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自我同一性的规约及其带来的教育启示

2017-06-20沈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启示

沈颖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人格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体现,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教育最终为了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因此,理解并掌握自我同一性的规约有助于顺利高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三大规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17-02

一、教育实质与自我同一性

教育是促进个体不断内化,历史地、社会地形成人类本质力量,并且完善个体创造性外化,使个体在不断内化—外化—内化的过程中达成并超越人类发展既有的水准的过程。当教育活动能够使个体能动地适应并作用于环境,并能够准确地建立正确的自我同一性,教育的作用就得到真正的发挥。自我同一性作为个体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是个体位于他自己的社会文化核心中,通过感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境遇形成的一种含有价值观念与具有个人风格的思维方式的自我认知。简言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于“我是谁”、“我该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以及“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回答。同时,由于人的社会属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在同化、顺应以及平衡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的必然结果。因此,掌握和理解自我同一性建构过程中的规约性将会促进教育教学的正向功能。

二、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的三大规约

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规约,即个体在形成和发展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条件发展的规范与制约。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与地球村的逐步形成,社会价值环境趋向多元化,个体在内化由这个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人类本质力量时所面临的选择和冲突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和过度膨胀的社会内容增加了个体在适应社会发展时的阻碍,造成个体价值观念的偏差与思维方式的混乱,从而导致个体在建构自我同一性时的不安全感大大增加。从社会这个大视角去窥探自我同一性构建的资本可发现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家庭条件以及社会可利用资源在内的外在有形资本如能顺利地被个体转化为恰当的自我意识就会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一旦这些由人的社会属性所提供的外在资本的改变无法为个体度过自我同一性构建的困惑时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与平缓的过渡环境,毫无疑问,个体在认知和学习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就会有自我同一性的混乱问题。从社会契机这个角度分析,为了使个体相对缓和与安全的度过这个时期,由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提出的要求以及提供的资源要符合个体正常认知水平,不能“拔苗”也不能“压苗”。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过程已有的人格特质与社会环境之间发生积极健康的交互作用,使社会带来的规范与制约完全转化为个体的正确的心理现实并且不断形成乐观的人格活动方式。

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受到文化规约,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历史地、社会地形成的人类本质力量(学科、知识以及经验)。也就是说个体在构建自我同一性的时候只有反复内化-外化由人类共同体继承和创新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和超越现有水平,使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修正。教育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和发展人的社会活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个体接受教育是为了发展自我并且使他人眼中的真实自我和个体判断的理想自我平衡统一,因此教育者只有将文化发展与个体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定制容易被个体能动地内化为心理现实的课题,才能激发与维持个体在同一性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这样才可以顺利开展教育过程中正确有效的人格活动。从这方面考虑,文化规约性主要受制于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人类本质力量的内容与性质,还要培养强化这种力量的活动方式。同时在分析文化规约对同一性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家庭因素。父母对个体的教养方式是父母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表现的综合体现。比较一个氛围相对宽松民主的家庭与一个过于严苛专制的家庭,不难发现在民主环境下成长的个体在自我认同感上更加接近他人给予的评价。同时成长在适度宽松民主环境的个体在自我同一感的获得和验证上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主动。如果个体是在一个专制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那么他们在体验和探索同一性都存在问题。因此在文化这个契机中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使人类本质力量的传承与创新融汇于学校—家庭—个人。

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主观的规约,即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会受到个体自身已有的人格特质与人格发展的规律的规范与制约。自我同一性形成发展过程需要个体对自身情况进行假设推理与论证。如果个体拥有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并和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他的“知行”统一将会得到提高和巩固,并且形成的自我评价往往会更加符合他人眼中的自己。当社会现象与个体的意义系统产生冲突时,会自我反思教育的个体会能动地将冲突内化为新的心理现实,其做出的积极正确的应激反应是由于个体调动了已有的人格特质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并且个体在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或超越现有水平。同时,大脑是个人自我意识发展最基础的生物条件,当人体验到冲突或矛盾时首先刺激的就是大脑前额叶,因此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过程要顺应以大脑为载体的智能发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将智能分为以下八种:言语、逻辑、音乐、运动、空间、内省以及自然观察。用这八种智能来分析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基础。语言是指个体能有效的口头表达或文字书写来表达自己,這是个体的意义系统与现实社会的沟通载体;有关空间、音乐、运动这三种智能更多地为个体人格发展发展提供“助燃剂”,他们使发展合理化;逻辑智能则是人格发展中理性思维的支持;内省和自然观察以及人际交流则是个体自我成长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相互沟通的基本技能。虽然个体在自我同一性建构过程中无法使八种智能面面俱到,但个体会依据人格发展的自身逻辑选择侧重发展。并且,不同阶段呈现的自我同一性各有特点,这是由人格发展自身逻辑决定的。比较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与处于成年期的个体可以发现,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并不具有常规的语言能力,只能通过感知运动与啼哭来不断满足自身的要求,因此无论多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无法让这阶段的儿童用语言来完整的表达自我需求,但成年人(即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个体)却可以运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出由内部动机引起的需求。

三、三大规约带来的教学启示

通过分析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的三大规约,可以发现三大规约虽然不同质但存在内部统一性,即在分析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构时候需要把三大规约结合统一起来,绝对不能把其中一个规约绝对化或者是对立起来。就如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随之新生的创客文化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和人格活动方式,而个体已有的有关创客的认知和对自身创新精神的评价会在个体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时影响社会。那么教学就要发挥修正个体在自我同一性建构过程中的混乱问题。

首先,必须认清个体是主观能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人格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是教学的出发点。在教育环境中,外部条件与要求只有被学习者纳入其需要结构中并形成内在矛盾的时候,教育才会发挥其本身培养和发展人的作用,而那些没有被个体内化的知识是无法得到应用的。教育工作者在规划教育蓝图时必须要合理分析特定阶段的个体既有的人格特质和其内化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方式,规范使用由社会赋予的选择权,确定和选择顺应个体人格发展逻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减少由于外部环境无法内化为心理现实而造成的自我同一性的偏差。第二,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人是社会人,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教育教学是一种根据社会要求培养个体追求真、善、美的社会活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当下的信息时代,各种教育改革活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一些运动的失败最终都是由社会变迁引起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安排教学工作时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提出来的对人才的要求,只有结合社会要求的教育才能正确引导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并且能够培养个体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技能。如果一味地分离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过于追求概念化的知识和纸笔测试的分数,那么学习者在同一性的建构过程中将无法整合自我与社会,那么当其完全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由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带来的落差将会阻碍个体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素质观念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28).

[2]韩峰,吴俊明.多元智能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05,(6).

猜你喜欢

教育启示
瑞典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及其教育启示
五台山上的“不言之教”
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院系创新教育的开展
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