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语文》单元导语在“练学”中的应用

2017-06-23沈远铭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整组导语学法

沈远铭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会学”,这也正是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的要义。“授之以渔”必须“练之以渔”方能让学法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学习智慧,故此“授之以渔”为“导学”,“练之以渔”则为“练学”。对于单元导语,我们平常多局限于新课的“过渡导学”,一带而过。笔者通过多次教学实践,探索出单元导语在“练学”中的做法,现以人教2001课标版教材为例,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立足导语,提炼“学法”

欲“练学”,必先“导学”,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单元导语,提炼“学点”,确定“练学点”。单元导语图文并茂,资源丰富,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单元导语,既明确了单元主题,又提示了本组课文的学习要点以及学习方法,稍加提炼,“学点”便会呼之欲出。

1.明确“学法”

单元导语作为整组课文的“路标”,看似寥寥几句,其实是编者精心为之。导语基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大都词句精炼,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每个词都指向明确,或对应单元里每篇课文的主要的内容,或概括了整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主旨就是告诉学生“这单元我们学什么”,在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导学”整组课文做一个情境的铺垫,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声”的效果(二年级的导语只有这一部分)。后一部分(三年级上册开始有)意在告诉学生“我们该怎么学”,为学生学习整组课文,做一个学习要点的提示和学法上的引领,为的是让学生学而得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试举一例: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和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

(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画线部分为前一部分,句中词语可以和本组课文一一对应,“风起云涌”——《火烧云》,“潮涨潮落”——《观潮》,“奇花异木”——《鸟的天堂》,“高山深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样的编排既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用心良苦,也为学习课文增加了趣味。在深入学习本组课文前,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快速浏览整组课文,既对整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有抛砖引玉之效。而导语中的省略号,既可及时跟进拓展想象说话,又可待深入学习后拓展写话;既可做及时积累词语之用,又为后面的随堂练笔做好铺垫。未画线部分即为学法引领部分,一为“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二为“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前者是课内操作,后者是课外拓展,言简意赅,指向明确,利于学生学习。

2.确定“练学点”

和学生一起提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我们引领学生读懂、读透单元导语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析“学法”,确定训练点,即“练学点”。

(1)单元导语的训练点

导语本身图文并茂,词句精炼,值得我们细“思量”,深“挖掘”。如: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无需细想就可发现这样几个“练学点”:一是补写省略号。二是仿写。让学生仿写导语中的排比句式,或者仿照段中“总→分→总”或“分→总”的结构写话。导语句式多变,或比喻,或拟人,如此种种精妙的句子,都可让学生仿写。三是改写。让学生尝试着从导语生发开去,写得更生动。

(2)透视背景图中的“练学点”

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揭示了主题,是单元导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背景图,读懂背景图。如人教2001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诚信为人”的导语背后就有很多相关的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刚好和导语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可以适时积累、拓展,这幅背景图也恰到好处地成为一个“練学点”。

3.明确组内“练”学点

根据课程编排特点,我们发现同一个主题的课文在不同年级都有,但它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却略有不同,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练学”点。已经掌握的技能,我们可以放在课前(课外)学习中独立运用巩固,新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在课内反复强化以达到内化。如同为“神奇的大自然”这一主题,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导读和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组单元导读就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二者对比我们发现,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及班级具体学情确定不同的“练学点”。三年级时,我们关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关注观察的角度和感受;六年级时,我们关注独特感受,“体会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如此循环反复又推陈出新,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有成效的“练”,让学生的学习智慧得到更好的巩固和提升。

二、细化导语,高效“练学”

学习是一种技能,须要反复系统地训练。久“练”为能,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地为学生设计好“练学”路线,细心为学生做好“练学”规划,耐心地鼓励他们在一次次“练学”中总结、反思,一步步引领他们把导语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智慧。

1.规划“练学”路——实效“练学”

就学生的学习路径而言,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大概可分为:教师指导学(师生合作学)、学生独立学、学生合作学(组内同学讨论学);从进行的时空分为:课外学,课内学。在确定“练学点”后,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练学点”,确定不同的“练学路”:学生基本掌握的课前独立完成,课内反馈;重点的、新的学习方法课内强化训练落实,课后延伸强化巩固。如此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成高效实效“练学”的目标。如“边读边想象画面,搜集资料”这一“练习点”,四年级时,我们已在课内反复练习、交流分享,到了六年级,这部分就可以作为一项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把自己预习时想象到的画面用简单的文字做批注,课内直接交流学习成果。

2.“紧拉”组内线——强化“练学”

从单元导语到精读课文后的思考题、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以及交流平台、口语交际等,每一组课文都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这为我们“线型”的 高效“练学”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以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为例:

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

(四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这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两篇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四篇课文围绕主题编排如下:

《中彩那天》课后题:让我们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我们来联系实际,交流一下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尊严》课后题: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从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会了什么?让我们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万年牢》文前导语: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将心比心》略读导语:课文中的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显而易见,整组课文都紧紧围绕单元导语的要求进行安排,或体会,或交流。

在精读课堂上,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方法,让学生先根据学法独自尝试学(教师穿插辅导潜能生学),之后在小组合作分享学习收获的同时,分享反思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全班反馈中,总结点拨提升学法,这样一到两个学习任务下来,学生对学习方法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到了略读课文,我们便可以让学生自主“练学”。学习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根据课前导读一同讨论确定,学习方法同样由学生讨论而定,而后让学生在独立学习、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学法。

3.“对接”组间“练学线”——系统“练学”

当然,我们不应将“练学”的内容仅局限于一组之内,更应注重“練学”的系统性,努力将练学线“拉长”。不难发现,教材在专题设置方面比较注重继承性与发展性,这就为我们系统练学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自然奇观”和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感受大自然”,同样以自然为题,同样的突出“想象”这一方法,但侧重点截然不同,前者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后者则要求“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到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生活中的艺术”,再次提高到“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引导学生读懂导语入手,引导学生从主题上、学法上将两者进行对比,学习后一组课文时,巩固并提升已学的知识及学法。如此“拉长” ,不但可使知识更系统化,学生学习的本领也能得到更系统的训练,从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学习智慧。

三、延伸导语,巩固“学能”

“学能”指的是学生学习的能力。高效“练学”,为的是学生“会学”“好学”。练过后如果不用就会淡化、生疏,甚至遗忘。故而方法习得之后,还要反复运用巩固。笔者认为,通过方法的运用和总结去拓宽 “练学面”,进而深化导语的内涵价值,巩固提升学生的“学能”,至关重要。

1.拓展“练学面”,强化成“能”

除了将本组课文及同主题课文进行整合“练学”,还可适时地链接很多同类的文章。如课本后与前文相对应的选读课文,每册“同步阅读”中与课文相照应的文章,这些都是“练学”时可供选择的素材。根据导语中的方法提示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就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拓展方法。请看一例:

让我们学习本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怎么“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根据原有的学习经验学生会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本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等课文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从关键词句的直接写、反衬写、对比写等角度去了解、去聆听。延伸到“同步阅读”《倔强的小红军》《珍贵的教科书》《拘留三天》(节选)等学生所作批注举例:这个小红军那么小就出来战斗,战争真可拍,战争中的孩子真可怜!饥寒交迫却仍然拒绝别人的帮助,这个小红军真是“倔强”。他是怕自己连累别人吗?战争让孩子过早地没有童年了。

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随着阅读面的扩大而逐步提高,理解能力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2. 整合“练学点”,内化成能

当学生对这些学法已经烂熟于心的时候,很多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己的思维方式,整合甚至创造出一套他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我们也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多整理自己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智慧。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整组导语学法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紧扣单元双线,凸显主题教学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树立整组观 凸显单元要素 关注联结点
阔腿裤的小秘密
让群文阅读在单元整组中生根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