati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lasma Copeptin. Results The levels of plasma Copepti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21±0.38)μg/L and PCT (2.21±1.12)μg/L, respectively (P <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SI grade I plasma copeptin level (32.1±12)μg/L, II (40.5±12.7)μg/L, III (55.2±15.8)μg/L, IV (78.3±16.3)μg/L, V (17.2±4.9)μg/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howing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I and grade(r=0.936 2,P<0.05). 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and peptidic acid has a certain value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Copept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everity; Prognostic value

下呼吸道感染(LRTI,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在臨床上十分常见,为声门以下的气道感染,疾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等,是住院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显示[1],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中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和肽素水平最高,而国内尚未有相关研究报道。下呼吸道感染目前是ICU常见的感染类型,虽具有规范化诊疗指南,不过其患者死亡率依然比较高。为探析和肽素与降钙素原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情及预后判断价值,该研究将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呼吸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住院及门诊下呼吸道感染5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呼吸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住院及门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哮喘急性发作及急性支气管炎。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0~80岁,平均(55.87±8.37)岁,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8名,女性22名,年龄29~79岁,平均(55.37±6.74)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该次研究,排除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患者,排除明确为肺结核的患者,排除高度怀疑非感染性疾病者且不伴有下呼吸道感染者,排除具有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及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2]。

1.3 检查方法

于受检者发病24 h内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标本血量为3~5 mL,经过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浆,然后在零下18℃的环境下保存待检。检验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严重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试剂选择相配套的试剂盒。

1.4 病情严重程度评价

以CURB-65评分进行,包括低血压、年龄>65,意识障碍,氮质血症,每项达到标准为1分。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级,0~1分为轻度,2分属于中度,2分以上者为重度。观察比较各组患者血浆和肽素及PCT水平情况。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组间相关性以r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浆和肽素及PCT水平比较

实验组血浆和肽素水平(3.21±0.38)μg/L,PCT(2.21±1.1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浆和肽素水平PSI等级相关性分析

实验组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PSI(肺炎严重度指数)分级,分为I~V级,I级7例,II级7例,III级8例,IV11例,V级17例。对照组50例均为0级。对照组与实验组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组之间的和肽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362,P<0.05),各组和肽素水平与PSI等级之间呈现正相关,见表2。

3 结论

和肽素属于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前体C末端的一部分,其水平会随着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生变化,相关研究已经指出,和肽素(Copeptin)能够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预测分子,降钙素原属于易检测的指标,会在严重感染时升高。和肽素在体外的稳定性比较好,成为反应体内血管加压素水平的良好指标。和肽素水平和疾病病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将其作为判断某些急性疾病的相关指标。在文献[3]中研究指出,对54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查血浆和肽素水平,其结果显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中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最高,且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研究表明[4],和肽素在下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临床重要的预测因素。近年来,以血液生化指标判断LRTI患者病情情况及预后的作用不断得到临床肯定,其中和肽素属于AVP前提,稳定性强,同时发现在判断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率较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敏感。研究显示[5],准确预测重症感染,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不过,临床上常常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进而出现耐药细菌传播,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而减少抗生素滥用的关键在于明确的病原学诊断,以用于明确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引起还是细菌感染导致,这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王伟等研究显示[6],在肺癌患者中,其血浆和肽素水平升高的幅度是健康人群的五倍,不过因为样本量有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不能得出有力依据。

多种应激源对血管加压素(AVP)的分泌具有刺激作用,而AVP属于下丘脑分泌中比较重要的应激激素,在外周血中,血管加压素水平具有波动性,临床上直接对其进行检测比较困难。不过血管加压素的前体在合成血管加压素的同时会释放和肽素,两者比较,外周血中,和肽素的稳定性比较高,容易检测。研究指出[7],和肽素水平判断应激程度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比较更加准确。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可用于判断肺炎、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预后情况。不过这些研究样本量小,比较分散,需加大样本量深入研究进行证实。该研究显示,实验组血浆和肽素水平(3.21±0.38)μg/L,PCT(2.21±1.1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和肽素能够更好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PCT属于炎性标志物,在正常状态下,PCT水平在0.1 μg/L以下,发生全身感染时,其PCU可达到0.5 μg/L,严重时可高达1.0 μg/L,血清PCT水平能够显示感染患者不同时期的炎性程度。該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组之间的和肽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和肽素水平与PSI等级之间呈现正相关,这与尹燕[8]研究中,观察组血浆和肽素水平(3.20±0.15)μg/L,PCT(2.22±1.10)μg/L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临床症状及预后均存在差异,早期诊断,及时进行分级,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萍,周戎,何永涛,等.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1949-1951.

[2] 韩李周,郑红,陈晓霞,等.社区获得性MRSA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医学,2014(9):10-12.

[3] 邢蕊, 唐恺. 血清和肽素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J]. 临床军医杂志, 2016, 44(3):289-290.

[4] 井军虎,李立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降钙素原和C 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12):2010-2011.

[5] 陈刚,邢雅军.和肽素测定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4,14(3):37-38.

[6] 王伟,刘松,何丽蓉,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2515-2518.

[7] 傅永平, 周玥. 和肽素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分级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4):509-511.

[8] 尹燕,刘怡妍,侯刚,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浆和肽素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4):32-36.

(收稿日期:2017-02-11)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护理观察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