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散文作品情感表达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特质

2017-06-27鲍俊杰韩彦斌

关键词:价值追求审美散文

鲍俊杰+韩彦斌

摘 要:文学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而散文作为文学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以情感的真挚为主要特征,所表现的内容也是庞杂多样,种类繁多。2015年度《草原》所刊载的散文除了涉及到自然生态方面的内容外,表现社会人文的篇章也不在少数。本文就将针对这些散文中作者所展现的人性与真情、对乡土的记忆与关怀以及身处于大都市的城市情感体验进行深入剖析,从审美的角度探求作者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特质。

关键词:《草原》;散文;审美;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095-05

散文所体现的真,是针对于文本的内容,而散文的内容之所以真实的直接原因就在于作者情感的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散文就是作者个人的自叙传。朱立元在《美学》一书中谈到:“纯粹精神性的真与善才是美的至境。”[1]“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美学中强调的‘自然与我们今天讲的大自然,比如美丽的山河、壮观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是指体现于事物中的普遍永恒的人性或者理性。”[1]2015年度《草原》所刊载散文作品中,涉及到社会人文的内容多达22篇,其中对人文精神的书写11篇,乡土记忆3篇,城市体验5篇,作家立足于人性与真情这一基点,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书写,在批判与坚守中彰显自身的情感维度和精神追求。

一、真情守护中的情感表达

文学是一种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为宗旨的精神生产活动,同时也承担着传递真情实感、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重任。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以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书写着人类对于真情的守护。这里所谓的真情守护是一种普遍的人類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类尊严、价值以及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同时也有对人类精神危机的反思与忧虑。人类的自我关怀包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怀念与向往,对童年的回忆与缅怀,在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中,内心最真挚纯朴的感受得以展现。

(一)童年记忆的时光重现

李悦的《守护童年的馈赠》讲述了主人公额博的童年历程与记忆,文章以回忆式的方式描写了额博童年时在出生地呼和浩特所品尝的美食、参观游玩过的景点,这些宝贵的童年经历都是打动人心灵的隐性或显性的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对额博未来的艺术修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童年的美好经历在时间的洪流中沉淀下来,最终凝铸成珍贵的化石,重温过去的时光,可以让我们从中思考人活着的真理。童年的馈赠是最宝贵的,同时也是随着个人的成长逐渐缺失的东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内心对纯真朴实情感的坚守显得尤为难得。

对童年情感的守护既有自我的言说又有他者的言说。吴昕孺笔下的《旋转的陀螺》为我们介绍了作者与童年相识的小伙伴们一起读书玩耍的过往;《一只失散多年的手》将友情比喻为手,进行了形象化的描写。真挚的友情难能可贵,能在长大成人、在外工作之后,依然还能一见如故的友情更为弥足珍贵,其中体现的是人类内心深处最真诚、最柔软的情怀。

(二)母爱亲情的温馨表达

除友情之外,亲情也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人性关怀的主题。《椅子上的冬天》是作者王爱书写亲情的真情散文,让我们在感念亲情之余,更多意识到的是人类的精神危机。文中的祖母是家中一宝,每年冬天,大家都会拿着椅子围坐在祖母身边,听祖母讲述各种各样的要闻趣事,祖母对此心满意足,也正因如此,老人家对冬日怀有热切深沉的情感。然而随着孩子们的长大,逐渐外出的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盛会也终究难以持续下去,祖母身边的椅子逐渐一把一把地空了下来,荒凉裹挟着孤独之感迎面袭来,不禁令人悲从中来。在现代商业化的浪潮与喧嚣中,作者王爱清醒的意识到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繁荣的背后,是令人忧思的人类精神危机。《五月的沙枣花》同样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对亲情的内涵做了细腻的阐释。在人情逐渐淡漠的时代,对纯真情感的坚守则更加可贵。因此,作家将人文精神荒漠化的“防治”工作纳入到了自己的文本范畴,用文字对温暖人性进行呼唤,在创作中担当起精神诉求的使命,在对社会发出呐喊的同时更多的是转向自我的心灵内省。

母爱是亲情中最重要也是最无私的一种情感,毫无保留,真切赤城。苍凉逐梦的散文《与母亲同龄的日子》讲述了作者自己当了母亲后,对母亲这一身份的体验,从另一方面诠释了母爱的伟大。《〈诗经〉里的妈妈走出来》正面讲述了作者的母亲从小到大最自己身体上的照料与精神上的鼓励,母爱的芳华我们始终难以用长大成人后的成就去全力报答。梁君笔下的《我的母亲是农民》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农民母亲的伟大。母爱是这世上最纯真最伟大的感情,无论时代发展到何种地步,人类这种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才是真正能够触动内心的东西。

二、民族情感的颂扬

亲情、友情以及爱情都是一种个人或家庭层面的情感,它虽真切温暖,却比不上民族情感那般壮阔宏伟。在民族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小家的情怀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在全民族伟大抗战的历史时期,这些情感便显得渺小却又伟大。2015年度《草原》杂志开设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小辑这一专栏,讲述了残酷战争年代人们所经历的困苦波折以及在苦难中所焕发出的伟大民族精神。草原民族素来就有崇力尚勇的传统,英雄是英勇的战神形象,但是,“作为英雄,只拥有力量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敢于释放力量的勇气。”[2]在草原民族的心目中,英雄是视死如归、知难而进、不畏艰险、慷慨激昂的斗士。

(一)战火中的英雄荣耀

达斡尔族作家苏华笔下的《家族的荣耀》讲述了一部纪录片《档案·达斡尔族父女的血色情报站》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达斡尔族壮汉额尔登毕力格,他的身份是一位共产党国际情报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额尔登毕力格忍受着亲人被敌人杀害,自己又与亲生女儿无法相认的痛苦执行着组织交给他的艰巨任务,具有坚定信仰的他知道,个人的委屈与伤痛总要低于国家的危难。额尔登毕力格的女儿玛茹西同样由于具备各种条件与素质,被组织选为勘察情报员,最终这对父女不负组织所托,扭转了整个二战的局面,成为家族的荣耀。作者以激情的笔触塑造出战争英雄的崇高形象,展现出在民族大义面前当代军人的壮烈情怀与忧患深沉的情感世界。

(二)战火中的爱情之花

战争年代也有爱情,然而相比于和平年代的爱情来说,战争年代的感情则更多的被悲凉与哀伤充斥。张凤英的散文《父亲在晋察冀边区的初恋》为我们介绍了作者父亲在战争年代所经历的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与每一种初恋的开始一样,父亲与初恋情人——陈芸姑娘的恋情也是甜蜜温馨的,但是残忍的敌人夺走了陈芸同志的生命,使得这段美好的感情最终无奈夭折。战争中的爱情少了些许儿女情长,多了几分忠义与凛然。中国军人以外信于人、内诚于心为荣,忠诚是他们最终要的道德标准,在坚守忠诚的过程中,即使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也会在所不辞。正是这样一种大义凛然、不畏牺牲的精神为战争中的爱情增添一番别样的宏伟悲壮色彩。

(三)战火中的青春岁月

《母亲的老照片》同样讲述了作者的母亲在二战期间所经历的生死考验。作者的母亲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战场上救死扶伤,用自己瘦弱的双手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八路军战士。母亲的一位战友为了避开敌人的扫荡、保护躲在灌木丛中的八路军伤病员,不惜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了“小家”,拯救了“大家”。母亲每每拿起曾经的老照片,总是感慨万千。这照片记录着那个时代那些八路军战士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记录了他们被战火燃烧过的青春年华,也记录了那些八路军医护人员在枪林弹雨中冒死抢救伤员的悲壮场面。作者用真切的笔触讲述了这些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大战士,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执着坚守,不屈不挠,永不言败。这种民族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所该弘扬与传承下去的伟大力量。超越个体自身苦痛的体悟使得当代散文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厚重与丰沛。

战争除了给被侵略国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苦痛之外,给本国人民同样带来了肉体与精神的巨大创伤。李虎山笔下的《守着樱花的女人》描写了战争对一位日本女人一生的影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阴影是难以抹去的,林青彪的《冰雪掩盖下的罪恶》同样以犀利的笔法对残酷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沉痛控诉。当下我们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但正因如此,作家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才显得更具时代意义。

三、乡土记忆中的情感表达

乡土世界是与城市世界相对而言的一个环境,由农民、农业、土地、村庄等因素构成,与之相应而生的是乡土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思维观念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远的乡土历史,因此,乡土记忆与乡土体验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核。本文所指的“乡土”的范畴是根据作家的情感体验与文化认知构成的,包括“乡村”与“故土”两部分内容,既有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家乡故土的怀念。作家通过对乡土生活中人、事、物的观照,表达自己对家园的苦难同情、情感皈依与心理诉求。

(一)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情怀

乡土世界不似城市那般繁华绚丽,生存资源的匮乏、生活条件的恶劣以及思想的落后愚昧都会造成人生的苦难。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却是最落后的,农民也是最贫困的群体。作家通过对底层人民的观照来表达自己的苦难意识。张献平笔下《故乡的责难》深刻反映了农村地区由于物质匮乏、思想顽固所导致的农民生活的苦难。“从我记事起,因为房基地、田地浇水等等生存琐事甚至空穴来风的几句闲话,爹娘就常年处在高压状态中。”在他眼中,亲戚之间的互相责难,多半是由于物资匮乏所导致的,在物质生活极为贫苦的情况下,人的心胸就很难宽广。所以张献平对家乡的书写,并非正面的眷恋与赞扬,而是持冷静甚至促狭的态度。“我对美化、诗化乡村的文章和宣传品很反感。也觉得,住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根本不知道乡村发生了什么。”在他看来,乡村的生活一直在崩溃,农民作为最基层的社会人群,即使没有那些自相戕害,其现实生存也是艰难的,他们面对着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唯有强體力劳作、祈天拜神,才能获得生活所需。那些未曾体验过乡村生活疾苦的城市知识分子对乡村的书写,强加了那么几分子虚乌有的浪漫与原始色彩。

(二)对故土家乡的眷恋热爱

虽然有些乡土作家对古老的乡村文化进行了峻急、尖锐的批判,但是在激烈批判的同时,他们对浮躁喧嚣的都市生活还是难以适应的,内心深处仍然对那曾经生活过的故土有着深深的向往。杨淑清笔下《最亲的土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浓浓的原乡情怀。作者自小生活在乡村,对家乡的土地、河流、麦田都有着难以忘怀的亲切体会与感恩之情。“我知道我的朴实是家乡土地的馈赠,是家乡那片黑土养育了我,影响了我,无论在何时,我都不会忘记自己,不会忘乎所以。”来到城市的乡村人,难以接受繁华喧闹的城市,越是喧闹,越想念乡村的安静。“家乡的夜静极了,能听到自然的声音。如今来到城市,夜里经常会被汽车的鸣笛、报警器的声音弄醒。”当代散文的文化怀乡,通过作家的普遍经验与乡思情结,表达了他们身处都市的异己感和反观乡土的回归感。

(三)对乡村城镇化的忧思感慨

随着城市的发展,乡村也逐渐向城镇化迈进,但在逐渐富裕的同时,曾经的美丽清新的原始样貌也不复存在。《最亲的土地》中写道:“虽然家家的物质生活逐渐殷实,但是家乡干旱的年份却越来越多,水沟被开垦,种上了庄稼,河水没有了,柳树也不见了。”这样的变化不禁使我们开始对乡村的生态问题产生忧虑与担心。骆琼的《一个人的迁徙》同样表达了作者在农村城镇化大幕拉开的情况下,内心深深的失落感。“山被铲平,没有人放牛割柴,少年玩伴下落不明,昔年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象,不复存在。”相比于对乡土的纯粹情感抒发,这种对城镇化进程中乡土的观望,更多的展现出乡土散文新的审美追求。在乡音乡情的描写之外,作者逐渐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入手,将乡土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乡土世界的人文环境进行独特解读,更加客观冷静地看待乡土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从人文情怀与生态关怀的角度来书写乡土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活动在当今乡土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人与乡土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当中的一部分,举止适度才能和谐发展。

四、城市体验中的情感表达

相对于乡村生活来讲,城市生活是另一种别具现代化色彩的情感体验。城市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与创造力重要成果,是有别于乡土的一种全新体验,因此,作家的文本创作避不开城市这一板块。《草原》作家对城市的情感维度分为“亲密型”与“疏离型”两种模式。“亲密型”的情感表达多是对于从小生于长于城市的作家而言的,他们在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蜕变感到慨叹的同时,对曾经生活过的老城、老房子有着深深的怀念。“疏离型”的情感表达则是对于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中的人而言的,他们带着乡土的淳朴与清新气息来到大城市,与城市摩登和现代化的环境格格不入,从而衍生出一种孤独漂泊的内心体验,将都市牧马人情结融入到文本创作当中。

(一)生长于城市的情感抒发

作家将自己在城市的经历、感受以文学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城市体验,而不同作家的思想感悟则构成了城市体验不层次的精神维度。一部分作家是从小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因此他们对城市的书写多半表现为“怀人忆事”型,回忆过往的时光与人事,品咂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感慨年华的流逝与生命的老去。达斡尔族作家晶达,通过《地板娇黄的屋子》一文为我们讲述了他从小生活的屋子以及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姥姥、姥爷、妈妈、老姨都曾在这小小的屋檐下生活过,老姨将屋子地板的颜色刷成了像奶油雪糕一样的奶黄色,于是这个颜色便成了作者对家的感受,家就应该是奶黄色的。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老人们相继离世,老姨也外出成婚,最终连10岁的“我”也被妈妈带走,去了新的家属楼,这间屋子最终被荒凉闲置。“再回去的时候,院子里的树都被砍掉了,平房被新主人刷成了其他的颜色——对我来说非常怪异切陌生的颜色。”生长于城市的人大多对城市有着温馨亲切的回忆,这种时过境迁后的落寞情感体验是城市散文所表达的基本内涵。

除了有喧嚣与热闹以外,城市还有一种宁静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在熊红久的《阅读一座城》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熊红久所笔下所描述的奇台县城具有一种特殊的城市品格。“当人的一切都慢下来之后,城便有了一种从容,一种淡定,一种江河入海的释然,这是一座城应有的品格。”“奇台是一个拥有散漫气质的城市,依然秉承着弥足珍贵的古朴品格。当速度成为这个世界主流导向的时候,那些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植物,长在大山深处,坚守着内心指向的高度。”作家将自身的精神世界与对城市的积极解读相联系,融入自己的精神追求,表现出身在其中的喜悦与享受。由此,个体与城市便处在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李存刚的《窗外的燈盏路》同样书写了作者对于城市的“静”有着一种格外的眷恋之情。“这是我乐于见到的场景,有声有色,动中有静,但更多的是静,像午后的阳光里呈现在眼中的一盏新茶,或者欣赏一幅流动的水墨。我喜欢这种静。”作者通过描写窗外的灯盏路上发生的是是非非,展现城市的喧嚣热闹,但同时内心更多的是对城市宁静夜晚的享受。相对于城市繁华热闹的场景来讲,作者们还是更青睐于城市安宁与慢节奏的生活,在与城市建立亲密关系的同时,对城市的底色进行审视,在沉静中发掘城市的美。

(二)漂泊于城市的孤独体验

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对城市的亲密与眷恋,都市异乡人对城的感受多了一分孤独与辛酸。这些作家在自我言说中,将自己与城市的关系认定为“非从属”关系,认为自己是游离于城市之外的“漂泊者”。都市牧马人情结是其散文的主要情感基调,他们带着乡愁气息书写着自己身在城市却心系家乡的矛盾境遇。寒郁笔下《黄昏中的流浪歌手》通过流浪歌手所唱的《你的样子》引出作者对身处大都市的底层人民的情感共鸣。文中的“我”与威哥都是为了生活来到大城市奔波的年轻人,打工过程中尝遍人情冷暖、酸甜苦辣,因此对城市的情感是疏离的,无所抱怨也无所感激。然而无人帮助的孤独感却令“我”感到遗憾与愤慨,“在自己满腔叛逆血脉里风声激烈时,在彷徨无望时,在绝望如捣时,其实需要的只是一句方向的指引,但没有人。”这种孤独无助感是城市漂泊者最真实的心灵写照。但是底层人民的意志却是坚定的,虽然生活辛苦,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还年轻,还会在路上,为了理想的生活,继续漂泊。我们都如此卑微又如此坚韧。”虽然自己的生活水平与城市的富裕繁华产生了巨大反差,但恰巧也正是这种距离感与异己感磨砺了漂泊者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坚韧勇敢,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某些城市百经磨难但历久弥新的品格是想吻合的,作者通过人与城之间的关联进行着自我心灵与城市灵魂的精神对话。叶城的《过完一个冬天》中所描述的城市便多了几分杂乱与颓靡之色。作者将城市纷繁复杂的场面放置到冬天这一大背景下,用冬天的寒冷隐喻自己内心的寒冷。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性格,在叶城的笔下,城市混乱颓废的景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与复杂。作者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进行形象化的书写,在孤独的心灵追求中感悟城市的世俗生活。

《草原》散文作家对人性、乡土、城市的书写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从中都展现出作者真挚热烈的情感追求。人文精神的坚守、乡村生活的苦乐、城市文明的反思,都是《草原》散文作家最核心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徐文海.草原文学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审美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