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习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

2017-06-17秦静英姚小冬杨舒静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影响因素策略

秦静英+姚小冬+杨舒静

【摘 要】本文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讨论各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相关性,课程特点、学生自身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要备教材、备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修正学习的负面影响因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 学习 影响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059-03

目前,学界有不少对中职生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但由于研究对象、设定指标、研究方法的不同而结论不同。为了解中职生学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影响因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制订应对的策略,笔者以南宁市卫生学校 2015 级“2+3”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对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背景

按照“2+3”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书,在第二学期开设 10门课程,其中医学基础课程有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由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组成,教材依照这三部分将教学内容分为 3 篇,教师在完成每一篇教学内容的授课后,均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试卷的题型设有是非题、选择题及问答题及病例分析题,采用开卷考方式,学生如果上课认真听课,做了笔记,在分析的基础上,是可以解答这些试题的。结合测验、段考、期考的成绩进行分析,表明成绩好或成绩差的学生名单排列变化不大,参照其他医学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学习成绩,也是类似现象。

二、调查对象、方法

调查对象为南宁市卫生学校 2015 级“2+3”护理专业 1、2、3 班的学生,共 315 名,对测验、段考、期考的成绩进行分析。学习成绩差的归因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2015 级“2+3”护理专业发放问卷 315 份,其中有 8 人没有填写,收回问卷 307 份,回收率 97.46%。

三、调查结果

表 1 结果显示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测验成绩中,人体寄生虫部分平均分最高,及格人数最多。

表 2 是学习成绩差的归因调查。设计 10 项影响学习成绩的各个负面因素,学生可多项选择。

四、分析讨论

(一)各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器官组织结构不同,功能各异,但又互相影响、互相利用。人体的整体性决定了医学课程的整体性,医学各学科彼此相互渗透、交错综合、前后衔接。学好前面的课程,增加了基础和背景知识,无疑会促进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学生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各科的学习成绩具有密切的关系。成绩好或成绩差的学生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名单行列,即“名单圈”,名单行列里面多是“熟悉”的名字。

(二)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中职生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在第二学期同时开设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课程,学生对人体各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病理生理情况、人文课程的知识结构等认识还是较为缺乏,学生尚未接触过临床知识及相关问题,无法切身体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与医学临床的关系,也无法与他们将来的工作相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的三个部分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各有特点。免疫学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科研和应用前景广阔,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免疫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难于记忆。医学微生物学中各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内容繁杂,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仅细菌学各论就要学习 20 多种细菌,教师在授课中如果机械地按书本顺序一个细菌一个细菌地泛泛介绍,必然显得单调贫乏、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人体寄生虫学的学习重点是医学蠕虫和原虫,主要介绍其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性等内容。学生对某些寄生虫的形态、致病性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相对于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学习,学生觉得学习人体寄生虫较为容易。从三次课堂测验的成绩比较,表明人体寄生虫学平均成绩最高,符合这三篇教学内容的学习特点。

(三)学生自身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表 2 调查显示,学生课后投入时间少,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基础不好,学习目的不明确,占有一定的比例,有的学生甚至不热爱所学专业,这些自身因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一定的困難。学习动机是驱动人们去学习的动力,具有成就动机的人参加任何活动总是力图取胜,喜欢接受他人挑战。问卷调查及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其学习上是应付式的、被动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

五、改进策略

(一)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全书分三篇共 32 章,按 75 学时编写。在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依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吃透教材,反复思考,整体理解。并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作出取舍、简化、补充,形成自己的讲授体系。讲课时注意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这样才能顺利、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对于备教材,很多老师更容易忽视备学生。但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只有教与学相辅相成,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还需“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特点、学习方法和心理因素,并以此为着力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学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备学生”时要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主拓展发展的空间,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教师应查看成绩册,记住成绩好、成绩差学生的名单,在教学和辅导时多留心这些学生,尤其是多帮助学困生。

猜你喜欢

学习影响因素策略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