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

2017-06-15李丙秋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策略

李丙秋

摘 要:学生他人意识的缺乏,与教育的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对他人意识的正确认知为基础,以培育利他氛围,培养同理心和帮助学生认知真正的爱为策略来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是必要的,并会影响到学生的宽容、合作等健康人格的养成与完善。

关键词:他人意识;培养策略;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68

在学校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有学生呕吐了,或有同桌及其他学生会嫌弃地捂起口鼻;有学生不小心摔倒了,或有同行或其他路过的学生视若无睹……如此等等,令我们想到的,首先就是人性,进一步或有性恶之思。但这不应被视作是学生的错误,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或如孟子言“人之性恶,善者伪也”,即学生良好的人格获得,应是后天的学习与培养的结果。即就前例来说,首先应是他人意识的培养。

一、对他人意识的理解

他人意识,很多时候也将之叫作利他意识。对其含义,不同的人在理解上或有细微差异,但大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就是要自己的行为无害或方便于他人。进一步讲,即如南京师大胡建华教授所说,“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个事情是不是妨碍了别人,是不是给他人带来了麻烦”。仍如前例,就要迅速地想到,无论是嫌弃还是无睹,带给对方的至少是心灵上的伤害;相反,帮助同学清理呕吐物、扶起摔倒的同学等,就都是对他人有利的。

出现上述情形,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譬如,我们司空见惯于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而不知自制、小区内宠物随意排泄而不能及时清理、排队购票物时的随意插队而不懂遵守秩序,等等。这些均是他人意识不足者做出的不当行为,也是今天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所不屑为之的。而应对与改正这种不当情形,除了日常的媒介宣传外,“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意识也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即就学校教育来说,发挥应有作用尤其必要。

二、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

(一)培育利他氛围

作为现代公民素质不可分割的有效组成,他人意识在本质上仍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这既与个人的日常修为密切相关,也与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或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谓,而应“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表现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中,良好的利他氛围建设就应是形成这种氛围、气候,让环境育人,即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谓“要让校园的墙壁都能说话”,而这也是最好的学校与班级管理。为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充分研究并随时发现其中有关利他意识的内容。如二年级上册在《语文园地一》下设的“展示台·我们的作品”栏目下,即有相关作品“大雁,大雁,我们的朋友。你扇动翅膀,向我们招手”的署名作品,即暗含有以人类对自然界(大雁)的友好意识表达。这种友好,本质即是利他意识的表达。以此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之余,布置学生做类似的表达并进行展示。事实上,这种利他的本质正是为了利己,虽然这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

(二)培养同理心

无论是日常交往中的换位思考还是心理学上的同理心,意义大致是相同的,即对别人的感受感同身受,能够采用恰当的方式理解与表达他人的情感、思想等。表现在现实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在这方面的能力会有所不同,或敏感,或粗疏。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生熟知的新鲜教例,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作相关当事人的心理历程表达等,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具体如教学《我选我》中,要求学生化身王宁本人作彼时彼地的心理历程模拟。或如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千古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这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如五年级课文《晏子使楚》中的楚王。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包括在学校生活中,要对他人的人格与尊严保持应有的尊重。

(三)学会真正的爱

有关的爱的名言很多,譬如“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凡·高)等。但很多家长并不懂这些,自以为很理智,但其走向却是并不理智的狭隘的溺爱,并由此“助力”学生走向人性之悲的“自私”。而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爱是升华到人性之美境界的大美之爱,是理智之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触及到人类社会本质的和谐之爱。例如,表现在语文教学的管理实践中,对学生虽不能达成教学目标,或即使犯错误之后,仍然会获得教师的宽容、关心、支持与等待等。这样,就会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我,勇于面对自我,从而达成以己推人的对他人、对社会的真正之爱。

三、他人意识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和完善

(一)帮助学生学会宽容

学生建立起他人意识,就会对他人的行为以及表现在行为背后的思想、情感等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有了对真爱的认知并博大自己的胸怀,在面对他人,即使是对自己不利或有所伤害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恰当的行为表达。例如,语文课堂上,甲学生不小心把乙学生的文具、书本等碰落地上,或有损坏。一个宽容的乙学生,会很容易地选择正确的行为来对待这种无心之失,而不是恶语相加、拳头相向。在教育实践中,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人的行为或情感等,会有较大的难度,但这并非不能完成的任务。教师以自身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做榜样,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的行为、认知等进行引导、解释,分析事实,化解矛盾,改正错误,承担后果等,宽容就会得以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建立。

(二)帮助学生学会合作

百度百科将“合作”定义为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合作活动是很多的,例如班级间的写字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或班级内学习小组间的类似竞赛等,这种班级或小组内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就更是不可避免。例如学校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朗诵比赛,就要考慮到参加人选的确定及确定办法、参加者的朗诵内容的选择与方式、参加者的服装礼仪甚至及其他与之相关的细小环节该如何处理等。而这,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美完成的,势必需要班级内众多学生共同策划,出主意,想办法。当然,合作过程中,不同成员间可能会在认识上出现意见分歧或心理隔阂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居中调节、统一思想,进而求得各成员间的互相尊重与信任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遵从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学生的人性表现实际出发,进行他人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做好这一点,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健康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有效、积极而长远。

参考文献:

[1] 刘军.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识[J].东方教育,2014(3):40.

[2] 董丹.小学生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15-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策略
以鸟喻人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