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有匠心的“教书匠”

2017-06-23高杰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书匠彼岸匠心

高杰

提到“匠”,我们想到的总是诸如“木匠”“瓦匠”“铁匠”这些体力劳动者。可是,细细挖掘“匠”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它除了指代“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的人”之外,也含有“灵巧、巧妙”的意思。更何况,“匠”所代表的“技”是通往“艺”的必由之路。由此,笔者以为,为师者需要做个有匠心的“教书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这样才能慢慢转向为教育的“艺术家”。

《庄子·达生》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梓庆的人能雕刻木头做,做成以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他有鬼神的功夫。鲁侯见到,便问他:“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梓庆回答道:“我准备做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直到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相合的。这时,业已形成的的形象便会呈现在我的眼前,然后我再动手加工制作,这样才能做出人们称道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故事蕴含了中国最早的“匠人精神”。那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发呢?

首先,做一个有匠心的教师要懂得专注。任何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每个环节细致和到位的处理。梓庆为,先让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在胸有成竹的时候走进山林选取最合适的材料。一旦着手雕刻,便全身心投入。于教师而言,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育人,也需要心怀这样一份虔诚。

其次,做一个有匠心的教师应做到荣辱不惊、心态平和。社会的高度发展,导致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一种价值观念认为“付出”与“回报”要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育本就是一门“慢”的艺术,快不了,更急不来。梓庆一门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自然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于教师而言,也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摆渡人”,把学生从这个彼岸渡到那个彼岸,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再次,做一个有匠心的教师要尊重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术到极致,几近于道”,从梓庆的例子可以看出,他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制作时达到忘我的境界,做出来的自然是巧夺天工的。对于教师来说,同样应该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行为处事的基本前提,即学科教学要遵循学科的规律,育人要尊重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了规律,并且科学运用了规律,教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当然,做个有匠心的教师需要尽力去掉“匠气”。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教师自身不愿意接受“教书匠”这个称呼,是因为很多时候,教师不希望沾染上做事机械重复、毫无新意的“匠气”。“匠气”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于经验的过分倚重,而要真正让匠心跳動,教师需要有不断否定旧的自己、生成新的自己的勇气和行动。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在看得见的“技”上下点儿工夫,工夫下得深了、准了,也就慢慢入“道”了。努力做一个有匠心的教师,或许不经意间就会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教书匠彼岸匠心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彼岸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针与盐
老艺人的匠心
终身做个“教书匠”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县官和教书匠
到了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