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

2017-06-24周武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眼压

周武营

(河南省巩义市阳光医院 巩义 451200)

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

周武营

(河南省巩义市阳光医院 巩义 451200)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8例。治疗A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治疗B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或房角分离手术均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治疗效果

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青光眼,白内障为晶状体变性疾病,二者相互影响,多数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合并白内障[1]。传统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患者多需进行2次手术治疗,容易导致眼部损伤,出现较多并发症[2]。为探讨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本研究对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所有患者均符合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诊断标准,均为单眼发病。治疗A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26±2.21)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3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5例。治疗B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6.31±2.77)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3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A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常规进行术前散瞳,并用1%爱尔凯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在角膜上透明边缘作一3 mm切口,通过超声乳化将晶状体吸出,植入后房晶体,采用黏弹剂钝性分离房角,并向中间进行虹膜牵引[3]。

1.2.2 治疗B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常规进行术前散瞳,并用1%爱尔凯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在角膜上透明边缘作一3 mm切口,通过超声乳化将晶状体吸出,植入后房晶体,不吸除黏弹剂,以角膜缘为基底作4 mm巩膜瓣,在底层巩膜切除1~2 cm小梁组织,以促进巩膜瓣复位;将前房黏弹剂置换为灌注液,并从虹膜根部注入黏弹剂,分离房角,缝合巩膜切口。术后两组均将地塞米松等药物注射至结膜囊,包扎术眼。术后1周开始用妥布霉素地米滴眼液滴眼至第五周[4]。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眼压水平、视力水平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n治疗B组治疗A组38 38时间眼压水平(mm Hg)视力水平术前术后术前术后31.37±4.72 13.18±1.21*31.35±4.76 13.01±1.59*0.34±0.13 0.65±0.29*0.34±0.13 0.65±0.28*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晶状体异常导致瞳孔阻滞相关,可带来严重并发症。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法,可用厚度不足1 mm的人工晶体替代病变晶体,促使晶状体和瞳孔缘接触平面前移,减轻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瞳孔阻滞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在治疗时需兼顾两种眼病的治疗[5~6]。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可用黏弹剂钝性分离房角,促进房角增宽和再度开放。术后可通过牵引对小梁网孔进行牵拉,促进小梁通透性的增加,不断增加房水流出量。另外,在治疗时还要保持前房深度,及时补充黏弹剂。通过分离房角可有效防止房角粘连及阻滞,植入人工晶体,抑制高眼压对视神经系统的损伤,改善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而小梁切除术则可有效促进眼压水平的恢复,改善患者视力水平[7~8]。

本研究中,治疗A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手术,治疗B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视力水平和眼压均明显改善和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说明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手术或房角分离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成磊,刘杏,钟毅敏,等.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4):404-407

[2]裴锦云,林羽,杨海燕.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7):906-909[3]冷仲禹,徐文双,崔婵.房角分离手术结合超声乳化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9):64-65

[4]徐武平,洪卫,朱建刚.不同房角关闭状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099-1101

[5]秦剑莺,顾育红,张作仁.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16,6(2):87-90

[6]吴怡,秦常军.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5):433-435

[7]孙进峰.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925-926

[8]王涛.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3):174-178

R77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3.025

2017-02-21)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眼压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