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策略研究

2017-06-27徐鑫

教师·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徐鑫

摘 要:众所周知,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要在反复的科学训练后才能获得的。化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种,也应当承担这一职责。高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寻找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策略研究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认为教师只需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学生只需把握教材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并在考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正常能力即可。在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一味地认为教师讲授的知识绝对正确,学生只要相信教材、依赖教材即可,这就容易使高中生独立思考能力丧失,也间接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其中没有发挥引导作用,传授知识和教学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把问题的答案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实际上的情况是:不同类型的题型有自己独特的答题模式。习惯性思维验证阻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如果学生的思维被教学模式限制,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很难得到培养。

(2)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重视。所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疑问,不断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实际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引起重视,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没有引起重视和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就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不合理。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有目的性地合理使用方法。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经常开展实验课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很多学校也对实验课程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其具体安排却是一个问题。比如,由于学校实验设备不齐全造成实验不能进行,或者有一部分学校虽然安排了实验课,但是实验课形同虚设,教学实验根本没有开展。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1)使高中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高中化学课程作为一门传播基础知识的实验性课程,其中很多内容跟实际生活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其跟化学课程的讲授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建立生动情景和进行问题引导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在教授“碳酸钙和酸发生反应”这一节时,可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家里的水壶在长时间使用后累积的水垢怎样去除”,然后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再用教师点评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最后总结,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使用醋进行去除,用醋就能使水垢轻轻松松溶解。

(2)从思维意识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点:引导学生掌握方式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更清晰的理解,通过设立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不断提升學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效率。只有重视学生思维意识之后,才可使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强调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实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实践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创新意识的稳固。比如,在课堂上教授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反应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什么、为何在灭火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泡沫状物”。在提出问题后,很多学生对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因而急切想获得答案。在学生求知欲旺盛之时,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把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在试管中混合发生反应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此同时,教师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阐述。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混合会发生反应,从而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具有隔绝氧气的特点,所以,该反应可以用于灭火。

综上所述,要想使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帮助学生获得更为扎实的知识体系,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郁琴芳.浅议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3(4):23-24.

[2]张桂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5):32-33.

(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讨论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