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课例实践

2017-06-12冯磊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连词意图听力

冯磊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初,经合组织有关研究项目组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融入未来社会?我国则根据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研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英语学科提出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在四个维度中,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看等方式;文化品格是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则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

二、课例背景

教学文本选自八下Unit6 SectionA第一课时听说部分1a-2c,内容是以两个学生对话的形式来呈现愚公移山完整的故事。本节课重点是学生能够根据人物对白总结故事情节要点,在此学习策略的驱动下,借助疑问词等叙述故事,并在讲述过程中恰当使用连词。难点一是将学生熟悉的中国神话故事内容转换成符合英语习惯和思维的语言表达,即语言能力的提升。二是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品格。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信,形成正确价值观。

三、教学步骤评析

Step1:Leading-in

因借班上课,教师通过PPT图片向学生展示老师本人曾经去过的旅游地-位于济源市的王屋山。

首先展示两张风景图供学生欣赏,学生同时思考如下问题:

Do you know which ancient Chinese legend happened here?

Whats the name of the legend?

老师继而展示更多图片,学生最终确认正确答案:愚公移山(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开门见山。一是通过观看老师旅游所拍照片有效拉近师生距离,二是因为王屋山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生地,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中感受文本特有的文化背景,激活学生对愚公移山故事的已有认知,为之后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做好铺垫。

Step2:Listening

Pre-listening

教师向学生展示故事發展的前半部分插图,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What do think is happening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设计意图]插图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同时也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具体的语境。通过看图片并问答,学生走进本课听力的话题中。

While-reading

1st listening

学生在预测和探讨后,授课教师继而播放课本1b听力,即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半部分,学生根据所听,填入适当疑问词。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What happened next?

Where would they put all the earth and stone from the mountains?

[设计意图]《课标》建议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而,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授课老师将教材听力环节做了修改。

特殊疑问词是构成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学生通过听来对所给细节信息进行归纳,填入疑问词,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和概括。

2nd listening:

学生第二遍听故事的开头,在老师提炼的故事梗概挖空处,填入时间状语和连词。

[设计意图]两遍听力涉及听,理解和概括的认知策略,学生梳理细节脉络,其中时间节点标志着故事不同的发展阶段,连词让故事的叙述完整流畅。此活动岁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书写有用信息来训练综合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Post-listening

学生结对活动,在疑问词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对故事起因进行问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口头输出的方式,对学生完成听力活动的结果进行检测,学生主体参与,积极转换学习策略,已有背景信息在同伴的提问合作中生成强化。不仅能让学生将重点短语与表达用完整的句子输出,有效锻炼语言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深化对故事主题和主人翁的理解。

Step3:Listening

Pre-listening

授课教师提供给学生故事结局部分的插画,打乱顺序,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Do you know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pictures?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end?

[设计意图]听前预测既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又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听的对话。“预测能够加速听力理解的过程,对其它诸如识别、选择、判断、归纳、推理、记忆等听力技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While-listening

1st listening

学生听2a听力,根据所听内容将图片排序。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听并分析概括有效信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nd listening:

学生第二遍听故事结局,填入故事结局部分的时间状语和疑问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故事结局从微观深入解读。经过此环节,最后的语言输出,即整篇故事的叙述已经显得瓜熟蒂落。

Post-listening

学生四人一组,在疑问词和连词的帮助下,讲述整篇故事。当学生讲述故事时,PPT上同时滚动播放授课教师特制的视频当做背景(视频是以上八张图片剪辑而成,配有《黄河人》作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创造真实情景,到认知语言框架,再到构建语篇策略,充分调动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实施明确的小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此小组互学环节也重视课堂生成,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促进思维发展和语感形成。制作视频加上音乐原因有二:一是突出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的厚重磅礴气势,二是让讲故事这一语言功能的训练更立体和生动。英语学科的文化气质微妙渗透,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也得以熏陶。

四、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扎实的听说把握了故事脉络,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展了听与说的能力,提升了语言思维水平。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又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情感之美,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结合和统一,充分体现了英语学习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价值。

猜你喜欢

连词意图听力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不打自招
不打自招
be going to与will