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资护士在儿童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2017-06-1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年资儿科输液

王 蓓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护理部, 四川 成都, 610091)



低年资护士在儿童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

王 蓓

(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护理部, 四川 成都, 610091)

低年资护士; 儿童静脉输液; 护理不良事件; 预防对策

儿童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最普通的护理操作,顺利完成静脉输液全过程是保证临床治疗的前提,但由于儿童年龄小,爱哭易闹,不合作、沟通困难,加之家长紧张等原因,增大了儿童静脉输液的风险[1]。研究[2]显示,儿科临床年轻护士占比远远超过高年资护士, 40.2%是5年以下护士,这些护士工作时间短,技能不熟练,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加之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在静脉输液整个过程中,极易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对儿科病区2014年1月—2016年5月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探讨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护理质量,确保儿童静脉输液全过程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拥有儿科病区10个,开放床位600张,实际床位691张,护理人员358名。2014年1月—2016年5月通过医院网报系统筛出儿科病区发生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31例,其中23例发生在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中。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儿科病区通过网报系统上报护理部的静脉输液护理相关不良事件输入SPSS 17.0采用率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的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统计2014年1月—2016年5月,儿科病区通过医院网报系统上报到护理部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31例,有23例发生在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中,占74.19%。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的护理不良事件的汇总,见表1。

表1 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的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2.2 低年资护士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

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从人、事、方法等方面展开对5年以下低年资护士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23例进行分析,发现经验不足、应对能力差是造成儿科护士在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有12例,占52.18%; 其次是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8例,占34.78%; 第三是专业知识欠缺,技术能力低有3例,占13.04%。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情况,不同工作时间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情况,见表2、表3。

表2 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发生静脉输液不良事件情况[n(%)]

3 讨 论

3.1 原因分析

经验不足,应对能力差是造成儿科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而经验不足与工作年限、学历、工作时间有一定关系。研究[3]显示, 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工作年限越短,学历越低的护士越易发生护理缺陷[4]。工作5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23例(74.19%), 其中大专学历护士发生不良事件19例(82.62%), 由于刚踏入临床工作,安全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缺少临床经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5], 不能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执行查对制度,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欠缺,导致静不良事件发生。发生在夜班(17:00—8:00)时段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有13例(56.13%), 特别是小夜班(17:00—24:00)时段就有9例。在实际工作中,儿童病患多,加床频繁,日间高峰期治疗相对较多,而夜间常规治疗也不少。但夜间往往只有1名高年资护士和1名低年资护士值班,只能完成当班的治疗任务而对细节重视不够,身份核查落实不到位,查对不认真,巡视观察不及时,同时在儿童突发病情变化或需抢救时,因经验不足,应对能力差就会手忙脚乱,查对流于形式,巡视观察、宣教沟通不到位[6]而出现静脉挂液、用药、加药错误,液体渗漏未及时发现,输液泵速度调节错误等不良事件。

表3 不同工作时间发生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n(%)]

与综合医院相比,儿童有其特殊的疾病特点,家长期望值也较高,因此对护理人员知识要求更高、护理操作要求更严格、使得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更大[7], 而年轻护士临床经验、专业技术不成熟,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不足,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估计也不足[8], 导致病情观察时不及时、不全面,缺乏预见性思维能力[9], 不能预见性的发现问题,更不能及时、有效、妥善处理问题和意外情况,对医疗护理纠纷也缺乏防范意识,这也是容易发生液体渗漏、留置针针柄压伤、意外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

临床儿科护理人员的缺乏在中国目前普遍存在,这也直接影响了护理服务质量。本院儿科床护比虽能达到卫生部相关要求1:0.4,但因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病患量急剧增加,加床频繁,同时年轻护理人员自身婚假、产假、进修学习,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且儿科护理琐碎繁杂,护理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出现职业倦怠[10-11], 也造成工作责任心、注意力、警惕性下降,而出现护理不良事件。

3.2 对策

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应进行系统岗前规范化培训[12],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及依法护理的意识,让岗位职责、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深入人心,并自觉严格执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13-14]。首先由护理部先进行半月岗前培训,培训重点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护理安全风险,三基三严及服务相关礼仪等并进行考核。进入科室后,按科室带教计划由总带教进行入科培训,再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分护士进行分带教,来规范新入职人员的专业学习内容及操作行为习惯,要求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并进行理论及技术操作的考核,直到合格。

护士长应根据低年资护士能级阶梯进行分层培训考核,了解其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有效干预。在科室内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 利用晨会和床头交接班时间进行提问; 跟班指导或进行患者角色扮演或情景演练[15-16]活动,体验就医感受,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沟通,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17-18]。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低年资护士应对沟通能力,提高预见性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预见性辨别,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隐患问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责任心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同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观念自律职业行为,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9]。

分层级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应急预案,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与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的性能,以及各类药品的剂量与使用方法,让低年资护士抢救技能与技术水平、病情综合观察及急救应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同时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20]。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人性化管理[21],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护士长应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重视、关心每—位护士,主动与低年资护士谈心,了解其个性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需求,根据其不同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帮助,其次,要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22],加强团队协作,叮嘱其凡事多想多问,避免机械性的处理问题。工作繁忙时要相互提醒、监督,在治疗操作时多与病患沟通、往往一份关心,爱护就可以弥补工作中的失误或漏洞。当出现错误时,以关心、疏导为主,共同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及时帮其缓解心理压力。鼓励学习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从容应对压力与挫折,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预防和降低职业倦怠[23],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儿童各专科特点,以临床实际为依据,按护患比、分层级科学的配置护理人员[24-25], 而非按床护比配置护理人员,应优化护理人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建立院、科级机动人力库,统筹安排护理人力。科室排班时,结合护士层级和岗位、时间段的特点弹性排班,注意新老合理搭配,能力的互补,这样有利于年轻护士的快速成长。应加强重点时段的动态管理,特别是交接班和夜班时段的管理,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时能相互配合,保证患儿的安全和护理工作安全有序[26]。

总之,为不断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健康服务需求,从细节做起,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个性化规范化培训,培养其良好的素质与预见性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增强责任心,强化护理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儿安全。

参考资料

[1] 汪珍秀, 刘初阳, 肖素娟, 等. 基层医院门诊静脉输液药学干预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8): 1323-1325.

[2] 万兴丽, 冯先琼. 成都市各级医院儿科普通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2): 60-64.

[3] 黄行芝, 李红艳, 潘慧. 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 2011. 26(7): 50-52.

[4] 郭华彬, 罗晓, 王英, 等. 提高儿科低年资护士职业风险意识及防范能力[J]. 全科护理, 2012, 10(10A): 2645-2646.

[5] 姜小鹰, 刘敦. 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1): 50-52.

[6] 霍光研. 91起儿科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3): 159 -163.

[7] 许慧颖. 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现代护理, 2014, 4(40): 25-26.

[8] 高秀珍, 杜习霞.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河北医药, 2013, 35(15): 2376-2377.

[9] 蔡琴, 张天华. ICU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 16(1): 53-54.

[10] 花芸, 吴庆艳. 儿童专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 15(6): 691-694.

[11] 李玉娟, 韦翠花, 李莉. 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15): 2505-2507.

[12] 杨乐, 王清. 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规范培训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 2016, 14(26): 2727-2729.

[13] 赵美琴. 情景模拟在静脉输液操作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32(2): 62-64.

[14] 阮丽丹.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5, (9): 156-157.

[15] 刘爱娥.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8): 954-955.

[16] 陈丽. 儿科低年资护士岗前应急能力培训方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9): 243.

[17] 马变青.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 2013, 27(6): 1905-1906.

[18] 毛秋婷, 曾铁英. 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策略[J]. 护理研究, 2013, 27(7): 2054-2056.

[19] 马杰, 雷婷婷, 年夫春, 等. 循证护理在周围静脉输液无痛穿刺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0): 1664-1666.

[20] 陈晓玲, 潘晓琤, 王华萍, 等. 音乐干预对门诊肺部感染儿童静脉输液影响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7): 1200-1201.

[21] 朱玲. 优质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125-127.

[22] 崔盈盈, 杨书霞. PDCA循环法在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130-132.

[23] 朱健, 张国琴. 静脉输液流程优化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2): 190-191.

[24] 陈姣. 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 161-162.

[25] 何美朵, 林国珍. 心理护理对静脉输液治疗患儿配合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 135-137.

[26] 刘思玮, 马利平, 孙文悦, 等. 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6): 123-124.

2016-11-25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50028)

R 473.72

A

1672-2353(2017)10-191-03

10.7619/jcmp.201710064

猜你喜欢

年资儿科输液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圆梦儿科大联合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