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解决方案对高危孕妇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7-06-13刘庆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孕妇产妇

杨 帆, 刘庆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产房, 北京, 100096)



聚焦解决方案对高危孕妇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

杨 帆, 刘庆妍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产房, 北京, 100096)

聚焦解决方案; 孕妇; 焦虑; 心理护理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炎、肾炎等疾病或者合并胎位不正、血型不合、高龄、多胎等分娩高危因素[1]。高危妊娠严重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目前已成为妇产科关注方向之一。高危孕妇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怀疑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不仅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影响到分娩的顺利与否和产后并发症[2-3]。聚焦解决[4]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潜能的一种心理干预模式,主要包括描述问题、构建可行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5个部分组成[5]。其关注点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过分纠缠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帮助患者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和正面经验,激发潜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6-7]。本研究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到高危孕妇的心理护理中,帮助孕妇恢复健康心态、改善分娩结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高危孕妇148例,年龄20~40岁,孕周30~40周。入选标准: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其他高危妊娠因素; 已婚妇女; 自愿参与并能配合完成研究; 意识清楚、精神正常具备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近期接受过心理辅导或正在参与其他相关研究; 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疾病; 正在服用精神类药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年龄(25.45±7.55)岁,孕周(33.25±5.65)周,住院时间(7.25±0.99) d; 受教育年限(14.45±4.26)年; 自然分娩14例,剖腹分娩58例; 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31例,心脏病13例,其他12例。对照组年龄(24.68±6.54)岁,孕周(34.42±4.79)周,住院时间(6.85±0.50) d; 受教育年限(13.68±3.58)年; 自然分娩15例,剖腹分娩57例; 合并糖尿病20例,高血压27例,心脏病13例,其他14例。2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住院时间、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本试验方案经过医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所有孕妇入院之后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和常规体检,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分,确定基线值。之后对照组孕妇接受产前常规心理辅导,包括加强与孕妇的交流,建立良好关系; 倾听孕妇的想法,了解其遇到问题和诉求; 加强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做好分娩前心理准备; 加强情绪管理,帮助孕妇排解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观察组孕妇接受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1h, 确保每位受试孕妇参加不少于8次的心理辅导。所有孕妇分娩前1周接受焦虑、抑郁量表复评,分娩后及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

1.2.1 测评工具:本研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8]和抑郁自评量表(SDS)[9]进行心理学评价。SAS量表和SDS量表类似,均由20个项目构成,采用正反双向4级评分,累计所得总分乘以1.25取整部分即为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同样SDS标准分小于50为正常, 50~59分为轻度抑郁, 60~69分为中度抑郁, 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聚焦解决心理辅导团队的建设:聚焦解决心理辅导团队由5名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均有5年以上产科护理经验,专业知识过硬,沟通技能良好,并且接受过护理心理学、聚焦解决模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能够灵活利用聚焦解决模式对不同类型高危孕妇进行心理干预。

1.2.3 聚焦解决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① 描述问题:通过入院一般资料收集、病例档案和交流沟通,了解孕妇存在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以及本人性格特点、社会关系等医疗以外的信息,对孕妇做出立体评估,挖掘潜在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倾听孕妇本人的心情,了解其在怀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应对方法,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② 构建目标:通过前一阶段了解到高危孕妇的综合信息,掌握其面对的问题并一一评估,了解产妇本次妊娠的期望与需求,帮助其指定具体可行的目标。本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和产妇一起进行奇迹探讨,帮助产妇联想美好愿景、激发潜能,更坚定的向目标前进。③ 探查例外:此阶段通过和患者探讨过去曾出现的较好情况或现有问题还不严重时候的状况,帮助产妇进一步思考如何能让之前的“例外”情况再次发生。④ 给予反馈:通过前几阶段的了解,发现产妇的优势、资源和曾经做出的努力,并及时以称赞、认同等方式予以反馈,增强产妇继续努力解决问题的信心,让产妇明白虽然眼前困难很大,但是她的付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⑤ 评价进步:告诉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焦虑、抑郁的心理技巧,如何利用身边资源改善情绪。此时提问要刻度化,一旦相比之前有所进步,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继续努力。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研究

2组孕妇在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 见表1。

表1 2组孕妇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分娩效果比较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分娩结局较为理想, 68例产妇的高危妊娠因素得到了有效纠正和控制,只有6例由于基础状况较差,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没有发生产妇或胎儿死亡的情况,总体护理有效率达到91.89%。采用一般心理辅导的对照组产妇,仅有42例顺利分娩, 27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有5例出现产妇或胎儿死亡,总体有效率为56.76%。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见表2。

表2 2组孕妇分娩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 论

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着重探查个体问题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以此寻求解决方案。而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聚焦解决模式则认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不必过分探究原因,其关注点在于如何帮助个体最大化挖掘自身潜能、资源、优势或者借助外部团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积极引导个体向正面美好的方面发展[10]。McAllister进一步总结了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6大原则: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 问题和解决办法是并存的; 患者的恢复力与易感性是并存的;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提高适应和恢复能力; 护理的目标是达到患者、护士和社会三个水平上的改变; 护理应该转被动为主动[11-12]。

聚焦解决模式是以人为中心,对客观条件要求较少,在实施过程中护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定位不仅包括对疾病的护理,还要像朋友一样帮助患者提高适应能力和建立目标,激发产妇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潜能,对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赞赏和鼓励[13-14]。护士的经验和能力直接决定整个方案的成败,因此要求护士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学习过聚焦解决模式理论,还必须拥有友善的态度与良好的沟通技巧。每次心理辅导,时间宜选择在精力充沛时进行,如早餐后,时间不宜过长,以利于孕妇集中精力接受辅导; 环境要求安静,采光良好,温度适宜,摆上一些绿植或展现生命力的绘画,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15-16]。

焦虑和抑郁是孕妇产前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其发生率达到19%~51%[17], 在高危孕妇中估计发生率可能更高。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对胎儿和自身健康的的担心、对分娩的恐惧等均可加重心理负担[18-20]。生理病症加之心理问题使得高危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危险较大,容易造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并发症,甚至死亡[21-22]。目前国内将聚焦解决模式应用到高危孕妇的产前心理护理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采用聚焦解决方案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显著效果。观察组孕妇在经过干预之后焦虑、抑郁评分相对对照组降低更多,且平均得分在正常范围以内(<50分), 观察组产妇顺利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这一护理模式为高危孕妇的产前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一步推广[23-25]。

[1] 刘展. 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与妊娠结局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19(3): 501-502.

[2] 李丽, 袁秀红, 罗晓梅, 等. 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类药物预防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18(6): 619-622.

[3] 吴宇碧, 朱雪红, 林忠, 等. COOK宫颈球囊扩张器促宫颈成熟对高危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6, 13(4): 357-359.

[4] 黄圣雁, 陈峰英, 蒋曦媛, 等. 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J]. 护理学报, 2016, 16(3): 62-67.

[5] 陈超萍. 聚焦解决模式在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 2016, 13(5): 387-390.

[6] 张芳, 卢雪琴, 张济周. 聚焦解决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13(15): 65-68.

[7] 冯锦屏, 卢德梅, 王丽娟, 等. 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妇哀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6, 12(35): 4439-4441.

[8] Moeenizadeh, Zarif H. The Efficacy of Well-Being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Infertile Women[J]. Int J Fertil Steril, 2017,10(4): 363-370.

[9] Fujieda M, Uchida K, Ikebe S, et al. Inquiring about insomnia may facilitate diagnosis of depr- ession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J].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17, 16: 17.

[10] 赵明明, 任磊, 蒋维连, 等. 聚焦解决模式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12(3): 445-447, 456.

[11] McAllister M. Doing practice differently: Solution-focused nursing [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3, 41(6) : 528-535.

[12] 骆宏, 叶志弘, 王菊香. 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07, 19(6): 568-570.

[13] 刘芬, 邓爱辉, 王慧荣, 等. 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前焦虑孕妇心理护理中的运用[J]. 护理研究, 2014, 19(13): 1572-1573, 1575.

[14] 陈静, 蔡亦蕴, 刘乐,等. 高危孕妇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J]. 上海精神医学, 2016, 19(5): 253-262.

[15] 黄晓洁, 杨俊波, 刘永红, 等. 孕妇焦虑与抑郁情绪及生活事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6, 12(1): 21-24.

[16] 张蓉萍, 周玲, 冯娟. 孕期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8): 105-107.

[17] 于姗姗, 杨韵歆. 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患病率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8): 104-107.

[18] 常红侠, 王瑞, 潘丽. 临产前孕妇心理及护理的调查[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 136-137.

[19] 王慧, 姚芳, 刘秀芳. 孕妇小组干预孕妇焦虑症状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 104-105.

[20] 郑秋琼. 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2): 65-66.

[21] 陈瑞. 北京市3841例孕妇妊娠相关焦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0): 98-101.

[22] 时蕊. 护士产科门诊指导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4): 178-180.

[23] 王丽峰, 张景美.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4): 95-96.

[24] 任秀琼. 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0): 122-123.

[25] 徐玉华. 产前知识培训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0): 74-76.

2017-01-15

R 473.71

A

1672-2353(2017)10-186-03

10.7619/jcmp.201710062

猜你喜欢

辅导孕妇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