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分析

2017-06-24郭艳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管血液护士

郭艳齐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 510220)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分析

郭艳齐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 510220)

目的: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160例进行观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护理组给予对症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并发症原因、改进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主要为血栓栓塞、导管堵塞或脱落、出血、感染等。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容易出现血栓栓塞、感染等并发症,通过加强对留置导管的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防治等对症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护理方法

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治疗目的。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深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无需反复穿刺,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透析效果,减少护士工作量,适用于血管条件差、需长期进行血透的患者。但长期留置导管容易出现导管脱落、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影响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困扰[1~2]。因此,对长期留置导管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进行探讨,综合分析常见的并发症,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2016年我院收治的160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30~77岁;血液透析时间为0.5~3年;肾功能衰竭76例,糖尿病肾病43例,尿毒症16例,慢性肾炎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告知患者留置导管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导管的常规消毒,保持导管通畅、妥善固定。

1.2.2 护理组采用对症护理。具体措施:(1)知识宣讲: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疾病相关知识宣讲活动,主要讲解血液透析和留置导管的意义、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减少主观因素对治疗的干扰,提高顺应性。(2)透析护理:透析前,护士双手进行消毒,使用配套无菌用品,佩戴口罩,杜绝接触感染源,降低感染率;定期对透析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防止细菌滋生;感冒护士避免参与透析工作,防止交叉感染。(3)导管护理:长期留置导管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留置和更换导管的时间;导管使用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清洗,检查导管的性能,定期更换胺素帽,正确封管;妥善固定导管,固定时动作轻柔,降低患者不适感,防止导管脱落;密切观察穿刺点情况,发现红、肿、痛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必要时给予拔管,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严重出血患者遵医嘱使用止血剂,透析过程中观察患者皮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情况,同时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对导管堵塞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不能疏通者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如有血栓立即进行溶栓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中有8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8例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较[例(%)]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肾功能疾病的主要替代疗法。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血管通路,为血液透析提供前提条件,提高血液透析的有效性[4]。导管留置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5],血液粘稠度高、剧烈活动、置管技术等因素容易引起导管堵塞,患者知识缺乏容易引起导管脱,管道维护和操作时未按照无菌观念进行,容易引起感染。这就要求护理工作必需精细、全面。如发生堵管时,应在患者上机后保持血流量在150 ml/min以下,待确定并非患者血容量不足引起堵管的情况下,给予准确判断,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多咳嗽、高举双手、深呼吸等,必要时遵医嘱拔管。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做好管道的维护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如加减衣物时要注意避开导管,避免牵拉导管使其脱落[6]。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观察和记录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导管更换时间,各项操作均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透析时要做好环境护理,防止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此外,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伴有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应加强基础护理,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预防性的对症护理可有效降低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导管能够长期使用,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8]。

[1]夏亚林,全丽芳,潘寄春.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05-806

[2]梁艳萍.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护理与常见并发症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64-65

[3]钟安琪.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4,20(18):126-127

[4]刘潇玲.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6):734-735

[5]汪萍,胡萍.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老年学,2013,33(17):4301-4302

[6]周萍.PDCA护理管理对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护理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33):3137-3138

[7]高如丽,程卫,叶丽萍,等.个体化干预在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旬刊,2015,23(1):93-95

[8]缪静龙,刘其锋,叶建明,等.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67-68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89

2017-02-22)

猜你喜欢

导管血液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