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探究

2017-06-15刘付营纪建伦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指导小学作文

刘付营 纪建伦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小学生立足生活、激发兴趣、注重积累,着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89

一、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理论依据

(一)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与深化,作文在语文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也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教师、学生及家长皆希望学生能在考场作文中发挥出最高水平。然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学生的写作能力见于十多年的练习与积淀。

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作文能力是文学素养的体现,是文化构成的基本,写好作文,方能知晓文化之奥妙,方能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亦可探寻其中之无穷乐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活动,作文能力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六年是学生接受教育、进行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都将在此阶段形成雏形,因而,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瓶颈与难题

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处于从幼儿到少年的过渡时期,经历着从全然听信到个性成长的转变,作为他们教育生涯的引导者,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将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现如今,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时面露难色,没有思路、无从下笔,思想的空洞与语言表达的贫乏尤为凸显。这既不利于应试,也大大折损了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这一普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学生塑造的初始阶段担任重要角色的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小学作文并没有严苛的行文要求,宜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独到见解,使学生热爱写作,并善于用文字表达所思所想。

二、小学生练习作文的意义

(一)小学生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生不仅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而且他们的表达欲望也十分强烈,此时,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引导,有利于他们将所思所想系统化地表达出来,逐渐培养起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的一些奇思妙想常为人惊叹,这是成人世界里匮乏的一部分,而这无疑能使小学生的作文内容锦上添花。许多教育工作者只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技巧,而忽略了对作文内容的挖掘。

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授作文技巧与行文规律的同时,更应鼓励学生勤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時间和耐心,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小学生作文训练要加强自身认知,提升幸福感

小学生作文训练中,包括对个人外貌、性格、情绪、事件等进行描述训练,要提醒学生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关注个人成长。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不同学生的特别关注,有益于学生加强自我认知;教师的鼓励行为,也将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满足感,使其收获尊重与自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知识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感知人性的美好,在写作的世界中不断探索乐趣。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小学生擅长模仿,教师应以自身的态度感染学生。

三、对小学生作文指导工作的建议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写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提升训练的关键,便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写作变为主动写作。写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会生活,引发人生思考,指引人生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应放下内容要求、放下标准束缚,以自由开放的心态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我,并及时予以肯定,使他们敢写、愿意写。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后,写作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项技能,而不再是硬性要求或者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此时,教育工作者便可再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让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立足生活,从实践中获取作文灵感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出真知。同理,学生的作文源泉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若是缺乏社会实践,学生也将缺乏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难以开阔视野,写出来的作文也必定空洞、无新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激发写作灵感。在学校,教师可不时地开展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另外,寒暑假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大好时机,教师可督促家长利用假期陪同孩子游山玩水,增长见识。写日记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教师应与家长合力引导学生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语言描述的训练是关键环节,需要时间来锤炼、打磨,这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贯彻的内容。

(三)注重积累,在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积累的重要性。然而,阅读量的增大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坚持与努力。在学校,教师可以时常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读过的好书。同时,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在班级内布置“读书角”,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另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常与学生沟通分享,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而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承载着小学生写作思维的养成和价值观念树立的重要使命。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虽然指导方法很重要,但是关键还在于践行,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立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6(3).

[2] 张瑞珍.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8):91.

猜你喜欢

指导小学作文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