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资本主义的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17-06-27艾强

关键词:专业化

艾强

摘 要:随着“慈善资本主义”在美国产生,并逐渐在社会管理服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慈善资本主义”的内涵谈起,总结分析“慈善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和实践,研究得出对我国的四点经验启示。

关键词:慈善资本主义;传统慈善文化;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039-03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许多领域已经实现了“赶英超美”,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在发展阶段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受教育权利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新思路新方式。现阶段我国处于发展阶段,慈善事业同样面临着升级和完善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慈善资本主义的出现,让公众开始思考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一、慈善资本主义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是指政府与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偿救助行为。现代意义上的慈善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是一种混合型分配方式[1]。

二战结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欧美社会身价过百亿的巨贾富豪大量出现。与此同时,富人们也对慈善事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促进了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欧美的社科界和传播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预见:未来20年全世界将面临慈善发展的巨大机遇[2]。2006年2月美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更是直接提出了“慈善资本主义”一词,该杂志特意编发了七篇关于慈善投资的报道文章,其中的一篇名为“慈善资本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慈善事业确实有了质的飞越和进步。为此文章在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慈善资本主义的内涵”的研究理解。

通过对《慈善资本主义》一书的分析,可以看出马修·比索普和迈克尔·格林等认为慈善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得慈善由1.0进入了2.0时代,慈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什么是慈善资本主义,慈善资本主义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结合原著我们可以得知,慈善资本主义的实施主体是超级富有的富人阶层,即社会投资家,他们“有资源;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些方面有着比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他的核心是对解决社会中最大问题的方案进行投资。“认为捐赠是一种责任和认为自己是问题解决者”[3]是其两个基本的要素,但是书中认为富人们从事慈善出于很多原因,包括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宗教使命感、生活经历及虚荣等因素。

二、慈善资本主义的实践

安德鲁·卡内基在1989年的《财富的福音》一书中说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是对财富进行合理的管理,富人和穷人之间应该是兄弟般的和谐关系”[4]。并且开辟了财富处理的第三条道路,由此构成慈善资本主义的开端。其后由巴菲特、盖茨等超级富豪不断地发扬光大,将慈善资本主义内涵及实践方式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完善,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慈善资本主义革命”。

慈善资本主义的实践展现出了耀眼的特点:一是注重价值理念的推广,引导鼓励更多的富人捐出自己的财产来进行慈善事业;二是注重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慈善不再是仅仅简单的捐钱,在关注领域更加集中于人类难以但又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及公民住房等问题;三是基金运行过程中的商业方法运用,打破以往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运营常态,将商业方法(比如杠杆原理)应用于慈善领域。让有经济头脑、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人从事慈善事业,帮助机构能够更加有效的运行,拥有更强大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去解决问题。

但是在实践中慈善资本主义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一些需要我们重视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

慈善资本主义主要的资金来源为超级富豪的捐赠,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盖茨等人的慈善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比如响应捐出自己全部或部分资产的富豪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很多,盖茨等人的捐赠倡议应者寥寥。如果要实现伟大的慈善梦想,没有充足资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显然,我们将慈善事业最重要的因素寄托在富豪的捐赠上是不可靠的,这种现实基础之下,慈善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是难以预料、无法言说以及可持续不稳定的。我们需要探索一种科学、有效且具有持续性的途径,确保资金源源不断的涌向慈善事业。

(二)评估方式的有效性

要判断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必须要做好“项目能否开展、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项目结束后目标的实现度”这几个方面的有效评估和判断,只有能够做到做好这几个方面才能保证对项目有效性的评估判断。但是因为一些投资领域的特殊性,比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我们很难对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因为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短期内我们很难都看到效果,所以我们很难找到有效的评估方式来检验我们开展工作的实效性,以及社会投资的效率是否提高。慈善资本主义的开拓性及出现时间的短暂性,尚处在起步阶段、包括评估等许多方面需要补充和完善。

(三)目的多元性

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经历、宗教信仰等关系关注的领域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富豪们动机的多元性。我们会从中发现难免有一些人投资政治,致力于社会变革,动机虽然良好但是有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造成了更大的社会问题,最后事倍功半。也有一些人为了避免税收或者名誉,大搞形式主义,想方设法让自己既赚了名誉又一毛不拔,于慈善事业毫无所益。

三、慈善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中国的启示

慈善资本主义一经出现,便迅速为世界各国熟知,纷纷意图效仿。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慈善资本主义无疑对经济高速发展、但整体水平较低的中国极具启示意义,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路,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方式,更好的处理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一)注重保证慈善家出现的制度设计

政府的支持是慈善事業发展的坚实保障和关键因素。就我国而言,慈善家的出现需要政府的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现阶段来看,我们的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第二,看似力量强大、实力雄厚,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均收入的水平较低,整体上还不是很富裕。二是稳步推进慈善立法,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环境下,拥有财富的人更愿意通过慈善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现阶段,做好慈善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和大力推进对现有法律的遵守和严格执行是我们的两大主要任务。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关于慈善相关立法方面有了新的进展,2015年11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并于本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6]。该法案的设立旨在建立包括教育、公益、就业、科学、文化、卫生等在内的“大慈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立法方面鼓励非营利组织健康成长,合理的引导利用国外非营利机构,用法律保障其为社会管理服务做更大的贡献。

(二)弘扬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

我国慈善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有许多关于慈善的论述和思想精华。我们需要发扬好、传承好和创新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慈善思想。

1.传承发扬儒家文化的“仁爱”和“民本”思想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对于我们发展繁荣慈善事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孟子的“仁爱”思想表现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6]。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孟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提出的观点。我们今天来看,仁爱主要意为爱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看到别人的不幸都会有恻隐之心。我们应该传承好“仁爱”思想,在全社会倡导大家做一个“仁爱”的人,去爱别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利人利他、关心社会。

孔子和弟子有一段关于“民本”的论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8]这一段话的大意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实施仁政,如果施政者能够心存善念、心存百姓,就会实现善政,人们都会善良。对于我们今天的慈善事业来说,要求政府以人为本,尊重并维护人的基本权利,提升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让每个炎黄子孙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有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就会心存善念,整个社会都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人都乐于勇于回报社会,社会上会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氛围。

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在价值观对中国慈善传统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直接促成了中国慈善风俗的形成。儒家文化慈善思想,在继承传统美德、塑造人性德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弘扬。

2.发挥传统宗教中道教和佛教的积极作用

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宗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直至今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继承,而是要合理的选择、扬弃,抛掉其封建迷信的东西,发扬其合理有益的内容。

我们应该发扬道家的慈善宣传优势和善恶报应价值观。在宣传层面,道家有《道德经》、《易传》、《太平经》、《文昌帝君阴鸷文》等劝人向善的善书,道家慈善思想对传统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收效良好。启发今天的我们应该注意慈善的宣传方式,形式多样兼行之有效。也有许多关于慈善的说法,比如老子认为“以德报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等。令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有“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等关于善恶报应观的论述。

佛家的慈悲观念同样也影响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佛家为“大慈大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慈爱众生如己身”等主要的思想理念。并主张因果报应说,鼓励人们多做善事。唐代佛教在寺院内建立起专门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以收养贫困人群、老年人等为主,在大灾年通过设施粥场等方式来帮助人们。

我国传统文化及宗教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推动着慈善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我国宗教信仰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总体以佛教、基督教、道教及伊斯兰教等为主体。对于宗教,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宗教的正功能,弘扬好优秀的传统慈善文化,倡导人们存善心、做善事。

(三)发挥企业的慈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有雄厚实力的企业,他们逐渐开始在突发灾难、贫困、环境保护等领域有所作为,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但是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要切实发挥企业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一是慈善意识的薄弱。建国以来政府包办一切,社会问题应该由政府处理成为人们默认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忽视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塑造的同步推进,选择了坚持“一切向钱看”的理念。二是慈善手段单一。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企业界逐渐重视慈善手段的多样化,如通过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部、成立基金、组织公益众投等多元形式积极拓宽慈善的渠道。但传统的手段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一般以钱、物为主。三是慈善力度不大,社会公众对企业特别是像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有着极高的期待,希望让们回馈社会、关注社会问题。但实际情况是企业的慈善力度相较于国外相同档次的企业来说,关注慈善的力度还是很小。

(四)加快慈善专业化进程

中国的慈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系统性、专业性不强。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注重向西方的学习借鉴,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专业化慈善道路。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我们去注意。一是强调慈善专业队伍的建立,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手法、服务范围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们应当呼吁政府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工作者从事慈善事业。二是鼓励全民慈善,我对过于强调富人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这个观点持保留意见,我觉得做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不仅要靠富人发挥力量,更重要的是号召全民加入到慈善中去,不分贫富、不分民族,人人都怀有一颗慈善之心,人人都愿意在可能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

五、结语

“慈善资本主义”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似乎看到了明天中国辉煌的慈善成就。但就目前来看,我们要实现慈善事业的伟大成就,不仅仅是对国外慈善资本主义实践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注重对自身已有资源的重新整合。着重处理好慈善资本主义的本土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慈善、政府与慈善等之间的关系,加快慈善事业的立法步伐,保障好国内本土和在国内发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慈善活动,建设一个同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慈善事业,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进步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学海,2005(2).

〔2〕Michael Porter, The Birth of Philanthrocapitalism,The Economist, February 25, 2006.

〔3〕马修·比索普,迈克尔·格林,等.慈善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3.

〔4〕安德鲁·卡内基.财富的福音[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100.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试论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专业化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美国职教教师专业化述评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