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2017-06-15杨红梅

关键词:载量乳汁乙肝

杨红梅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关性*

杨红梅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筛查的HBsAg阳性孕产妇124例为实验组,HBsAg阴性孕产妇70例为对照组。124例HBsAg阳性孕产妇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组:A组(HBsAg,HBeAg,HBcAb 阳性)、B组(即HBsAg,HBeAb,HBcAb 阳性)、C组(HBsAg,HBcAb 阳性),D组(HBsAg,HBeAg 阳性)。其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部分孕妇进行HBV-DNA水平检测。结果 124例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9.68%,A组、B组、C组、D组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HBV-DNA 值>105基因拷贝/ml的孕产妇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比例高于HBV-DNA 值<105基因拷贝/ml者(P<0.05)。结论 乙肝大三阳孕妇或体内HBV-DNA 载量高是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联合免疫措施给予阻断。

HBsAg阳性;乙型肝炎;宫内感染;新生儿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婴幼儿期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时期,也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重要因素。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30%感染HBV的孕妇在围产期可将病毒传给婴儿。且婴儿感染后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将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后者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1]。近年来,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宫内传播和产时传播的几率,但仍有部分婴儿因免疫失败造成感染[2]。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筛查的HBsAg阳性孕产妇124例为实验组,年龄22~44岁,平均(28.12±2.09)岁,孕龄37~41周,平均(39.01±1.34)周,肝功能正常,无黄疸。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组:A组(HBsAg,HBeAg,HBcAb 阳性)、B组(HBsAg,HBeAb,HBcAb 阳性)、C组(HBsAg,HBcAb 阳性),D组(HBsAg,HBeAg 阳性者)。选择同期筛查的乙肝两对半定性均阴性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3~44岁,孕龄37~41周,肝功能正常。所有孕妇均无TORCH病毒感染、无激素服用史,均未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患。

1.2 方法 取分娩时产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各5 ml,产妇产后1~2 d清水漱口后的唾液4 ml,产后1~2 d的初乳3 ml,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美国雅培试剂盒)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采用DA7 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DNA 载量。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和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检出情况 124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124例,发生宫内感染12例,发生率为9.68%。经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四种感染方式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见表1。

表1 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检出情况[n(%)]

2.2 产妇乳汁和唾液中HBsAg检出情况 实验组产妇乳汁HBsAg阳性比例为33.06%,对照组为0.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5,P<0.05);实验组4种感染模式中,乳汁HBsAg阳性率以A组为最高,经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实验组产妇唾液HBsAg阳性比例为31.45%,对照组为0.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7,P<0.05);实验组4种感染模式中唾液HBsAg阳性率,经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见表2。

表2 产妇乳汁和唾液中HBsAg检出情况[n(%)]

2.3 新生儿发生宮内感染与其母血中HBV-DNA载量的关系 检测12例发生宮内感染及未发生宫内感染的新生儿母亲HBV-DNA载量,结果显示,母亲HBV-DNA载量>105基因拷贝/ml者,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HBV-DNA载量<105基因拷贝/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7,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发生宮内感染与其母血中HBV-DNA载量的关系[基因拷贝/ml,n(%)]

3 讨 论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一类风险性较高的疾病,HBV可破坏胎盘屏障导致宫内感染;也可引起绒毛膜血管病变,减弱胎盘屏障作用,导致母婴间的垂直传播。HBV宫内感染一般指新生儿脐血HBsAg 阳性或HBV-DNA 阳性[3]。本组资料中,124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为9.68%。与王兰芳等报道的8.7%相符合[4]。且四种感染方式宫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HBV新生儿宫内感染与母体HBsAg阳性有关,而与母体HBeAg、HBcAb是否阳性无关,不管HBeAg、HBcAb是否阳性,只要HBsAg阳性均可导致新生儿感染。

HBV-DNA是HBV的基因组成和复制模板,是衡量是否有传染性的直接标志[5],也是衡量传染性强弱、治疗是否有效的最直接的生物活性指标[5]。本组资料中,母亲HBV-DNA载量>105基因拷贝/ml者,其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HBV-DNA载量<105基因拷贝/ml者(P<0.05),说明母体内HBV-DNA 水平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HBV-DNA 水平越高,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几率越大,阻断效果也越差,与资料报道相似[4]。因此,对HBV携带孕妇,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血中的HBV-DNA载量水平,以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发生。

母乳喂养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的婴儿喂养方式。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并具有提高婴儿免疫力和降低婴儿的过敏体质[6],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的作用,并具有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减少阴道出血、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等优点,且母乳方便、经济。但在乙肝病人的血液、唾液、乳汁中均可检测到HBV,因此对HBV携带产妇产后可否采用母乳喂养尚存在争议[7]。本组资料中,产妇乳汁HBsAg阳性比例高达33.06%,且乳汁HBsAg阳性率以大三阳组为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说明HBeAg 阳性产妇体内HBV 处于复制活跃期,建议对大三阳产妇、HBeAg 阳性者不宜母乳喂养。另外乳汁HBV-DNA 阳性者[7]也不宜哺乳;有研究[8]认为,乙肝产妇血清HBV-DNA 含量高者,乳汁HBV-DNA阳性率较高,尤其是血清HBV-DNA>105基因拷贝/ml时产妇乳汁HBV-DNA阳性的几率几乎为100%。对于病毒载量<1.0×105基因拷贝/ml者,母乳喂养较安全。血清HBV-DNA阴性的产妇乳汁中HBV-DNA均为阴性,可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部分具有杀菌、抑菌、抑制病毒的蛋白质(如乳铁蛋白),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强烈抑制HBV感染的HepG2细胞中HBV-DNA的复制[9]。母乳喂养过程中需定期随访检测HBV-DNA,同时对产妇、新生儿的黏膜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母乳传染风险。

本组资料中,HBsAg阳性产妇唾液中HBsAg为50.81%,尽管低于资料报道[4],但仍然较高,具有传染性。对HBV-DNA载量过高的产妇应尽量不与新生儿亲密接触。本组资料中,实验组中各组产妇唾液中HBsAg 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不同HBV感染模式产妇唾液均可携带HBV病毒。HBsAg阳性产妇在对婴儿的喂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口腔状况,对有口腔溃疡、疱疹、腹泻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治愈后再进行哺乳[8]。同时哺乳后要注意婴儿皮肤清洁,避免婴儿皮肤长时间受母乳刺激。保持母亲及婴儿指甲的清洁,防止其皮肤被抓伤。婴儿餐具使用前应煮沸消毒,单独使用。

对妊娠期合并HBV感染孕妇要加强孕期监护,根据产妇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和控制。积极的治疗可降低母体HBV-DNA 载量,以降低宫内感染的发生率。目前临床常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型肝炎疫苗(HBVac)控制HBV。孕期注射HBIG、HBVac可使孕妇血中HBV 滴度降低,促进母体HBeAg转化为抗-HBe。另外,母体产生的抗-HBs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使其获得被动免疫。而已获得一定量抗-HBs 的新生儿在接受少量HBVac注射后即可早期产生抗体且滴度更高,较原发性免疫反应能产生更好的预防感染效果。有学者认为产妇产前注射HBVac对阻断垂直传播有较好的效果[10]。新生儿及时接种HBVac 可获得免疫保护,产生抗-HBs,产生对HBV的防御作用,从而阻断HBV 的传播,使其免受HBV 感染。资料报道[11],HBV携带产妇的新生儿在按照出生0个月、1个月、6 个月及时接种HBVac后,在3个月、9个月、12个月、24 个月时检测血抗-HBs,抗体滴度明显增加。有文献[9]认为HBV携带孕妇妊娠早期使用拉米夫定对预防胎儿宫内感染效果较好,尤其对于HBsAg 阳性、HBeAg阳性的妊娠中晚期高病毒载量产妇耐受性较好,可使母体HBV-DNA载量降低,从而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几率。

调查研究表明[12],HBsAg 阳性孕妇对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知晓率不高。因此,应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通过多媒体、讲座、宣传手册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使其了解HBV传播途径、预防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等,掌握母婴传播预防方法、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护理方法,以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对需要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各方面因素对HBV携带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分娩和母乳喂养。资料报道[1],孕妇血清HBsAg 和HBeAg 阴性者新生儿亦存在宫内感染的可能性,本资料未作研究。

对HBV携带产妇在怀孕前应进行乙肝定性和定量检验,前者敏感性更高,后者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定HBV传染性大小、治疗效果的依据。建议对HBV携带产妇,怀孕期间应进行乙肝五项定量及HBV-DNA 载量的检验。对乙肝大三阳或体内HBV-DNA 载量较高者,可采取孕期注射高HBIG、HBVac、新生儿HBVac接种等联合免疫措施给予阻断。在对新生儿脐血乙肝五项的定量检验中,HBsAb的检测具有明显优点。在HBsAg 和HBsAb 均呈阳性时,HBsAb的定量值均较HBsAg的定量值高时,则说明HBsAb 阳性对胎盘有保障作用,可确保新生儿不受HBV的侵害。

[1] 刘持佳,张建光.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4(5):359-341.

[2] 陈起燕,张荣莲,任坤海,等.66例乙肝父婴垂直传播新生儿的随访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238.

[3] 朱凤娣,高晓娟.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母婴传播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5):533-534.

[4] 王兰芳,蔡娟,何刘媛,等.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5):391-393.

[5] 牛兆仪,王芳,靳晴,等.HBV母婴垂直传播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医疗,2014,3(28):44-45.

[6] 蔡颖,郑凯,吴晓梅,等.垂直传播对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3,29(4):337-340.

[7] 索淑一.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载量检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13(20):5-8.

[8] 张文萍,石荷英,李彩彬,等.探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检测评价标[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3):202-203.

[9] 刘晨,严荔煌,王山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的母乳喂养指导[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1):13-15.

[10] Brunetto MR,Moriconi F,Bonino F,et al.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antigen levels: a guide to sustained response to peginterferonalfa-2a in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ogy,2009,49(4):1141-1150.

[11] 马力,赵桂珍,曲以琴,等.HBV携带产妇的婴儿乙肝基因疫苗免疫后母乳喂养安全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3):269-270.

[12] 戴鑫伟,袁琼,许碧云,等.HBsAg 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1):963-966.

Correlation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aternal HBV infection on the intrauterus transmission to newborn infants

YANG Hong-mei

(Wanbei Health of Career Academy,Suzhou 234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intrauterine HBV infection.Methods: 124 cases of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ere screen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70 cases of HBsAg negative pregnant women as control group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The 124 cases of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positive antigens of HBsAg,HBeAg and HBcAb), group B (positive antigens of HBsAg,HbeAb and HBcAb), group C (positive antigens of HBsAg and HBcAb) and group D (positive antigens of HBsAg and HBeAg). Th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newborn babies 24 h after birth were detected for sera five antigens of hepatitis B.Some pregnant women were detected for HBV-DNA level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was 9.68% in 124 HBsAg positive women' newborn babi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group A,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P>0.05). The women with >105HBV-DNA copies/ml sera had a higher probability than those who had <105HBV-DNA copies/ml sera to give birth to the babie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P<0.05).Conclusion: The high load of maternal hepatitis B HBeAg or HBV-DNA 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intrauterine infection of newborn infa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mmun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a timely manner.

HBsAg positive;hepatitis B;intrauterine infection;newborn

杨红梅(1966—),女,安徽宿州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R373.2+1

A

1004-7115(2017)05-0503-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5.008

2016-12-14)

猜你喜欢

载量乳汁乙肝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